柏拉圖《理想國》中哲人王思想

《理想國》堪稱西方思想的“聖經”,這本書的譯名存在著較大爭議,如譯為《王制》《共和國》《政制》等回,而20世紀20年代受日本影響而形成的“理想國”這個譯名被普遍接受,《理想國》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正義、城邦、哲人王。本書的第一卷就是以“正義”為主題引入,繼而談到為實現正義需建立一個城邦,為保證城邦和諧,就需要一個“哲人王”。“哲人王”思想的提出,不僅彰顯了統治者對善、對好的理念的追尋,同時也展現了城邦與哲人之間的衝突。本文首先分析了柏拉圖眼中的哲人,其次是“哲人王”實現的可能性以及現實性,最後是對“哲人王”思想的評價。

一、柏拉圖“哲人王”思想中哲人的內涵

1。智慧的愛好者

哲人追求智慧的人。柏拉圖將真正的哲人、智術師、假哲人三者相區分,智術師是指兜售知識和出賣靈魂的人,他們想的是如何取悅民眾,他們見風使舵、善於察言觀色,以民眾的是非為是非,以民眾的善惡為善惡,而不是以真善美本身為標準叫可見,智術師擁有的並非真智慧,假哲人亦如此。什麼是“智慧”就成了我們要追問的問題。

柏拉圖所說的智慧並不純粹是形而上學的思辨能力,而是關切現實的幹練安邦定國之才。所以,在柏拉圖眼中,智慧就是從事政治,為老百姓的生活編織一張足以安居樂業的社會經緯叫真正的哲人具有唯一的實踐智慧,能夠保證整個城邦和諧。在《理想國》第六卷中提到哲人需要愛智求知、死守善道、英勇無畏、視野廣闊、博聞強識、進退有度、節制審慎、溫文爾雅叫這與橫渠四句相媲美,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柏拉圖運用“洞喻”生動地為我們描繪出一位哲人的形象,洞內世界和洞外世界代表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在可見世界中的火相當於是可知世界的太陽,太陽被比喻成最高的“善”,從可見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是一種“靈魂轉向”。在可知世界中認識到的才叫作真理,即智慧。

2。善的理念

真正的哲人對真理有著不懈的追求與熱忱,他們看到的不是表象,而是理念,並且是善的理念。在可見世界中,火為眼睛和可見世界之間建立了聯絡,在可知世界中,善的理念如同火,能夠給人帶來光明,只有具有天賦且接受良好教育的極少數人才能透過理性獲得“善的理念”,只有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節制的哲人才能成為統治者叫

“善的理念”是正義城邦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統治者應該考慮的是整個城邦的利益,城邦的最高追求就是至善。每個人都應該與城邦的追求一致,只有獲得了“善的理念”的哲人才能更好地統治城邦,也只有哲人才能夠突破層層誘惑與障礙,以理性為基石,永不停息地尋找真理,由哲人統治下的城邦就等於是在“善的理念”的統攝下的王國。可見,獲得了“善的理念”的哲人才是真正擁有了智慧,真正的哲人就是以愛慕之心觀看真理的人。

二、柏拉圖“哲人王”思想的可能性

1。哲人的天性

美好城邦的實現需要“哲人王”的統治,真正的哲人已經少之又少了,挑選哲學家成為王這件事情就變得更加棘手。哲人有可能成為統治者嗎?首先,從哲人自身來看。第一,真正的哲人是追求真理之人,他們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理念,注重精神上的愉悅感,對於肉體幽質上的享受並不十分在意。

第二,城邦是放大了的個人,實現城邦和諧,統治者的靈魂必然也要和諧,一位靈魂和諧的哲人又怎麼會蠻不講理或膽小怕事呢?而哲人的真正誕生會在一個人的中年,如果不是一位不斷追求真理、擁有理性的人,又怎麼會成功呢?

史蒂芬斯密什指出,哲人統治需要理性與實踐相

結合,但哲人同人一樣是由血氣、慾望、理性構成,故哲人也有可能違反法律或是濫用權力叫如何能保證哲人盡職盡責?柏拉圖指出哲人尋覓永恆,對於世俗的詆譭並不介意,哲人不僅獨善其身,而且兼濟天下,他們會把從神那裡

得來的知識造福人間。哲人若獲得真知,雖不願回到“洞穴”,但也不忍心看到自己同胞仍然在“苦難”中生活,故哲

人從政也是德性的展現。

2。哲人的處境

我們既已瞭解哲人的天性,然而環境造成了哲人在現實中不被重視。

第一,有些人雖有天賦,但因未被合理激發而離開哲學這個領域,未來的哲學家也隨之夭折。即使培養出了哲人,但由於他人的阿諛奉承,導致哲人驕傲,其純潔天性被玷汙。當哲學變得如孤兒般的同時又被其他人嘲諷,哲學蒙受了最巨大和最猛烈的誹謗。

第二,公民與哲人之間的矛盾。公民們認為哲人認識的真理無用,甚至認為是哲學家瘋了,故意擾亂現有的秩序。所以,哲學就變成了無用之學。

第三,意見與真理的衝突。《理想國》剛開始就創造了

這樣的一幅場景:“我跟阿里斯通的兒子格勞孔一塊下到比雷埃夫斯港,參加女神的獻祭。”1噠是一個新神的引入,揭示了雅典傳統習俗和規則的破壞。“下到”隱喻蘇格拉底帶著原來的習俗到這個新地方,新地方代表意見,蘇格拉底代表真理,蘇格拉底在這裡的對話就是一場真理對意見的顛覆。可見,哲人要以真理取代意見無疑會加劇哲人與

城邦的衝突。所以,哲學家在語言上要不保持審慎,要不就不要說話,否則最後的結局就像蘇格拉底一樣。

三、柏拉圖“哲人王”思想的現實性

柏拉圖創立的理想國提供的是一種正規化,其提議分別經歷了三波浪潮,分別是男女平等、共產共妻、“哲人王”叫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次浪潮。柏拉圖首先從主客觀兩個方闡明瞭哲人在現實中不當王的原因,但“哲人王‘啲必要性又促使其提出了培養哲人的途徑。

1。哲人不當王的緣由

哲人統治具有可能性,但能統治並不意味著能去統治。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從哲人本身看。沉醉於思辨的哲人,並不願意迴歸塵世,干涉人事,他們更願意把靈魂放在更高的東西上。哲人在哲學的領導下過著美好的生活,強迫他們回到洞穴,就是讓他們放棄了美好的生活。

從政治權利與哲人的關係來看。個人的靈魂與城邦的靈魂相似,但是他們根本上是衝突的,靈魂是向外尋求,追求的是一種脫離習俗的自由。

從哲人與公眾的關係來看。公眾認為哲學就是無用之學,阿里斯托芬特意創作了《雲》來諷刺蘇格拉底只知道關心天上的東西。公眾除認為哲學無用外,還認為大多數哲人是壞人。然而我們知道建構城邦時需要的品質,如正義與節制,勇敢與大度。這些品質是擁有天賦的人才能夠把握的,所以把哲人理解為狡詐的謀略家實在有失偏頗。

面對以上種種現實狀況,哲人的生存無疑面臨著巨大挑戰,時刻受到公眾的質疑與責難。

2。培養哲人的現實途徑

由於生存的困境,一些具有天賦的哲人甚至會放棄追求智慧的道路。在生存困境與迫切建立美好城邦矛盾中,哲人的教育問題就顯得越來越突出。如何培養哲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應先挑選出有天賦的開始教育,然後從中再挑選出一些人繼續學習成為護衛者,從護衛者中再挑選一些人進行哲人培養。可見,哲人必須要有極端對立的基本氣質以及敏銳的理解力,要想成為哲人,要有天賦。

第二,算術學、幾何學、天文學是哲人的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應從小開始傳授且不能強制灌輸。算術能夠培養一個人的理性思維,我們既需要感性直觀又需要理性推理,算術能夠對戰爭以及真理的追求有所幫助;幾何學的觀察物件是一種永恆的事物,不僅涉及平面幾何,還有立體幾何;天文學學習應該與幾何學的學習方法一樣,追問實在本身。

第三,辯證法是最核心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辯證法的哲人,才能夠認識到善的理念。如果用辯證法揭示事物的本質,並且一直運用自己的思想去把握善的理念,就能夠達到對理念的認識。辯證法能夠讓我們追問事情的真相,向真理之路不斷探尋。

四、對“哲人王”思想的評價

1。對正義的啟迪

《理想國》致力於構建一個美好城邦,城邦對於公民具有保護力量,如何把這股力量變得更強,柏拉圖從討論正義開始,他將國家中的人分為三個等級,即統治者、護衛者、工匠,這三個等級的人都追求善,各個等級的人以整個城邦利益為出發點,當其各司其職時,正義的城邦也就實

現了。為保證城邦的內部團結,柏拉圖提出了共產共妻的思想。“哲人王”的教育以及嚴格控制生育確保了統治者的純正以及護衛者的勇敢與忠心。但這種將人侷限在一個甚至是唯一一個生活領域,也忽視了人的複雜性。不過,對於思考什麼是正義的城邦、正義的人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

2。對德性的追求

柏拉圖在塑造正義城邦的同時也提出了一種以德治國的策略,繼承了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的思想,也啟發統治者除掌握必備的政治知識外,還需要培養自身德性。但柏拉圖認為“哲人王”不需要群眾的評價,能夠對“哲人王”做判斷的只有神或者統治者自己,波普爾指出這樣會導致貴族階級的專政,把柏拉圖視為開放社會的敵人。

綜上,柏拉圖的“哲人王”思想確有不足,但在關於理想人格的塑造上,可以對青少年的教育,正義城邦的構建等方面予以啟發。

五、結語

《理想國》以正義為起點打開了探索國家理想模式的大門,從城邦到個人,由城邦正義到城邦哲人的培養,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表達了對哲人實現統治的願望。在對假哲人進行嚴厲指責之後,指明瞭真哲人的含義,同時也道出了“善的理念”。運用洞喻、日喻、線喻等展現出了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意見與理念,表達了哲人對真理有著無盡

的追求,也體現了哲人生活處境的艱難,為哲人實現統治增加了難度,正因為他們嚮往真善美,而不願停下腳步為塵世所累,但是哲人又不忍同伴受苦,這又為哲人實現統治增添了些許希望,也激勵我們去探尋培養哲人的現實途徑。有人說“哲人王”思想是一種貴族政治,但是我們也應該立足當時所處的客觀條件,公正地評價“哲人王”思想。

縱觀整個“哲人王”思想,其展現了權力與知識的結合,給我們也提供了研究政治問題的新視域,引導著後人不斷尋求理想政體。

TAG: 哲人城邦柏拉圖正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