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哮喘防治十大誤區

哮喘

一般即指支氣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症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通常出現廣泛而多變的可逆性呼氣氣流受限,導致反覆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症狀,強度隨時間變化。多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支氣管哮喘如診治不及時,隨病程的延長可產生氣道不可逆性縮窄和氣道重塑。

哮喘在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尚無無法根治方法,但哮喘也並非不治之症。

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科學用藥,定期檢查,80%的患者可達到臨床控制,一般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會受到影響。關鍵是目前很多患者和基層醫生對哮喘的防治存在很多誤區,嚴重影響了哮喘患者的康復。

本文旨在澄清有關哮喘防治方面的誤區,使哮喘患者得到科學治療,讓哮喘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1

誤區1:不敢使用吸入激素

很多人害怕使用激素是因為,他們擔心成人患者長期使用激素會帶來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併發症,兒童患者家長主要擔心會抑制兒童的生長髮育,影響身高。其實糖皮質激素用於預防哮喘發作的用藥途徑為區域性吸入,其主要在支氣管和肺部的濃度較高,其他部位的濃度很低,而且吸入激素的使用劑量比全身用藥要低得多,因此也極少引起全身不良反應,雖然有報道長期每天吸入超過800μg激素對腎上腺皮質可能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但這不是影響激素使用的重要因素,建議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療以最小有效劑量為宜,避免盲目使用大劑量。

對於兒童患者,有一項分析結果顯示,吸入激素激素治療6~8個月哮喘患兒身高增長平均減少19。25px(相對長度單位,畫素),治療1年身高增長平均減少13。75px,治療2年身高增長平均減少7。5px,因此吸入激素對哮喘患兒的身高增長的確有暫時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作用在半年內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抑制作用會明顯降低。

由於預防哮喘發作需要長期用藥,且對於患兒來說減少患兒哮喘發作次數對其肺部的發育獲益更大,因此專家認為家長也不必擔心給患兒使用吸入激素。

專家表示,激素吸入是目前治療哮喘的首選療法。由於吸入激素只作用於區域性,且吸入量僅為0。1%,因而副作用極小。這一點,與口服激素或靜脈注射激素,有著非常大的區別。而哮喘患者吸入的激素藥物如果沾粘於口腔內,會導致聲音沙啞,以清水漱口並將漱口水吐出,即會立刻恢復正常,除此之外,激素吸入並無其他副作用。

2

誤區2:僅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控制發作

由於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可迅速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緩解哮喘發作症狀,無可否認是治療哮喘急性發作的主要藥物。但近年來對哮喘發病機理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氣道炎症同樣佔據著重要地位,臨床當前也將該病症定性為慢性氣道炎症,因此在哮喘急性發作時僅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是不夠的,還應該聯合使用激素,才能更好地控制發作症狀。

3

誤區3:濫用抗菌藥物

很多患者認為哮喘歸根結底也不過是炎症,炎症用抗生素就準沒錯。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雖然哮喘的確是炎症,但它並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因而抗生素對哮喘治療並沒有作用。哮喘是呼吸道非特異性炎症疾病,大多數情況並不存在細菌感染,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和區域性激素已可控制95%以上的症狀,並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當然,極少數情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但也應該由專業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藥物,切勿自行濫用,否則會帶來菌群失調和細菌耐藥的後果,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4

誤區4:盲目相信偏方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中醫歷史,在治療哮喘方面無可否認也具有一定的經驗,但如果患者需要中醫兼治,還是建議到正規醫院的中醫科診治,切勿相信沒有任何行醫資質的江湖遊醫的所謂偏方,否則不僅會延誤治療,這些偏方還可能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5

誤區5:哮喘發病時才用藥

哮喘用藥可大致分為兩類:維持治療用藥和緊急緩解用藥。當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緊急緩解用藥可改善發病時的急性症狀,防止身體受損或者危及生命。

在哮喘不發作時,支氣管內炎症還存在,還需要維持治療用藥。在哮喘不發作之後就不用藥物治療了,結果導致病情復發給後期治療增加難度。

發作期是“治標”的階段,要迅速解除氣喘症狀,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狀態;緩解期是“治本”的階段,主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提高機體免疫力,起到預防哮喘發作的作用。也就是說,想要哮喘永不再犯,就必須在緩解期按要求服藥。

一般情況下,緩解期的用藥治療至少要維持2~3年。哮喘患者停藥方案也是有嚴格規定的,不可以突然停藥。當哮喘控制並維持至少三個月後,治療方案可考慮降級。建議減量方案:單獨使用中至高劑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將吸入激素劑量減少50%;單獨使用低劑量激素的患者,可改為每日一次用藥;聯合吸入激素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平奇的患者,可將吸入激素劑量減少至50%,仍繼續聯合用藥。當達到低劑量聯合治療時,可選擇改為每日一次聯合用藥或停用,單用吸入激素治療。

6

誤區6:只滿足於藥物治療

實現哮喘的控制目標,需要全方位的綜合管理,涉及醫護、患者、家庭和社會、藥物、環境(過敏原、吸菸)等因素。

研究顯示,哮喘綜合管理可提高哮喘患者依從性和哮喘控制率,患者管理有助於減少哮喘急診次數,吸入裝置的正確使用及規範化用藥等均有助於患者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哮喘綜合管理需要以下方面著手:建立醫患的夥伴關係;查明並減少接觸導致哮喘的因素;評估、治療和監測哮喘;哮喘急性加重的管理;特殊型別哮喘的診治。

7

誤區7:錯誤診斷

把所有氣喘症狀的患者都當作是支氣管哮喘,臨床並不少見。除支氣管哮喘外,如急性和慢性左心功能不全、自發性氣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ABPA)、氣管內良性/惡性腫瘤、嗜酸細胞浸潤性肺病、過敏性血管炎等疾病,都可能出現氣喘症狀。

臨床要根據相關指南的指導意見,對經正規治療,療效不佳的哮喘患者應提高警惕,做好鑑別診斷。選擇必要的輔助檢查,如肺功能,纖支鏡,胸片、胸部和副鼻竇CT,支氣管舒張試驗/激發試驗,無創氣道炎症檢測等,以期準確診斷。

8

誤區8:哮喘治療目標定位不正確

患者和家屬希望“根治”哮喘,期望值過高;部分醫生認為“沒法治”,又缺乏信心。一些見利忘義之徒,打著“祖傳根治哮喘單方”的旗號,非法制作、銷售摻有糖皮質激素粉末的治療哮喘假藥,牟取暴利。

哮喘病可防可治是目前醫學界共識。呼籲醫務工作者要跟患者積極溝通,從患者的心理出發,揭露假藥的危害,讓患者接受正規的治療;呼籲廣大媒體及管理機構加強廣告的監管;國家推動相關法律條文的制定,避免出現“神藥”造成的悲劇。

9

誤區9:忽視哮喘患者的依從性

哮喘作為一種慢性病,在病程中絕大多數時間是患者自行用藥。因此,患者的依從性是決定支氣管哮喘療效好壞的關鍵。依從性差,是哮喘管理的主要問題。改善依從性對健康預後的效益影響,遠大於改變某種特定治療。

醫生在臨床工作中,只要找到患者依從性差的原因,就能迎刃而解。針對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不理解用藥方案和吸入技巧、患者對健康獲益理解不夠等,就需要耐心充分地教育;經濟原因,可考慮最優用藥方案;如果患者容易忘記用藥,可以透過簡訊等電子方式提醒患者,也可以鼓勵患者記錄哮喘日記。

改善患者依從性工作要點:反覆、充分的教育;積極治療,初診後即獲得明顯的療效;及時瞭解患者的真實思想、顧慮,針對性地做說服工作;治療成功哮喘患者的示範作用。

10

誤區10:未重視環境中致喘因子

的查詢和避免

哮喘發病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環境因素使易感的個體發生哮喘,或誘發症狀,或使症狀加重/持續,積極地查明與某個具體患者的哮喘發作有關的過敏原或其他致喘因子,對於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有部分致喘因子明確的哮喘患者,只要能有效地避免再接觸,可以收到“不藥而癒”的喜劇性效果。

有哮喘發病有關常見過敏原有塵蟎(屋塵蟎、粉塵蟎)、花粉(蒿草、豚草等)、黴菌等,蟑螂、鼠尿、蠶絲、甲苯二異氰酸甲酯(TDl)也可能誘發哮喘。

醫務人員除了詢問病史,必要時還可做現場調查;實驗室檢查要做過敏原面板試驗、支氣管激發試驗、體外試驗;對於根據相關方案治療“無效”的病例,不應盲目“升級治療”,應首先檢查環境控制做得好不好。

TAG: 哮喘患者激素治療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