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

諸子百家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

春秋戰國是中國封建文化的發祥期,這一時期的思想文化奠定了200多年封建社會的基礎。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產生諸子百家學說,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千秋萬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為人類文化做出了極其巨大的貢獻。

(一)道家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

老子的學說比較深奧,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地運動著,有無、難易、高低、貴賤、剛柔,是互相依存、不斷變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相傳,

老子留下有《道德經》一書

。老子認為,世界萬物本源為道。道沒有形狀、超時空永久性存在。這是一種唯心論思想。老子的名言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說明對立的東西是互相轉化的。老子的政治思想對後代的政治也有很大影響。

諸子百家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

莊子繼承老子的道家學說,成為戰國時期道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把“道”與“無”完全等同起來,認為世界就是從“無”中生出來的。莊子鄙視富貴利祿,痛恨“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的不公平社會現象。

(二) 儒家

在諸子百家中,

儒家創始人孔子因繼承了三代中原文化正統,所以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

,以致儒家學說不僅在諸子百家中地位顯著,而且還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核心內容,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

諸子百家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

事實上,儒家學說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它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也是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它已滲透傳統文化的每一根毛細血管之中,極大地影響著中國文化的每一個領域。凡是從中國土壤裡產生的學說思想、宗教派別,甚至是外來文化、外來宗教,都不能避免帶上儒家文化的痕跡。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如他說“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孔子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主張以德治民,反施苛政和任意刑殺,統治者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在政治上,他主張逐步改良,認為可以“損益”舊的章法,從夏朝到商朝、周朝,制度是不斷損益變化的,歷史是不斷演進的。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打破了奴隸社會“學在官府”、只允許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機會。這對推動中國古代文化教育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據說,孔子教過的學生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號稱“七十二賢人”。他的學生中,有的是貧窮的平民,如顏淵住在陋巷,子路常食野菜,子張“魯之鄙人也”,曾參的母親親自織布。有的是賤人和犯人,如仲弓之父為賤人,公冶長曾被官府拘禁。相傳孔子晚年編訂和整理了《詩經》、《尚書》、《禮》、《易》和《春秋》5部書,後來成為儒家“五經”。孔子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部分。戰國時,儒家代表是孟子。孟子發展了孔子學說,政治上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反對統治者“虐民”、“暴民”,認為暴君桀、紂之所以亡國,就是由於失去了民心。孟子主張,給農民一定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孟子主張性本善,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質。孟子在中國封建社會里,被統治者尊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至深。 戰國時,儒家另一代表是荀子。他認為,自然有自己的規律,星墜日食,颳風下雨,春生夏長,是自然的正常現象。他具有唯物思想,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

(三)墨家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

,戰國初期魯國人。墨翟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和“尚賢”。兼愛就是愛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萬民”的階級差別,都要同等地愛。“非攻”反對戰爭,在當時主要是反對不義故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生話的願望。“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的任人唯親。

(四) 法家

戰國時,

法家集大成者是韓非子

。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韓非子主張“以法為本”來治國,法治的物件是廣大臣民,除國君以外,不論貴賤,一律要受法律約束,“法不阿貴”。這種思想在戰國大變革時期對打擊奴隸主貴族特權是有積極意義的。

諸子百家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

韓非子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家大權集中在君主一人手裡。這種主張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潮流。韓非子受到秦王嬴政賞識,引起了李斯忌妒,最終被李斯讒害而死。

TAG: 孔子主張思想老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