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勰與北魏孝文帝之間兄弟關係和睦,但因得罪高肇而被毒死

從情理上看,皇帝和親兄弟之間的關係不會太親密,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雙重的競爭關係。首先他們可能有不同的生母,各自的母親之間原本就有著強烈的競爭和互斥,他們在生母身邊長大,不能不受到這種敵意的影響。

其次是皇子之間在繼承權上的競爭,大家的利益既是統一的,又互相對立,你分的多了,我必然就少一些。即使是同胞兄弟之間,也無法避免這一點。

而且,正常情況下,皇帝即使對某位親王很好,也不會表現得太露骨,以免給大臣們鑽營的機會。如果一個皇帝對某個親王十分親近,幾乎可以肯定這其中有著明確的目的,比如對某位兄弟的關切可能是要掩飾對其他兄弟的冷酷無情。或者透過顯示兄弟親善,希望世人忽視或者忘卻自己那些不可告人的過往。

元勰與北魏孝文帝之間兄弟關係和睦,但因得罪高肇而被毒死

拓跋宏

但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真有一個皇帝對自己的一位兄弟是真好,那就是北魏孝文帝元宏對他的六弟、彭城王元勰。

孝文帝一共有六個弟弟,加上他自己一共兄弟七人,元勰排行老六,性格平和溫厚,好學而且擅長詩文。孝文帝曾經讓元勰在十步之內寫一首詩,以路邊的松樹為題,元勰真不含糊,很快成詩:“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孝文帝認為六弟是提醒自己別像曹丕對曹植那樣,於是哈哈大笑:“汝此亦調責吾耳!”

其實孝文帝和六弟的關係非常好,尤其是在元宏病重之後,做為司徒、太子太傅的元勰悉心關照孝文帝的起居生活、飲食醫藥,同時還要兼理朝政。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率軍南征,元勰隨行,途中孝文帝再次發病,大小事務全由元勰協助料理。孝文帝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至,開始向元勰交待後事,很誠懇地說:“吾患轉惡,汝其努力。”

元勰與北魏孝文帝之間兄弟關係和睦,但因得罪高肇而被毒死

拓跋宏

此後孝文帝的病勢越來越沉重,他囑咐元勰:“修短命也,死生大分,今吾氣力危惙,當成不濟矣。雖敗顯達,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社稷所仗,唯在汝身。霍子孟以異姓受付,況汝親賢,可不勉也!”元勰是相當明智的一個人,他流著眼淚對大哥說出自己心中的隱憂:“士於布衣,猶為知己盡命,況臣託靈先皇,聯暉陛下,誠應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但臣出入喉膂,每跨時要,及於寵靈輝赫,聞之遐邇。復參宰匠,機政畢歸,震主之聲,見忌必矣。此乃周旦遁逃,成王疑惑,陛下愛臣,便為未盡始終之美。臣非所以惡華捐勢,非所以辭勤請逸,正希仰成陛下日鏡之明,下念愚臣忘退之禍。”

於是孝文帝給皇太子寫了一份手詔,對元勰的功績給予很高的評價,並說他們兄弟之間關係親密,“汝第六叔父勰,清規懋賞,與白雲俱潔;厭榮舍紱,以松竹為心。吾少與綢繆,提攜道趣。每請解朝纓,恬真丘壑,吾以長兄之重,未忍離遠。何容仍屈素業,長嬰世網。吾百年之後,其聽勰辭蟬舍冕,遂其衝挹之性。無使成王之朝,翻疑姬旦之聖,不亦善乎?汝為孝子,勿違吾敕。”

不久,孝文帝死在路途之中,元勰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平靜撤軍,秘不發喪,同時派人飛速通報皇太子。最終護送孝文帝的靈柩安然返回京城。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皇太子元恪即位,就是宣武帝。元勰提出隱退,宣武帝堅決挽留,元勰最終留任侍中、司徒。後來因為得罪了宣武帝的叔丈高肇,被宣武帝賜毒酒毒死。

TAG: 孝文帝元勰宣武六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