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新語‖玉門關為何會成為邊塞詩人筆下的常客?

詩說新語‖玉門關為何會成為邊塞詩人筆下的常客?

文丨王亞楠(方塘智庫詩酒文化研究中心實習研究員)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就“玉門關”的悲壯、蒼涼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百草枯”(《玉門關蓋將軍歌》)。其中家喻戶曉的當屬王之渙所寫的《涼州詞二首·其一》,詩中那慷慨悲壯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千年要塞的嚮往與好奇。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詩人,絳州(今山西絳縣)人。他少年時期就有俠氣,常常擊劍悲歌,後來折節讀書,以門蔭調補冀州衡水主簿。但他仕途並不順利,遭受誣陷而拂衣罷官,遊歷大好河山,結交名士。他擅長描寫邊塞風光,“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曾與高適、王昌齡交往唱和,三人齊名。

王之渙僅存六首詩歌,有兩首極為出名,也奠定了他在唐代詩歌中的地位。一首是《登鸛鶴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境雄渾浩瀚,展露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另一首就是今天所要品味鑑賞的《涼州詞二首》其一。

這首詩又名《出塞》,據王之渙墓誌銘可知,開元十四年(726)王之渙辭官而去,過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所以此詩應作於其辭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間。詩人初到涼州,聽著哀怨的笛聲,面對著蒼茫遼闊的景象,有感而發,寫了這首戍守邊疆的將士們思念家鄉的邊塞詩。

“黃河水好像從白雲間奔騰而下,玉門關孤單的聳立在入雲的高山之中。何必用羌笛吹奏那哀怨悲傷的《折楊柳枝》,去埋怨那春光遲遲未來呢,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這首詩壯觀中寄寓著蒼涼,慷慨雄渾而又氣骨內斂,蘊藉深情,意沉調響。前兩聯寫景,描寫了邊陲之地蒼茫遼闊的風景,彷彿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壯闊的畫卷。黃河從白雲間奔騰而下,是它遠大而又雄壯的背景,“萬仞山”“孤城”是畫卷的主體,被遠處的背景襯托得愈加險要與孤寂。“一片”是唐朝慣用的語言,往往會和“孤”連文,比如李白的《望天門山》中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再比如“人間不自尋行跡,一片孤雲在碧天。”(韋莊《訪含弘山僧不遇留題精舍》)。而“孤”字不僅僅表達玉門關的形單影隻,更蘊含著詩人此時此地悲涼感慨的心緒。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指的是羌族的樂器,屬於橫吹式管樂。“楊柳”指的是《折楊柳枝》曲,曲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古人離別時常折柳送行,所以《折楊柳枝》曲就成為了懷鄉怨別的曲調。在這蒼涼荒蕪的環境下,忽然聽到哀怨的笛聲,戍邊計程車兵們怎麼會不生出思鄉別離之感。心繫將士們的詩人不知該如何撫慰他們那顆悲傷的心,只能說,羌笛何必要吹奏那哀傷的曲子呢,春風不達,又無楊柳來折,怎麼可以讓他們再徒增傷感呢?這句話,充斥著一種寬解的怨氣,但又有無可奈何之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詩經·采薇》)戰爭是殘酷的,戍守邊關的日子是孤寂的,將士們內心的痛苦與《采薇》中的戰士們是一樣的,但邊患未消,身上肩負著保家衛國的責任,即便鄉愁難耐,他們依然挺著肩膀,扛起一道堅固的防線,守護著心中所愛。

透過這首詩聯想到當時的政治環境,我們也會與詩人一樣對將士們產生深切的同情。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這話是有道理的。開元中後期,唐玄宗奢靡縱樂,荒廢朝政,不關心遠戍徵人的疾苦,詩中的“春風”也就暗指皇帝的恩澤與關懷到達不了這裡。所以這首詩曲折隱含著詩人的不滿,使得其意蘊變得深遠,但畫面闊達雄壯,氣骨不落悽然。

玉門關為何會成為邊塞詩人筆下的常客?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這座千年要塞。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現存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最初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定河西四郡時,因為西域輸入玉石途經於此而得名。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隨之設立。它曾是漢時重要的軍事關隘、屯兵之地和絲路交通要道。

玉門關之所以可以成為重要的軍事、政治關隘,得益於其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漢代設定關隘要遵循的原則是“查地形、依地險、堅壁壘、遠望候”。玉門關十分符合上述的條件。它的北面是沼澤地,在沼澤地以北是東西走向的長城,長城以北是疏勒河,相當於護城河。疏勒河以北是北山,所以其有四道屏障抵禦敵人南下。

在玉門關的南邊是通往陽關的長城,玉門關正好處在東、西、南交匯點上,北有四道屏障抵禦敵人南下,南有陽關作為側翼,東有郡城作為後援,形成犄角之勢,易守難攻。除此之外,玉門關牆體厚,上面的厚度有3。7米,下面的厚度約5米,並且它是戈壁中最高的一個建築,站在上面四周的情況盡收眼底。

玉門關是漢朝通往西域的門戶,也是古代絲綢之路進入西域北路的必經之地,由此在這裡網路的商人逐漸多了起來了,他們在這裡共同築就了玉門關的繁華。

玉門關遺址景區現遺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長城遺址18段,已開放的有小方盤城遺址、大方盤城遺址和當谷燧周邊漢長城遺址。站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座千年要塞的雄壯與滄桑變化,可以想像到當年哪些雄姿英發的將士們的不屈與堅韌。閉上眼睛,或許可以穿越到千年前,靜靜聽那駝鈴悠悠,再迎風唱誦一曲《涼州詞》。

編審:王亞楠丨編輯:徐豐超丨設計:孫月園

TAG: 玉門關王之渙羌笛詩人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