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人間一葉動秋聲,天上雙星如期會

立秋:人間一葉動秋聲,天上雙星如期會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區域性)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南宋詩人劉翰曾作《立秋》一詩,描繪這個節氣之景。立秋是秋季第一個節氣,“立”有開始、協調、啟動之意義,立秋一般在每年8月7日-9日,標誌著四季流轉進入秋季,此時天氣由熱轉涼。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是立秋的空間之度,夜晚觀天時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是陰曆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秋物候有三:“初候,涼風至。”立秋前後往往伴隨一場大雨,雨後空氣溫度明顯降低,冷空氣從西面吹來,暑氣消退,涼風習習,古人有“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一詩,說的就是立秋天高雲淡的感受,暑氣蒸騰的氣象被收斂,逐漸秋高氣爽,此時,尤其在北方,茂盛整個夏天的樹葉開始飄落,因此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和“一葉知秋”的說法。

元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區域性

蕭瑟、豐富的秋天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最熱衷表達的季節,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便是秋景繪畫的經典傳世之作。《鵲華秋色圖》是趙孟頫從濟南路職位南返後,為友人周密描繪其祖籍的地貌景色之作。畫家採取平遠法,鋪開畫面,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處,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長汀層疊,漁舟出沒,林木村舍互為掩映,平原上兩山造形樸拙,遙遙相對。

立秋:人間一葉動秋聲,天上雙星如期會

元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區域性

整幅畫面設色明麗清淡,風格古雅俊秀,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表現出既有文人山水畫的內涵和手段,又有華北平原秋季曠達放逸的風情,柔中帶剛,讓人在視覺欣賞的愉悅中感受秋季的哀愁,這樣的意境,是山水畫之外的文人氣質。趙孟頫在《鵲華秋色圖》中用深湛的筆墨功力初步確立了元代山水畫壇清遠自然的整體風格和蘊藉典雅的審美格調,為後世的中國山水畫奠定了基礎。

立秋二候:白露降。立秋後,清晨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古人將物象歸入五行,秋為金,金為白,與秋有關的物候常以白屬。“素”“霜”與“白”相近之意也常出現。比如,秋天的木為霜林,秋風為素風,草為白草。白居易《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月之白亦是秋天特有的文學表達。

立秋:人間一葉動秋聲,天上雙星如期會

元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區域性

三候,寒蟬鳴。立秋開始,寒蟬叫得響亮,蟋蟀產卵,鳴叫不已。“秋”字的甲骨文,自身就與蟲子密不可分,字形為蟋蟀形,蟋蟀又名秋蟲。秋沒有具體形象,那有什麼能夠代表秋天的獨特呢?一到秋天,白天的寒蟬,夜晚的蟋蟀,就是格外惹人注意的存在吧;夜涼如水,蟲聲唧唧,心情多有寂寥和惆悵,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描述的就是初秋的景象。後來籀文的“秋”在蟋蟀形左邊又添“禾”旁,本義是收成,表示成熟的莊稼;籀文的另一種寫法“秋”,右邊是蟋蟀形,左邊為禾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如火如荼,讓人想起金秋的豐收色彩。

秋字變體

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在立秋日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夏天也被稱為 “苦夏”,人們在炎熱的天氣裡大多沒有胃口吃油膩、豐厚的食物,到了立秋這一天,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在各地按“貼秋膘”的餐飲習慣,吃上一頓豐盛的美食,以肉食為主,彌補夏天胃口的虛空,同時為迎接逐漸寒涼的季節進補。立秋也是瓜果成熟的季節,民間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立秋也是各種瓜果梨棗上市的時候,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立秋”條說,立秋那天,滿街都有賣揪樹葉子的,“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瓜果梨棗方盛,京師棗有數品:靈棗、牙棗、青州棗,亳州棗……雞頭上市……中貴戚裡,取索供賣”。人們歡樂地吃著水果,為夏天演奏最後的奏鳴曲,也有迎接秋天豐收到來之意。

立秋前後的習俗中,還往往與人們鍾愛的七夕節密不可分。立秋在農曆七月,所以立秋與七夕重合機率非常大。此時的夜空中,東北方向的是織女星,亮度0等,放射著銀白色的光輝,是夏夜星空裡最耀眼的星星,俗稱“夏夜的女王”;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東南方向的是牛郎星,亮度1等,呈微黃色;在它的兩旁各有一顆小星,相傳是“牛郎”和“織女”的一對兒女。歷史上很多詩人在七夕逢立秋這個特別的日子留下經典詩篇,熱衷“牛郎織女”傳說的宋代詞人秦觀除了寫過“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度”,還曾專門寫《漁家傲·七夕立秋》:

七夕湖頭閒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雲屏月帳。天滉漾。龍軿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玄蟾烏鵲高樓上。回首西風猶未忘。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已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名錄。我國古代婦女為祈求能擁有如天上“織女”的巧手,會在七月初七傳說牛郎織女相會的這一天,在庭院中擺設有瓜果、鮮花、酒和針線等物的香案祭拜。趁著月光,婦女用綵線穿過七孔針,最快者即意為“得巧”,被視為擁有與織女相同的好手藝;宋代在乞巧節還會擺一種手捏泥人“磨喝樂”,供奉神靈以乞巧和祈求多子多福。

最早過“七夕節”的乞巧民俗,相傳始於漢,流於後世。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有云:“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立秋:人間一葉動秋聲,天上雙星如期會

立秋:人間一葉動秋聲,天上雙星如期會

明 仇英(傳)《乞巧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有一幅落款“明四家”仇英的《乞巧圖》,但不少人認為這幅畫作和仇英的風格不符,更接近明代畫家尤求一派的白描風格。畫中精緻描繪了宮廷中妃嬪宮女共同在七夕節乞巧的活動。畫面中,上弦月和北斗星高懸天空,宮中燈火通明,妃嬪宮女紛紛忙著佈置和準備乞巧儀式,有的搬著桌子茶水供品,桌上供奉 “磨喝樂”;有的嬪妃在宮女簇擁下緩緩前行,有的在讀書、鑑賞古玩、下棋消遣;不少人則紛紛拿起藏在袖子裡的針線,對著星空穿針引線,衷心祈望自己能像織女般工巧。宮中婦女三五成群,笑語盈盈,畫面熱鬧活潑,畫家更精心表現人物衣飾及傢俱擺設的圖樣,這幅白描也成為現今人們考據七夕習俗和傢俱、風物等有利的史證,可謂趣味橫生。這幅畫作充滿歷史空間、時間、民俗交匯的韻味,觀眾彷彿可以透過畫面穿越到那個時空,與女孩子們一起體會節慶的歡樂。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曾有“天上雙星應有約,人間一葉似知時。綵樓香滿涼生早,銀漢橋橫夜度遲”的詩句,穿越幾百年,依然是我們當下的感受:遇到七夕,立秋這個轉向寒涼的節氣反而顯得有些熱鬧和浪漫——天上銀河相會,人間女兒乞巧。立秋一葉知秋,眾人企首盼豐收。

TAG: 立秋乞巧鵲華七夕趙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