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道家哲學的開山之作,也是舉世無雙的經典文化作品。它包羅永珍,文意深奧,以“尊道”而“貴德”為宗旨,既論述宇宙本源和萬物化生等形而上問題,也闡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內聖外王”之學。

《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其中,開篇之語更是如神來之筆,化萬物為無形,玄之又玄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然而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老子又把水詮釋成了最接近“道”的東西,化無形為有形,這究竟是為何呢?

柔能克剛,弱能勝強

水者,無色,無味也無形,乃萬物之源。

物理上說它有三態,固,液,氣。遇冷成冰,通常為水,遇熱成氣。

你說它柔,它卻能穿透最堅硬的事物,水滴石穿;你說它剛,它卻軟綿綿無形,見熱即化無形。

《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浪擊礁盤,縱然粉身碎骨也決不退縮,前赴後繼,一波又一波,終將礁岩撞了個百孔千瘡;崖頭滴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咬定目標,不驕不躁,千萬次地“滴答”,硬是在頑石身上鑿出一個窟窿來,真可謂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莊子·秋水》中,北海若曰:

不可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眼界受限;不可和夏天之蟲討論寒冰,因為它見不到冬天;不可以和鄉曲書生談論大道,因為他被禮教束縛。如果你從江河走出,看到了大海,才會知道自己鄙陋,方能談道。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流歸入大海,無休無止,而大海卻並不因此而盈滿;不停地排洩海水,不知到什麼時候停止,但大海並沒有減少。

難怪道家認為,天下柔者莫過於水,而能功堅者又莫勝於水。

《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老子把水當作“道”的載體,“道”的象徵,實在令人深刻。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水流到方的容器中就方,流到圓的容器中就圓;你方我也方,你圓我也圓。這就是得道,得人際交往的上善之道。

善行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名逐利,處山河湖海之中,默默無聞,這是謙虛的德行。

人際交往中,我們如果能像水一樣潤人心田,有利於人,又不爭名奪利,方能處事圓潤有餘。

《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水總是舍予、貢獻,兼愛,而且從不索取。

它不會因為是大樹就多給一點,是小草就少給點;也不因為溫潤的山羊就多給一點,是兇惡的豺狼就不給;也不會因為是高山就激流勇進,是小溪就停滯不前……它平等待世間萬物,慈悲為懷。

你看那蓄滿水的深淵,表面上不動聲色,但是靜默之中是那樣的深不可測,水中有潛伏的蛟龍,有深淵中的寶珠。人際交往也要像水那樣心中善於靜默深邃。

如果每個人都只施予,真正貢獻,兼愛,不自私,那麼離大道就不遠了。

心若流水,善莫大焉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是何等胸襟!

儘管水受外界感染有渾水、汙水、濁水甚至臭水,但汙者、臭者皆非水之本源,它本身一直是清澈透明的。

水無顏無色,晶瑩剔透;它無慾無求,光明磊落;它無邊無際,容納萬物。惟其透明,才能以水為鏡,照出善惡美醜;惟其無私,才能滋潤萬物;惟其無形,才能匯入大海。

《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水乃萬物之本,論功勳當得起頌詞千篇、豐碑萬座,可它卻始終保持一種平常心,不張揚,反而“和其光,同其塵”。

俗語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水的方向自古而然都是哪兒低往哪兒流,哪裡窪在哪裡聚,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

然古往今來,人們要不平地而行,要不順勢而下,而往高處走的人卻寥寥無幾。

像水這樣順應自然而表現出低到塵埃的謙遜和達觀,真的是常人所不能匹敵。

《道德經》中,為何老子把水詮釋為最接近於無處不在的“道”?

這是一種“無為”,但不是對“大我”的無為,而是對“小我”的無為,是在個人利益上的無為。

人若懂得心若似水,善莫大焉。

道,看得見,摸不著;水,有形還似無形,無形勝似有形,看得見,摸得著。道,萬物的規律,玄之又玄;水,萬物的本源,神乎其神。兩者都為玄妙之物,難以描述,德行卻勝於萬物。因此老子說,水最接近“道”。

TAG: 萬物無形大海無為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