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乘舟去

不如,乘舟去

千百年來,

古人詩文作品中的舟船意象,

總是飽含著濃烈的情感。

既有離愁別緒之思,

亦蘊含自由灑脫之格。

舟,居於山水之間,

常常行無定止,

隨波飄蕩,來去自由,

不被任何外物牽掛,

可耽於山水之樂,

亦可自在逍遙遊四方。

晉棘在《據船賦》中稱讚舟:

“且其行無轍跡,止無所根。”

也賦予了舟自由的意義。

時至今日,

人們嚮往的也多是舟的自由與灑脫。

舟之搖曳,心之自由,

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

逃不掉的瑣碎,最真實,

何不,乘舟去,

做自己的舟,自由而無憂。

不如,乘舟去

01

駕一葉孤舟,奮勇向前

我們懷揣夢想,眺望詩和遠方,

也總是希望人生能夠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行進,

殊不知,順風順水的人生只是極少數,

眼前的苟且,才是大多數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蔣捷在《虞美人·聽雨》中寫道: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古時,文人雅士為達仕途,

常常四方漂流,爾奔曲走,

飽受異鄉漂泊之苦,

踽踽獨行的坎坷,顛沛流離的掙扎,

何嘗不像是漂泊在

時間長河中的一葉孤舟,

奮力追求著彼岸的理想,

也嚐盡了生活的百般無奈。

孤舟之上,奔赴跋涉是常態,

多數人的隨波逐流,

不能成為我們自身放棄的理由,

時間順流而下,

我們要溯流而上,奮勇向前。

不困於眼前的苟且,

不棄於詩和遠方,

行走在不易的時光裡,

堅信,堅持,不忘初心,

總有一天會從現實的此岸,

到達理想的彼岸。

不如,乘舟去

02

泛一葉輕舟,悅己悅心

每個人都在努力向前,

或悲或喜,一切都那麼深刻。

行於紅塵,要學會悅己悅心。

明人姚綬曾寫道:

“舟中賴此能消日,半匹溪藤意趣多。”

古人愛舟,愛的多是舟上的愜意。

一人一舟,行於山水,

賞畫觀景,讀書品茗,

靜坐舟中,度餘暇時光,

閒情雅緻,好不愜意!

人生難得一縷閒,

古人乘舟的愜意,

於今時今日,也意趣頗多。

舟,也是船,

今人也愛舟(船)。

暮春時節,如日長無事,

與三五好友,相約公園,

踏青賞花,泛舟湖上,

舟起人動,迎風唱和,

盈盈笑語間,被填滿的疲憊情緒,

隨風煙消雲散。

“舟輕風色好,波面去迢迢”,

輕風解憂,綠水消愁,伴舟歡笑,

沐夕陽溫柔意,聽流水潺潺聲,

讓心,得片刻釋然,興盡而歸。

不如,乘舟去

03

乘一葉扁舟,寧靜致遠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

舟便與“隱”息息相關。

孔子《論語·公冶長》有云: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孔子筆下的舟,

是人生政治失意之後,

用來療養身心的場所。

舟,也意味著脫離,歸隱。

正如陶淵明通往“桃花源”的路,

連線著出世與入世,

林盡水源,舍船而入,

欣然規往,不足為外人道,

遠離喧囂,寧靜而致遠,

是超然自我的證明。

李白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世海浮沉,不如意事常八九,

剪不斷,理還亂。

不如乘一葉扁舟,

尋一份桃源之夢,

得一隅恣意快活,

品歲月靜好,享現世安穩。

不如,乘舟去

04

做自己的舟,自由灑脫

舟,御風而行,從流飄蕩,

拉近了遠方的距離,

寄託了自由的意志,

承載著嚮往自由的靈魂。

蘇軾被貶謫黃州時期,

常與友人泛舟夜遊,

一片小舟,縱情江波,

是自由,亦是忘卻。

泛舟江上,他抽離凡塵,

任意遊蕩,隨意馳騁,

感受天地遼闊,暢快自由,

豁達,超然。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

到哪裡都是流浪,

在揚帆啟航後,切勿忘記上岸。

繁華塵世,每個人,

都需要一個心靈驛站,

倘若累了,便放下世俗的煩憂,

褪去繁重的枷鎖,返璞歸真,

迴歸最真實的自我,只做自己。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人生,就該活得暢快淋漓,無所畏懼,

身如不繫之舟,心也要如不繫之舟。

做自己的舟,航線由自己來掌舵,

有任意西東的隨性,

也有順應本心的灑脫。

不如,乘舟去

舟,行的是悲歡離合,

載的是人生永珍。

願你,舟遊半生,

離去,潔淨人生的履歷,

歸來,擁有真正的快樂和自由!

TAG: 自由人生灑脫遠方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