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每個人從‘道’來,最終都要回到‘道’中去。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法迴避的話題。

有粉絲私信我,說之前我的文章,寫過‘因果’、‘命運’,再讓我說說關於‘生死’的理論。很無奈,命理也算是文化領域的一種吧。這篇跟大家好好說說‘生死之道’。我其實是解說《道德經》的,‘生死’這個話題很大,我估計寫一本書都可以了。我從我個人對‘生死之道’的理解跟大家討論一下,希望大家細細閱覽,從中得到新的借鑑及認識!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生死’其實是命運的延伸,命運有極端結果就是你的出生和死亡。這個無法決定,想出生在哪或者想多活多少年,至今人類解決不掉,可以稱之為‘定數’。

什麼是生?人活著的時候就是生。人活著的基本條件有3個。一,必須具備人的身體。二,必須具備供應身體的活力。三,必須具有人的意識或者靈魂。以上條件缺一不可。

什麼是死?一,人的身體腐朽了。二,人身失去功能了。三,人的意識或者靈魂喪失了。就算是死了。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秦始皇迷戀長生之術,想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曾經派方士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求仙山,後不知所終。足見始皇對死亡是何等的畏懼。

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逃不出“道”的生死劫。

既然逃脫不了生死劫,那麼如何面對生死劫呢?

莊子的妻子去世了,莊子竟然敲打瓦缶唱起了歌,他認為人的生老病死跟春夏秋冬四季執行一樣,自己嗚嗚的哭泣是不通達“天道”的表現,於是就停止了哭泣,鼓盆而歌。

“迴圈往復,永不停歇”是道的執行規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道”的自然法則。明白了這個道理,死亡有什麼好懼怕的呢?

無論貧富貴賤,我們都逃脫不了生死劫,唯有順應天道,看淡生死,才能擁有灑脫從容的一生。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為了這個話題,每個人都在尋找不同的答案,釋迦牟尼佛找到了圓滿菩提的答案,老子找到了道的答案,聖經找到了天堂的答案,哲學家找到了唯心與唯物的答案等等,一切聖人與智者乃至一切凡夫與走卒,對生之真諦各有不同的理解,或善或惡,善有十大,惡有十毒,都在為人生尋找答案,以至於在紅塵凡間上演了無數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以至於無數人認為名食財色睡就是人生之意義,以至於許多人認為人死如燈滅。

下面我從儒釋道、基督教、伊斯蘭教、科學等多個角度去說下自己的見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撥雲見日之效。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儒家的生死觀點:

季路問孔子生死,孔子說:“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

可見儒家更看重“生”,主張活在當下,不去思考“死”的問題。

《孝經》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所“貴”在何處:“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認為萬物都是由“氣”所構成,但如水火這些物質,只有氣而無生機,草木則有氣也有生機,禽獸既有生命又有知覺,但它沒有道德意識。

人不僅有生命又有知覺,並具有道德意識,所以人在萬物中最為高貴。除了道德意識之外,人還有高出於其它動物的,就是人有高度的智慧。人雖出於自然,屬於自然,但人能改造自然,建立新的文明。

所以《中庸》說人“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矣。”由此出發,儒家學者都十分珍重人的生命存在。孔子的“傷人乎?不問馬”便足以表明他對人的生命存在的敬重。在生與死之間,孔子重視人生,珍惜生命:“未知生,焉知死?”

儒家認為,人的生命是一個由生到死的必然過程,這既是自然之理,又是必然之路,不可違抗。孔子認為生由“命”定,死亦由“命”定。在他看來,“命”為必然性,故不可抗“天”為自然性,故不可違。

因此,生死是自然的,亦是必然的,是無法違背的。儒家以一種道德理想主義的情懷,強調生命意識的自覺,以生界定死;同時又直面死亡,借死反觀生。在生存與死亡的問題上,儒學克服了二元對立的侷限性,從而把二者統一起來。面對死亡,必須有這一解脫精神。

儒家認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活著本身,而在於人生的使命,主張積極入世,對現實的人生抱著極大的樂觀態度。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又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認為“道”與“義”是超於“富貴”的更高的層次。

《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孔子、孟子,他們都是重視人生,都是“樂生”的。

他們追求的不是富貴名利,而是高於富貴名利的東西。什麼是高於富貴名利的呢?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樂道安貧”。樂生的目的就是“弘道”。“弘道”的基點在“修己”,其目的則在“安人”,“安天下”,使天下人民、整個社會安樂幸福,這就是儒家“樂生”、“修己安人”、“修己利人”。“為萬世開太平”,則是其終極目標和最高理想。

儒家重禮儀、講道德,強調個體對群體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自然就會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討論生與死,用道德規範來衡量生與死的意義、價值。儒家認為生命固然珍貴,但還有比生命更為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仁義或道義,儒家的生死觀是以道德為核心的。孔子明確指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也宣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儒家把個體生命與倫理道德完全融為一體,讓人們從出生到老死,都要以儒家道德為指導。生時為道義努力奮鬥,死時為道義獻出生命。人固然有選擇生死的意志自由,但這一抉擇務必以符合群體利益、符合道義為取向。人應該向往道德的生命,道德的生命比肉體的生命更為重要。

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個人如果能儲存自己的本心,修養自己的善性,以實現天道的要求,因此儒家認為,雖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達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謂“三不朽”之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明朝的儒者羅倫有言:“生必有死,聖賢無異於眾人。死而不亡,與天地並久,日月並明,其惟聖賢乎!”

聖賢不同於一般人只在於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學問上為社會有所建樹,雖死,其精神可“與天地並久,日月並明”。這種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會、道德上的意義,而和自己個體的生死沒有直接聯絡。宋代張載《西銘》的最後兩句說:“存,吾順世;沒,吾寧也。”人活著的時候應努力盡自己的社會責任,那麼當他離開人世的時候是安寧的、問心無愧的。

儒家的生死價值是以個人的生死對社會的貢獻來衡量的。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生取義,都把人的生死價值歸結在人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上。在生死價值面前,個人的生死感受顯得無足輕重。

從本質上說,儒家的生死觀是價值主義的,而非體驗性的。它側重生死的外在評價,忽略個人的生死體驗。死得其所是儒家生死觀的根本追求。這是儒家生死觀的一個顯著特徵。因為儒家把人的生死價值歸結於對社會的貢獻,所以只有為社會做了什麼才能匯入社會的集體記憶,才能實現生命的永恆。

儒家所說的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具體展開,也是儒家超越生死的獨特道路。

《傳習錄》中曾記載大儒王陽明與弟子蕭惠關於生死的論述,王陽明答道:“知晝夜即知生死。”以晝夜比喻,死於生恰如夜於晝,並不意味著終結與斷裂,而是意味著不同方式的週而復始,死亡並不是使生命變得虛無。

王陽明死前最後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也能看出不畏生死的大氣魄!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人第四》

譯:‘早上領悟了道義,晚上為它赴死也可以’。

小結:儒家注重今生‘使命’,人死後肉體破滅,精神永恆,不畏生死!本修 ‘道德、仁義、倫理’ !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佛家的生死觀點:

佛家以“有生”為苦,有所謂“人生八苦”之說,解脫之道在於“無生”。北周甄鸞《笑道論》引葛玄《老子序》:“道主生,佛主死。”《三天內解經》中也說:“老君主生化,釋迦主死化。”

佛教認為,人生之痛苦在於“有生”,“有生”則靈魂(神)和肉體聯絡在一起,靈魂則得不到解脫,而在輪迴之中,只有神與形離,超脫輪迴,神永歸寂滅,才能脫離苦海而得到解脫。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最後一節《形盡神不滅》中以“薪火之喻”闡明佛教的“神不滅”思想,他說:“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前薪非後薪,則知指窮之術妙;前形非後形,則悟情數之感深。惑者見形於一生,便以謂神情俱喪。猶睹火窮於一木,謂終期都盡耳。此曲從養生之談,非遠尋其類者也。”

慧遠最後兩句是批評道教所主張的“長生不死”之說的。他認為,人的形體是一定要死亡的,但靈魂可以不死,就像燃燒的木頭,此木可以燒完,但火仍可以他木延續而繼續燃;此形體雖死,但靈魂仍可以由他形體承載。

《佛光教科書 生死》這裡面記載了很多

佛教將眾生的生死分為兩種:

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為生死。是變異生死的對稱。指眾生由於每一世所招感的果報不同,而有形貌、壽命等區別,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後,必有一期生命的結束。故稱分段生死。

2、變異生死:又作無為生死、不思議變易死、變易死。是分段生死的對稱。指阿羅漢、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薩等三乘聖者因悲願心而來世間所受的生死。三乘聖者已跳出三界,結束分段生死,由於修行的結果,煩惱迷惑漸除,智慧聖果漸增,此種迷悟的遷移,感得意境的昇華,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轉入後期的變易,恰好一度生死,故稱不思議變易生死。

生死有何譬喻?

在佛教經典有許多形容生死的譬喻:

1、生死如泥:指眾生由於無知、不自覺,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難以出離。《俱舍論》雲:“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

2、生死如夜:指生死猶如長夜夢境,唯有黎明來到,方能覺知夢境的虛幻。《成唯識論》雲:“未得真覺,恆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

3、生死如海:指眾生輪迴流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升天道,忽而墮落畜生,彷佛在無邊無際的生死苦海中載沈載浮一樣。《佛所行贊》雲:“當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經義記》雲:“如來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濟度眾生,故能於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師。”

4、生死如雲:指生死魔障遮覆靈覺本性,好像浮雲覆蓋日月一樣。《無量壽經》雲:“慧日照世間,消除生死雲。”

5、生死如輪:指眾生以惑、業、苦三者輾轉相因,猶如車輪,在生死中流轉不已。《大智度論》雲:“生死輪載人,諸煩惱結使,大力自在轉,無人能禁止。”

6、生死如園:指生死界猶如園林,凡夫耽戀不捨,菩薩遊化其間。《往生論注》雲:“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游戲神通。”

人為什麼會貪生怕死?

生死的事實是假相,眾生隨著業力,在生死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為實。其實,生與死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來,生命的誕生有種種的形相,種種的歡喜;生命的殞滅,有種種的傷感;以悟者的心智觀察,則一切皆為虛妄。死亡只不過如同舊屋殘破剝落,搬了新家而已,身體好比房子,損壞了,換一個好身體,如是而已。事實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並非真正的生,死也並非真正的死。人之所以會貪生厭死,乃我執在作祟,一旦有了我執,世間上的紛擾、動亂、痛苦就如影隨形般逼迫而來。去除了我執,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裡不異,當下就能得大解脫,獲大自在。

人死有輪迴嗎?

有。佛經上說:“生又何嘗生?死又何曾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實,這一個死,不正是另一個生的開始嗎?人本來就不會死。佛教講“十二因緣”,生命是環型的,與其它宗教所講的直線型不一樣。譬如耶穌教講:“人從那裡來?”“人從上帝來。”“上帝從那裡來?”“上帝本來就有,不需從那裡來。”佛教主張:“人從那裡來?”“人從死來。”“死從何來?”“死從生來。”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我們的心則有生住異滅,生死永遠不停止,像時鐘一樣,迴圈不已,那裡是開始?那裡是結束?事實上,沒有終點,也沒有起點。

佛教以出世為本,講“無我”、輪迴,生生不滅;形神緣合生人,神常變異,形神相互否定,重神而抑形。

佛教之四諦說是一個完整終極理想的論證過程,概括說是這樣一種境界:常、樂、我、淨,即遠離煩惱,斷絕相宗,寂然常住,皆竟清淨,究竟清涼,實極安樂。

除此之外,佛教還描述了許多的極樂世界,如西方之彌陀淨土、東方之淨琉璃世界等,其福樂無比,皆敞其門於眾生。這也不失為佛教極理想之組成。

小結:佛家注重來世,有因果輪迴之系統理論。人死後有六道輪迴!本修‘心性、因果’!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道家生死觀點:

老子《道德經》講治國、牧民之道,講養生、修心之要,追求長生久視之願求溢於言表。同時,莊子亦著書立說,大談神仙世界之美妙、富足,神仙生活之自在安樂。其後的道教經典對之繼承發展,既給人們勾勒了一個奇妙誘人的神仙世界為理想,又時時說:人的壽命並非完全由“天”決定,人可以在現世透過自行的煉養、修道而成仙,達到“長生不死”、“肉體飛昇”、身登清虛三境之境地。他們把理想寄託於現世,進一步打上了入世印記,表現了道教既重來世、更重今世之思想,他啟發導人們去探索人生、人體、命運、社會、宇宙等的奧秘,建立了一種重人生、樂人世的積極生命觀。

道教從樂生出發,以生為死的絕對否定,生死異途;神與形二元依存,相互肯定。

《道德經》第十章可以理解成基本修煉法門,我之前文章有細說,大家可以去回顧下。《太平經》亦云:“夫人生本混沌之氣,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於陰陽之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精神由氣而生,所以‘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精神散,水絕魚亡’。人生存時,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人死之後,神形既散,不再轉世或再生!

生命對於一個特定的個體只有一次,不存在再生重生的可能,再無享受自然景緻與人生之樂的可能。神和形是生命存在的兩方面依據,形神不能離異,誠如《西升經》所言:“形神合同,乃能長久。”

由此可見,形神同體相保成為道教之基本觀點,形神相依謂之生,相離謂之死。死是生命之終結,是人生之斷滅,不存在再生之可能。生與死是對彼此的絕對否定。

道家認為“人之處世,一失不可復得,一死不可復生。”而現世人生又是如此美好,這不免使他們深感悲哀。於是他們便盡力謀求長生之法。既然人之“身為神氣之窟穴,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由此認為人若能永存神氣,豈不就可長生不死? 同時,道家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原則和依據,積極向外觀察、體認。他們以人身比天地,以人為小而微之宇宙,認為“天人生體,上稟乎天,下象乎地。人身法天象地,其血氣之盈虛訊息,悉與天地造化同途。”

道教認為人神在宇宙中為同一體系。在《太平經》裡,道教學者抑或信奉者把神人結合,構成一個如是之神人系統,即:無形委氣神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者-奴婢。在這個系統中,神與仙被視為是有個性人格職司的人,是人的高階存在形態。此九者等級秩序恆常不變,但每一個體的人都有變遷的可能,即‘下學可得上行“。凡人皆可透過修煉、學習,成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之”真人、神人“,入住不可言說之大妙神仙天國。

為了實現這一理想,道家提出了一整套的內修外養之法,包括:現世道德之修養,如尊孝父母君師,舍財利名位而求善舉等;應天道自然,調陰陽,節慾望,以求形共保;內修與方術,以求神寧、形全、精復,具體如存思、守一、導引、吐納、胎息、服食、金丹、房中等。

老子從“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的貴生思想出發,極力主張“見素抱樸”、“去甚、去奢、去泰”,要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致虛極,守靜篤”,以求能夠“長生久視”。

道家同樣深刻認識到生死必然這一現象。老子用天地萬物變化的普遍規律來觀照人生死的必然性:“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莊子更是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短暫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莊子》說:“死生終始,將為晝夜。”又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知北遊》中是這樣說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還有在”鼓盆而歌“中也有相似的觀點,莊子認為人未生之前什麼都沒有,是氣的凝聚才生為人,氣散為死,但是散了的氣仍然是氣。生死只不過是氣的兩種形態,一種是聚一種是散,所以說“通天下一氣耳”,也就是天下萬物不管生死皆是氣所化。

再深的莊子沒說,現在人就不好理解,有好幾種解釋,一種是這氣散氣聚,氣不變,所以死後氣散了,以後還會再重聚,也就是說死只不過是生的一種形式,在天地間會不斷重生,當然再生的你不一定是你了,因為沒有你的記憶了。這氣就好象是一種介質,不斷重複使用,像硬碟一樣抹去前面的資料,重新使用。另一種解釋就是散了就是散了,再不能重聚了,人死如燈滅,不能重生。

在先秦,中國已有神仙家追求“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道家繼承了神仙家的思想,並吸收了漢朝以來道家和儒家以及各種方術思想而於東漢末發展起來的。道家最早的經典《太平經》中說:“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以長生而不死。”用道家思想解釋《老子道德經》的《想爾注》也說:“歸志於道,唯願長生。”為道教創立思想體系的葛洪在《抱朴子》中引《玉牒記》說:“天下悠悠,皆可長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又說:“知守一養神之要,則長生久視”。可見道教對生死問題以追求“長生不死”為目標。“長生不死”以“有生”為一大快事,可永遠享受各種各樣的生之樂趣。

道家崇尚自然,是從人和自然的聯絡中來探討生死問題的。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地、天、道的規範。莊子認為,人的生死是一種自然現象,構成人的自然物質是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一氣耳。”莊子把生與死鑄入了無限的天地整體之中,身體“是天地之委形也”,生命“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是天地之委順也”。生與死的變化是自然之道在人的生命中的體現,非人力所能左右和改變,人們應當以順乎自然的態度去處理生死問題,反對人為的追生避死。

小結:道家重‘煉炁養生’,說生死道消,無來生,修‘命’守靜虛。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總結:

儒釋道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 ;儒: 存仁義

佛:修定慧

道:守靜虛!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超世、佛家講出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儒家 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佛家 講的就是人與心之間的關係;

道家 講的就是人與自然的之間的關係 !

基督教的生死觀點

人是有靈魂的!“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結局就是滅亡!因為都是罪人!感謝耶穌,他是唯一無罪的,且為人人嚐了死味,用他的寶血洗淨人一切的不義汙穢,使信靠他的人成為聖潔,賜給他們永生!《聖經》:“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所以人活著,在還有一口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信靠耶穌,得到神永遠的生命,就是賜給聖徒,住在聖徒心裡的聖靈。並靠耶穌的寶血稱義成聖!“在基督成為神的義。”不再是罪人而是永遠的義人有永生!“信靠主耶穌,是一生最美的祝福!”

聖經有句話:‘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小結:遵循‘上帝愛世人’的理論,‘信上帝得永生!’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伊斯蘭教生死觀點:

伊斯蘭認為死亡只是從今生過渡到後世的一個階段。這是伊斯蘭一個很重要的基本信仰。相信在世界末日,每個人都會復生,並在真主的跟前接受審判,審判的標準是每人在今世時所作的善惡為準;如果某人是信仰正確A兼且行善,這人就會得到天園的賞賜;相反,如果某人不信真主,惡績昭彰,所得的將會是火獄的刑罰。由於伊斯蘭教導人們信仰後世,所以遇到任何艱難困苦,都確信可以克服,因為生命是真主賜予的,我們要好好利用短暫的生命,做好事奉其主的工作,執行其「代理者」的職務,所以伊斯蘭的人生觀是積極的,而對任何困難,都應忍耐,絕不應自我結束生命,因為生命本來就是真主付託我們的。

真主所有的創造都是有目的、有意義的(古蘭經第廿一章十六節),而其主創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和事奉衪(古蘭經第五十一章五十六節)。當然,若能盡力發展真主所賜予的潛能,已是崇拜及事奉真主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小結:伊斯蘭教真主是一切!所有生死苦難都是真主賜予的考驗!死後將面對真主!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科學生死觀點:

美國有學者庫布勒·羅絲與雷蒙·穆迪,將瀕死體驗視為一門學問,進行研究。綜合近二百件案例,可發現有數項情況普遍出現在瀕死體驗中,按發生先後依序為:被宣佈死亡後聽到永久難忘的噪音快速透過黑而長的隧道發現自己脫離色身變成旁觀者觀察醫師對自己色身施行急救措施其他靈魂出現一溫煦和藹之靈魂(光之人)助其回溯一生經歷,並令其自我評估發現自己在塵世與來世的交界處被判定死期未到,應回到塵世去重新與色身結合回覆意識。

幾乎所有體驗者都認為瀕死體驗乃死亡過程之一部分,自己在中途即往回走,若非如此,必然會這麼死去。

脫離肉體後的靈魂,就多數體驗者表示,是不具形態,僅具視點而已。日人小堤德行先生二十七歲時,因脊椎受傷併發肋膜炎,致生命垂危,以下為其脫體經驗:“我感覺頭很暈,背部似被蜘蛛網纏住且欲將我拉進地底般,雖極力抵抗,卻力不從心。此時,我感到自己突然從肉體中掙脫,只剩下如氣體般的心。家人及醫師表情凝重,有些人在哭泣,有些人對躺在病床上的我說話,說話內容我在旁聽得一清二楚。”

研究相關問題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類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使是很久以前智慧並不發達的次等人類也是一樣。所謂兩部分就是指我們的肉體和實體,當然,這種實體是從心理學層面上來講的,這種心理層面的實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而靈魂是獨立於肉體而存在的,靈魂產生意識,而意識獨立於大腦,也就是說意識的活動並不等於大腦的活動。

這看上去有些難以理解。我們試著去理解科學家們的意思。就是說大腦是肉體器官,負責指揮肉體和進行思考,意識透過指揮大腦或者藉助大腦的活動而進行活動。當大腦停止運動後,肉體死亡後,那麼意識會脫離尋找新的載體。也就是說當人類肉體死亡的時候,靈魂並不會隨之寂滅,而是會最終連線到一個新的肉體之上,也就是說新生的嬰兒雖然在懷孕後六天就開始形成大腦並開始發育,但並不代表其產生了意識。只有肉體與靈魂結合之後,一個完整的生命才會誕生,這就是科學上所解釋的輪迴。

那麼問題來了,靈魂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呢?這個問題無論是在神學層面還是科學層面都是人類最難以解答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靈魂並不是被創造出來的。因為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靈魂並不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死亡,而是會與新的身體結合。也就是說靈魂是永恆的。而任何永恆的東西都絕不是被創造出來的。就比如宇宙,如果宇宙是永恆的,那麼它絕不會是由大爆炸而產生的。而正是因為宇宙並非永恆,所以宇宙大爆炸理論才能夠說通,既然不是永恆,就必然有一個創造的過程。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科學與神學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矛盾,而進行靈魂和意識研究的科學家們並不這樣認為。科學家們表示,要解釋很多人類所面臨的難題,就不能不借鑑古老文明的智慧。因為神學能夠解釋主觀現象,而科學則能夠描述客觀問題,恐怕只有將主觀視角和客觀視角相結合並最終找出合理的邏輯關係,才能夠以科學的觀點最終解釋生與死的最大課題。

從圍繞意識的研究到瀕死經歷的故事,人類已經對這些概念探索了好幾個世紀。最近,復甦科學有了新突破,揭示了在人死後最初幾分鐘內將會發生的事情。這項研究非常重要;但還無法證明所有的成果都是客觀事實。

歐洲的科學家在量子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量子不僅僅會消失,同時也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復活,我們要知道構成世界的最小粒子就是量子,而量子以下的物質,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很可能是一種意識流,通俗一些說也就是根本無法去分割。所以生命很可能和量子類似,消失的時候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消失。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中,有一種物質恆定的理論,這說的是宏觀一些的物質,而實際上微觀世界也是如此,包括人類現在根本沒有研究到的意識,因為人類的意識是一個很奇怪的物質,意識根本不會和任何人體已知的能量發生任何關係,甚至毫無關係可言。

同時意識和一般的物質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絡,比如我們的思維產生需要的能量,跟人體吸收的能量似乎根本不是一個能量。或者說人體的思維產生是獨立使用能量的一種物質。

著名的美國科學家RobertLanza博士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得出一個爆炸性結論,那就是一個人死後,其實本身的生命不會結束。或者說這個人的意識依舊存活,並沒有死亡。當人的意識脫離身體的時候會繼續活下去,他們的最終歸屬是更高一級的時空維度,或者說會穿越進不同的宇宙。

死後的生活意味著什麼,這很大程度上歸結於你所描繪的生活。生命這一生化過程終將結束。細胞死後立即被分解。這些都確定無疑。但行為、特性以及長相等會透過我們的後代延綿下去。無論是透過基因還是習得行為,很多人死後會在某種程度上透過他們的子女繼續活下去。就目前來說,科學尚無法解釋死後的生命現象。

科學界還沒有做好準備真正探究死後的生命現象,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尚沒有證據證明它。無法證明靈魂的存在,也沒有與意識有關的證據。按照科學的方法,沒有確鑿的證據,又覺得出不了成果,那隻能算是猜測!所以很多人不願涉足這一領域。就目前來說,科學尚無法解釋死後的生命現象。

我之前文章也提到過薛定鄂的貓和著名的雙縫實驗這都是對‘宿命’的挑戰!

小結:科學暫時無法徹底解開生死之謎。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超體》裡的教授這樣說:生命有兩種延續方式,一種是永生,一種是繁殖。條件不允許時就選擇永生,條件相對好時就選擇繁殖。

你死了,你的基因會因為子孫傳承下去,你藉著後代的繁衍而永生。這難道不是很有意義嗎?

為了種族基因的延續,人們甚至會產生集體主義精神,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這是生命意志決定的,是上帝的程式規定的,人們也認為這是有意義的。在這一點上,螞蟻和蜜蜂比人類做得更堅決,更有犧牲精神。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說:如果明天世界毀滅,我們的存在還是有意義的嗎?我們的價值觀還是有意義的嗎?

是的,如果全人類都毀滅的話,我們的存在確實是毫無意義的,而根據機率,這一天或早或晚一定會來到。

生不可知,偶然來到。死不可測,必然歸去。

我之前看過一個電視叫“天才J”很精彩也很有意思。它裡面提到一個生命公式可以計算人的死亡,相當有創意!

‘生命公式’:

人的身體有五種屬性數值,智慧、體格、相貌、財富以及愛,假設一般平均值為15,屬性之和就等於75,透過無數的演算髮現,主要屬性總值超過100人會立即死亡,而屬性總之低於60的人也會立即死亡,但總之在75左右的人壽命會最高,這條T型公式稱之為“屬性公式”,智慧值可以透過智力測試獲取,體格值需要包含身高體重比,相貌測試時顴骨三角區與鼻尖、眼角、嘴角連線的函式組合值,財富等於個人總資產值,愛等於相愛個體數量之和,而且每一個屬性的變化會影響人生命值的變化。

那個神秘公式左右著人的生命,那個數學公式決定人的壽限——人類的終極奧義就是,智慧、體格、相貌、財富、愛這五個屬性值,相加之和低於60或者高於100,人就會立刻死亡……不管你性格好惡、顏值高低、有錢沒錢,反正都是可以透過數字量化的,總之這個叫T公式算出來的資料就是一個人類的突然死亡時間。

這導演真是奇才,不論真假,從側面也反應了人類對生死奧秘的不斷追求!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再說個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

我之前上中學期間,有過一次休克經歷。也給大家分享一下:

當時同學說會催眠,我不信,然後他讓我深呼吸三次,每次都蹲下吐氣,站起時吸氣,最後一次時吸氣憋住。我當時站在牆壁旁邊,他用雙手使勁的推我心臟,三秒不到我就突然昏迷了。昏迷期間我只感覺周圍一片漆黑,我好像只剩下意識或者說靈魂,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反正是我自己,但是沒有任何感覺!接著我就醒了,周圍同學說怎麼打我都不醒,是用一盆涼水把我潑醒的。我醒後還出現了短時間的部分失憶,確實有點恐怖,部分失憶持續了1分鐘左右,我記不起自己家住在哪了!

後來我專門去網站查了下原理,是雙手擠壓心臟,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和大腦供氧不足導致昏迷。現在想想都害怕,同學們也都很害怕,這個弄巧了我就死了!他們也要承受刑事責任! 大家千萬別做像我這種危險的實驗! 切記!

我有過這個經歷後,就在想,我當時昏迷時的那個意識或者說靈魂,如果時間久了會去哪?還是一直在黑暗中包裹?搞不懂也想不通。

我們都知道關懷珍惜生命,卻很難了解不久以

後,自己也將如此。不論你認為死亡是邁向天

堂之門也好、走向冰冷的地獄也罷,最重要的

是,必須明白死亡的真正意思,是要我們對目

前所擁有的一切加以珍惜。人生真的很短暫,

人生的每一瞬間都充滿各種不確定的因素,有

好有壞,有生也有死,趁著我們還能掌握現在

的一切和擁有的時光,想做什麼就盡力去做,

不給生命留遺憾,掌握所能擁有的幸福與喜

悅。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如果能做到這

樣,死亡便不足為懼了。

生死無常,道衍天地!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李白

人生乃過客,草木一春秋。

天地私仁否?萬物為芻狗。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隨心,隨性,隨緣!福生無量天尊!

TAG: 生死生命儒家靈魂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