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宋代,金溪有個年方5歲叫仲永的孩童,

不曾認識筆墨紙硯的他忽然哭著要父親為他買這些東西。隨後馬上就能寫自己的名字和詩句,不久後他的通達聰慧就傳到了十里八鄉。此後常常就

有人聽說他的才能後來宴請仲永的父親,並買下他的詩。

認為有利可圖的父親就帶著仲永四處走訪,

仲永就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

等到仲永12歲的時候作詩的水平已經大不如前了,

又過幾年,仲永已經和普通人並無二致,“泯然眾人矣”。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王安石寫下的這篇《傷仲永》描述了一個天才隕落的過程,他在故事的最後告誡說

不注重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的話,即使是天才也會淪落到“泯然眾人”的結局。

現今的教育水平比較之前甚是發達,不過這個古樸的道理仍舊是有道理在的。例如需要日積月累經驗才能成為的考古鑑寶專家自然要

“操千曲而後曉聲”

,見識過無數珍寶才能達到一眼分辨真假的能力。不過

在考古界也有一個“天才”兒童,他6歲開始鑑寶,21歲就靠撿漏身價上億,如今卻被質疑實力“注水”,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一、少年天才,聲名鵲起

這個

曾經的“天才”鑑寶少年叫做郝迪,1985年生人。

據郝迪的父親回憶說他小時候就沉默寡言,不愛和同學朋友跑著瘋玩,唯一提起興趣的就是歷史文物。5歲接觸到古錢幣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6歲的時候不愛玩耍的他卻能在古玩市場一呆就是一整天

。偶爾和父親一起出門也是去博物館之類的地方,甚至對著博物館裡的文物能侃侃而談,還曾銳利地指出博物館裡某件展覽品的朝代有錯誤的地方,還能和六七十歲的老人聊個不停。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郝迪最喜歡的就是和古幣收藏家打交道,

曾經有一位收藏家王鵬故意在3000枚古錢幣中放入7枚假幣來考郝迪,結果被他一眼識破,

從此郝迪就在考古界有了一定的名聲。據說在

郝迪7歲的時候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買回來一把價值7000元的青銅劍。9歲的時候,他撿回家許多瓷片,這些被當做廢品的瓷片被他一片片賣出去,賣到17萬元

。90年代的17萬元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靠一個小孩子就能輕鬆掙回來不得不讓人震驚。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而真正讓郝迪聲名鵲起的是在

12歲的時候破解了“白金三品”和“魚腸劍”這兩個在考古界一直是謎團的千年難題,併發布了相關論文。

隨後

13歲的他就加入了中國文博學會專業委員會。

往後還不斷地有人聞名來找他鑑寶,對於這些人郝迪可以說是“來者不拒”,眾所周知,文物鑑賞是個連考古專家都恨不得拿放大鏡仔細揣摩還嫌不夠的精細活,而

郝迪甚至能直接看著對方發來請求鑑定文物的照片就講個滔滔不絕。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二、包裝下的“天才”

郝迪靠著各種鑑賞在21歲就達到上億身價,頻繁接觸各種商業活動的他開始各種誇大自己曾經的經歷,

宛如一個沾沾自喜善於炒作的商人,和以前熱愛文物的“天才”少年大相徑庭。

此時他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

例如

他破解考古界難題的那兩篇論文在搜尋引擎上完全查不到,

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那真的是出自他本人之手,還有人質疑他在小時候就能輕鬆拿出在當時完全算得上是鉅款的7000元買古玩如今看起來好像也很不合理。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除此之外,有資深的考古學家認為沒有收藏家能同時蒐集到3000枚古錢幣,而真正能分辨古錢幣真假的專業人士在國內僅有十個,

很顯然這一切都是炒作和包裝

。那郝迪是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呢?從當年的新聞報道以及部分專家的分析來看,

年少的郝迪或許真的淘到了真的古玩,否則不會引起過一時轟動。

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郝迪在浮躁的社會里終究丟掉了熱愛考古的初心,成了一個離不開包裝的商人。

6歲開始鑑寶,21歲靠撿漏身價上億,被質疑實力“注水”

結局

從考古界的“神童”到“偽收藏家”,天才少年的隕落似乎是有跡可循的。

他在鑑寶的道路上本是憑藉著一腔熱愛聲名鵲起,卻因抵擋不住外界浮華的誘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歪。如今的郝迪已經不再是天津市文博學會民間收藏會的一員了

,或許如果他可以堅守本心還不至於半路夭折,而是在天才的光環籠罩下擔起大任,用自己的天賦為考古事業增一份光、發一份熱。

參考文獻:

《傷仲永》

《長歌行》

TAG: 郝迪天才仲永鑑寶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