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造】臨沂城最後一個制秤人:一杆秤兩頭挑 “斤斤計較”在人間

做秤是個精細活,在這“斤斤計較”之間,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與汗水,精工細作,毫釐必究,只為了手藝人的那份承諾。年復一年,青絲變白髮,不變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桿子上,也在人心上……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山東手造】臨沂城最後一個制秤人:一杆秤兩頭挑 “斤斤計較”在人間”,“vid”:“n3333a367dn”,“img”:“http://puui。qpic。cn/vpic/0/n3333a367dn。png/0”,“desc”:“”})

被稱為“臨沂城最後一個制秤人”的鄭邦勳在湯頭街道自家的老秤店堅守了四十多年,有人這樣評價鄭師傅:這桿秤,一頭挑起人間煙火,一頭挑起天地良心。

【山東手造】臨沂城最後一個制秤人:一杆秤兩頭挑 “斤斤計較”在人間

木杆秤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測量工具,曾發揮著很多不可取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彈簧秤、磅秤、電子秤等計量工具紛紛問世,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木杆秤越來越少了,做秤這門手藝更是稀有。

堅守四十多年制秤人的鄭邦勳今年61歲了。“聽老一輩的說,我們家這個手工做秤手藝是從老祖一代代傳下來的,我爺爺從年輕時候就一直在做秤賣秤,到我爹那一輩也是,我從18歲起就跟著我爹學做秤。”鄭邦勳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說,聽父輩說,他們那時候的秤是16兩的,後來國家才規定每斤是10兩。在我們這個行當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秤桿上的星不能用黑色,必須得用白色或黃色的,意思是說做買賣不能黑心。

【山東手造】臨沂城最後一個制秤人:一杆秤兩頭挑 “斤斤計較”在人間

“完成制秤,必須具備工匠的三項技能:一是製作秤的木工技能;二是製作秤鉤、秤刀的鐵匠技能;三是製作秤的鈑金技能。”鄭邦勳說,木杆秤看起來簡單,但是手工製作木杆秤差不多有100多道工序,被稱為“萬工之首”,所以技術含量很高。

“做秤這個老手藝我幹了一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人也要像秤一樣公道,無論做秤還是做人都是這樣。”鄭邦勳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他從十八九歲的小夥子幹到現在滿頭白髮,一直不捨得扔掉這份手藝,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這兩年來買秤的人好多是外地來的遊客,“他們會觀看我製作桿秤,聽我講解工藝,對老手藝很感興趣,但到現在也沒有遇到願意學習制秤的人。”

TAG: 桿秤制秤鄭邦勳手藝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