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1:“發瘋文學”,請放過林黛玉

“橫豎就拿那麼一點工資,還要24小時使喚人了”“我大抵是熬不過四月了,單單這三月取消的演唱會就讓我心煩”……近日,“林黛玉發瘋文學”走紅網路,各類模仿體成了一些聊天介面的調侃語料,短影片平臺更是掀起了一波“創作熱”,高流量作品俯拾即是。

繼“廢話文學”“咯噔文學”“矯情文學”後,“發瘋文學”又火了起來。其特點在於情緒高漲、過火癲狂,用語言在氣勢上壓倒對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和訴求。可以看到,“林黛玉發瘋文學”是在“發瘋文學”基礎上,摻雜進了陰陽怪氣、詼諧、柔弱的腔調。

評論1+1:“發瘋文學”,請放過林黛玉

南方日報:經典文學不能這樣消費

伴隨“梗文化”網際網路文學狂歡的,是討伐聲四起的“庸俗說”質疑:經典作品不容被拿來娛樂與消費,流量不該“綁架”令人回味無窮的文學形象,偏執一端的大眾創作拉低社會文化水準等。客觀講,單論“林黛玉發瘋文學”這一名稱,就足以使部分人深感不適。比如,毫無邏輯可言的語句不該冠以“文學”二字,嬌嗔可人的林黛玉更不應與“發瘋”二字沾邊。有必要深思,這些質疑抑或詰難是否有道理、可接受?一場網際網路文學狂歡,一次輿論場大討論。當我們面對網文界各式“×××文學”時,除應保有必要的寬容與理解外,或許也該反思那些響徹耳畔的質疑聲,諸如警惕嚴肅作品出現過度娛樂化傾向。畢竟,網路文學潮流瞬息萬變,更好守護經典作品才是永恆課題。

紅星新聞:過度消耗終究會敗光好感

“林黛玉發瘋文學”進可嘲諷、退可自嘲,用溫柔嬌嗔緩解尷尬境遇和現實焦慮,從而顛覆對話者的預設身份,可進可退、能上能下的特點讓其成為一些人的語言“萬金油”也就不奇怪了。這個意義上看,“林黛玉發瘋文學”在給年輕人生活帶來快樂之餘,也起到自我心理疏導的作用。“某某文學”熱潮迭代迅速,也是值得注意的後現代式文化症候,它們往往打著網際網路原住民的特點烙印——喜歡玩梗、標新立異、注重社交。“某某文學”經由社交媒體和興趣愛好者聚集的社群獲得裂變式傳播,無論是文化精神上還是傳播方式上,都像一場專屬Z世代的“文藝復興”。當然,語言碎片化、消解邏輯、稀釋意義、語言狂歡,再進一步則可能走向語焉不詳、膚淺無聊,因而“某某文學”要慎用。小玩怡情助興,如果過度消耗文學經典、語言矯揉造作或者明明不佔理還想靠它胡攪蠻纏扳回一城,終究會敗光大家對它的好感。

北京日報:好好說話變成了一件難事

《紅樓夢》原著中王熙鳳問林黛玉的一句“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麼藥?”在原文語境中僅僅表示關心,而在“林黛玉發瘋文學”中被摘出來就變了味道,好好的話變得陰陽怪氣起來,成為不少網友的懟人利器。諷刺勁兒一旦過頭,發瘋的感覺就越發上頭了。當滿屏都是“你大抵是倦了”“一整個愛住了”等文字梗時,正經嚴肅的說話好像變成了一件難事。某種程度上說,“林黛玉發瘋文學”代表的是碎片化網路帶給人們的“網路失語症”——我們的語言開始從“雅俗並存”到“只俗不雅”,久而久之便喪失了語言該有的內涵,真的變成了似是而非的“瘋言瘋語”,而當新梗誕生、熱搜退去,又有多少人真的會因為曾經的狂歡記住經典呢?

紫牛新聞:不能違背文化審美趣味

和日常用語的直抒胸臆相比,林黛玉式語錄拿捏其溫柔與嬌嗔,離不開對這個人物的人物性格和說話方式的精準把握。讀不透《紅樓夢》便東施效顰,照著貓畫不好老虎,也確實容易把經典帶偏。使用林黛玉文體表達情緒、製造熱梗,探尋表達符號所承載的個人性格,不能違背文化審美趣味。網友選擇黛玉的說話方式“發瘋”,不能不說是經典文化的影響深遠。如果說黛玉是曹雪芹隱喻賈府深院裡的打破世俗的精神世界,那麼薛寶釵就代表現實世界中的智慧生存之道。其實步步留心的黛玉也是深諳生存哲學的,或許她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紅樓夢》的人情練達、社會哲學在不同時期也啟發人們全新的帶入感。玩梗順便也重溫經典,應有更多新收穫。

紅網:為文學火起來提供了思路

“林黛玉發瘋文學”中的“林黛玉”作為名著之一《紅樓夢》的經典角色,如今,在網際網路中被重提,一方面,它說明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沒有被時間拋棄,另一方面,這給我國對外宣傳中國文學經典作品,使得中國文學真正“火起來”也提供了思路,這是一種將經典融入現實的典型創新方式,用文化創新進行文化傳承,我們不應當對其進行過分苛責。“熟能生巧”用在“經典著作粉絲”身上是恰到好處,正是基於粉絲對於《紅樓夢》熟悉,才能在恰當的場合、恰當的時機,進行恰當的應用。正如《咬文嚼字》中的主編黃安靖認為,無論是知音體也好,甄嬛體也罷,甚至是黛玉體,它們都是一種積極的話語方式。相信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寬廣胸襟加上網際網路豁達大度的博大胸懷,一定能再次將中國大量經典文學再度捧紅。

TAG: 文學林黛玉發瘋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