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墮、流霞、釣詩鉤……這些酒的別名你聞所未聞

中國釀酒歷史悠久,酒文化亦是源遠流長,其中對於酒的別稱可謂千奇百怪,今天整理一些跟大家共享。

白墮、流霞、釣詩鉤……這些酒的別名你聞所未聞

麴生、麴秀才

明馮時化《酒史·酒考》:“世稱酒曰麴生,亦曰麴秀才。”

白墮

本人名,代美酒。《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晞,以罌貯酒,暴於日中。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後因用作美酒別稱。蘇轍《次韻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陸游《官舍夙興》:“不復扶頭傾白墮,但知臨目養黃寧。”明焦竑《焦氏筆乘·物名》:“劉白墮善釀酒,而名酒曰白墮。”

杯中物

陶潛《責子》:“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唐韓翃《送齊明府赴東陽》:“風流好愛杯中物,豪蕩仍欺陌上郎。”辛棄疾《滿江紅》:“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關漢卿《金線池》:“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弦上手。”《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

翠樽

亦作翠尊,飾以綠玉的酒器,或借代酒。曹植《七啟》:“於是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周邦彥《浪淘沙慢》:“翠尊未竭。憑斷雲留取,西樓殘月。”

醇醪

味厚之美酒。《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乃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高適《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簷前舉醇醪,灶下烹只雞。”明張煌言《贈徐闇公年丈》:“明月開尊皆勝侶,春風入座似醇醪。”王西彥《鄉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覺得酒的確是醇醪好酒,濃香蜜口。”

釣詩鉤

酒之別名。言酒能激發創作靈感,故稱。蘇軾《洞庭春色》:“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枉了也這掃愁帚,釣詩鉤。”蒲松齡《聊齋志異·八大王》:“厥名為‘酒’,其名最多…或以為‘釣詩鉤’,又以為‘掃愁帚’。”

白墮、流霞、釣詩鉤……這些酒的別名你聞所未聞

杜康

傳酒之發明者之一,夏朝人,後借為酒之代稱。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芳樽

亦作芳尊、芳罇,為精緻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晉書·阮籍等傳論》:“嵇阮竹林之會,劉畢芳樽之友。”李頎《夏宴張兵曹東堂》:“雲峰峨峨自冰雪,坐對芳罇不知熱。”杜甫《贈虞十五司馬》:“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宋劉敞《獨行》:“卻謝芳尊酒,悠悠誰與歡。”納蘭性德《金縷曲》:“生怕芳尊滿,到更深迷離醉影,殘鐙相伴。”

福水

酒的別名。清翟灝《通俗編·飲食·福水》:“《留青日札》:‘酒曰福水,而陶翰林名曰禍泉。’按:《晉書·地理志》有福祿縣,屬酒泉郡,《水經注》所謂福祿水,由是縣出也。俗呼酒為福水,當因乎此。”

浮蟻

亦作浮蟻,酒面上的浮沫,借指酒。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蓱。”劉禹錫《酬樂天衫酒見寄》:“動搖浮蟻香濃甚,裝束輕鴻意態生。”唐鄭谷《自適》:“浮蟻滿杯難暫舍,貫珠一曲莫辭聽。”宋黃公度《好事近》:“還家應有荔枝天,浮蟻要人酌。”元仇遠《題溧陽市》:“欲是旗亭浮蟻美,杖頭能費幾青蚨。”

歡伯

酒的別名。漢焦贛《易林·坎之兌》:“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唐陸龜蒙《對酒》:“後代稱歡伯,前賢號聖人。”楊萬里《題湘中館》:“愁邊正無奈,歡伯一相開。”錢謙益:“浮生作伴皆歡伯,白眼看人即睡鄉。”元好問《留月軒》:“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白墮、流霞、釣詩鉤……這些酒的別名你聞所未聞

黃湯

酒之貶稱。《水滸傳》十四回:“你卻不徑來見我,且在路上貪這口黃湯。我家中沒有與你吃?辱沒殺人。”元曲《砂擔》:“我則是多吃了那幾碗黃湯,以此趕不上他。”《遇皇上》:“正末雲:這酒有好處。搽旦雲:這黃湯則是嘴強,有甚好處?”元楊顯之《酷寒亭》:“這黃湯強如醇醪糯。”《紅樓夢》第四四回:“下流東西,灌了黃湯,不說安分守己的挺屍去,倒打起老婆來了。”

另外酒還有金波、秬鬯、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黃封、清酌、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道士、曲居士、麴櫱、春、茅柴、香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狂藥、清聖、濁賢等不下數百種別稱,這裡不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朋友可留言討論。

我是道長無塵,來自原酒之鄉—四川邛崍的釀酒人,歡迎切磋!

白墮、流霞、釣詩鉤……這些酒的別名你聞所未聞

TAG: 浮蟻醇醪杯中物黃湯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