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遇到這3個徵兆,往往是家運衰敗的開始

家庭是人們心靈的港灣,是歸屬,是安全感的來源。但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個家庭,遇到這3個徵兆,往往是家運衰敗的開始

而家庭對人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往往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時候,再去糾正就已經為時過晚。往往細節決定一切,一個家庭衰敗之前便會有這3個徵兆為家運的衰敗作為伏筆:

一、溺愛

慈如深海,威如泰山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顏氏家訓》

這兩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嚴而又能關懷愛撫他們,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講父母對待子女應有的態度。

愛與教,或是慈與嚴,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愛之過甚,稱之溺愛;教之過甚,稱之暴戾。我們只有愛教結合,慈嚴相濟,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我國“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最早源自於儒家。孔子曾提出

“為人父,止於慈”

的觀點,又有

“嚴父莫大於配天”

之語,所以儒家既講慈,亦講嚴,講究“慈嚴相濟”。顏之推明確把“慈”與“嚴”結合起來,提出“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司馬光更進一步地發展了這方面思想,在愛與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訓並重,愛教結合。他說,

“慈而不訓,失尊之義,訓而不慈,害親之理,慈訓曲全,尊親斯備”

。即父母只講慈愛而不嚴加訓教,便失去作為尊長的大義,只嚴加訓教而不慈善,則傷害了骨肉相親相愛之理,只有慈嚴結合,才具備了大義和親情,是完整的家教。

一個家庭,遇到這3個徵兆,往往是家運衰敗的開始

二、父不慈則子不孝

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

——

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篇》

原文大意是:父親不知道疼愛兒子,兒子就不知道孝敬父親。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父母不慈,別怪孩子不孝”。在儒家的觀點看來,即便父母不慈,也應該盡孝道,但人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心理平衡。人心像天平一樣,傾斜了,總會出問題的。

要知道有付出就有回報,作為父母,沒有盡到“養育”子女的責任,也就別想著他們能對你盡孝道。“養育”的過程是個艱辛的過程,養育的過程不僅是吃飽穿暖,是尊重,是愛,而不是暴虐等。只有用愛,才能讓孩子也用真誠的愛意來回報父母。

一個家庭,遇到這3個徵兆,往往是家運衰敗的開始

三、與人為惡

與人為惡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

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篇》

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開滿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自己也滿身芳香。和惡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賣漬魚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滿身臭氣了。

整個家庭的氛圍及影響是極為重要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孩子重要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德與行,即道德品質與行為實踐,兩者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優良道德品質的培養是前提與條件,而具體行為實踐是其目的與歸宿,我們也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具體行動的貫徹也是檢驗一個高尚道德品質的試金石。

與人為惡,輕則讓人記恨心中,重則家破人亡。還是善良做人,勤懇做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一個家庭,遇到這3個徵兆,往往是家運衰敗的開始

所以說以上三點是家庭開始衰敗的徵兆,若有苗頭,及時改正。

TAG: 父母家庭慈嚴子女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