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告訴你,究竟是要培養“專才”還是“通才”?

儒學不是宗教,卻具有“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它是中國人的精神歸宿。

19

.6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子張》)

【英譯】

Zixia said , “Learn broadly yet befocused in your purposes ; inquire with urgency yet reflect closely on thequestion at hand——authoritative conduct (ren仁) lies simply in this。”(《的哲學詮釋》安樂哲)

【註釋】

篤志:志向堅定。

切:切近。

【翻譯】

子夏說:“廣博地學習而又志向堅定,對社會現實發出疑問,對當下問題作出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感悟】

“博學而篤志”是一個學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然而古往今來,博學的人少,博學又志向堅定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在知識大爆炸、分工精細化的當今時代,“博學”這個詞聽起來更加有點兒曲高和寡。畢竟現在的學科分類實在太多了,相較於子夏生活的時代可謂多如牛毛。幾乎同時期的莊子曾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果莊子能穿越到當代,不知又將發出怎樣的哀嘆。

此外如今的教育功利性強,孩子們幾乎從小學開始就被推入職業賽道的培養計劃,美其名曰

“精英教育”,卻不過是培養了一批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僅沒有博學,更沒有遠大的志向。

正確的教育路線應是先博後約,即先通才後專才。過早地將自己侷限在某個特定的領域,的確容易以較短的時間快速成長為專業人才,但也因為知識的侷限,形成固執,所謂“學則不固”,適當的通識教育可以拓寬自己的眼界,打破因專業知識帶來的壁壘,從而用全面的、聯絡的眼光看世界。

視野一旦開啟,境界自然得到提升,讀書的目的就不再會拘於簡簡單單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然而然地就會“切問而近思”,轉向關心天下蒼生,關心社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篤志”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專業人才在當今時代是大勢所趨,但一個真正的專業人才應以通識教育為基礎,沒有通識基礎的專業人才是偽人才,不僅不符合時代要求,還會快速被時代淘汰。

復旦大學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做為自己的校訓,正是對復旦學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TAG: 篤志博學專業人才志向切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