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六大巧合

一、詭異的數字

月球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38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里。兩兩相除,我們得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遠。太陽直徑約為138萬公里,月球直徑約為三千四百多公里,兩兩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麼巧合的數字,它告訴我們什麼資訊?395倍,多麼巧合的數字,它告訴我們什麼資訊?

大家想想看,太陽直徑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陽離地球有395倍遠,那麼,由於距離抵消了大小,使這兩個天體在地球上空看起來,它們的圓面就變得一樣大了!這個現象是自然界產生的,或是人為的?宇宙中怎麼會有如此巧合的數字?

二、巧合的天體

從地面上看過去,月亮和太陽兩個約略同大的天體,一個管白天,一個管夜晚,太陽系中,還沒有第二個同例。著名科學家艾西莫夫曾說過:“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球不應該出現在那裡。”他又說:“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蝕,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學上找不出理由解釋此種現象,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難道只是巧合嗎?

有些科學家並不這麼認為。科學家謝頓(WillianR。Shelton)在《羸得月亮》一書中說:“要使船在軌道上執行,必須以每小時18,000哩的速度在100哩的太空中飛行才可以達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現有軌道上,與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確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行。”

問題是:這樣的條件不是自然天體做得到的,那麼,為何如此?

三、形狀不規則

早在18世紀末,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形狀不規則的月球自轉時會發生“顫抖”。謎團在於月球太扁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與行星科學教授瑪麗亞·T·朱伯告訴《紐約時報》記者。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太空探測器發現,處於月球與地球地心連線上的月球半徑被拉長,也就是說,如果沿赤道把月球分成兩半,截面不是正圓,而是像橄欖球一樣的橢圓,“球尖”指向地球。但迄今無人能就月球當前形狀的成因給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釋。

四、質量不均勻

一般認為,45億年前,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產生的部分碎片形成月球,但這也僅限於推測。45億年前,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產生的部分碎片形成月球。月球形狀的另一個謎團是,月球面對地球一面在物質構成及外貌方面與背對地球一面差異很大:前者地殼比另一面地殼薄許多,並擁有由玄武岩構成的廣闊平原,這些平原被稱為月海,這是很久以前月球表面火山噴發的結果。背對地球的一面地殼厚很多,有更多隕石坑,幾乎沒有月海。

一定程度上,月海中密度較高的玄武岩使月球的質量中心不在幾何中心,偏離了約1。6千米。但是,遷移的發生過程尚不清楚。

五、隕石坑都太淺了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10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de-tona-tor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

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徑有186哩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是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為什麼如此?大文學家無法圓滿解釋,也不去解釋,因為心裡清楚,一解釋就會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因為,只能用月球表面約四哩深處下有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無法讓隕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隕石坑都很淺。那麼,那一層很硬的物質結構是什麼?

六、不可能存在的金屬

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岩,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岩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岩,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岩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等,這些金屬都很堅硬、耐高溫、抗腐蝕。

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至少得在2、3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冷星球”,起碼30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因此月球上如何產生如此多需要高溫的金屬元素呢?而且,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後,發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為自然界不會有純鐵礦。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表示了什麼?表示這些金屬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提煉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是誰在什麼時候提煉這些金屬的?

TAG: 月球地球隕石坑395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