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網路上,兩人喋喋不休地吵了起來。

她們因為某位明星侃侃而談,結果雙方都不滿意對方所說的話,她們就在微信上爭吵了起來。

什麼七大姑八大姨,雙方都各顯神通,一口一句國粹。

似乎像似嚼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如今,吵架罵人,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我們離不開它,也不能拋棄它,連幾歲的小孩子都可以來上幾句,這樣的辱罵文化甚至傳到了國外,連外國人也跟著牙牙學語。但它的作用往往不只是罵人那麼簡單,它可以是出於好意,出於愛心、善意,不要從否定他人的立場來罵,最好是從積極面來說,如:你要有良心,要學聖賢,要講究做人的道理等等。。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不罵人的人,罵人就是有道德觀念的意思,因為在罵人的時候,至少在罵人者自己總覺得那人有該罵的地方。何者該罵,何者不該罵,這個抉擇的標準,是極道德的。所以根本不罵人,大可不必。罵人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法,尤其是那一種怨怒的情緒想罵人的時候不罵,時常在身體上弄出毛病,所以想罵人時,罵罵何妨。

而這樣的文化,是從古人口中直至現代慢慢簡化演變而得來的,自古文人相輕,古代文人和他們的擁躉也會互相撕逼嗎?是不是罵人不吐髒字?

密碼告訴你,他們罵人也會互相battle,甚至還會寫上詩詞,不吐為快。而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有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莊子:夏蟲不可語冰,篤於時也

莊子是戰國期間的政治家,思想家,根是道家的代表人之一,他最擅長的就是把晦澀難懂的人生哲理,用最簡單的言語描繪出來,而“夏蟲不可語冰,篤於時也”這句話,出自於他的自傳《莊子·外篇·秋水》翻譯過來就是:不能和夏天的蟲子說夏天的雪,因為它感受不到季節的變化,甚至無法去體會冬天的寒冷。這句話看似是一句哲理的言語,而其實他就是一句罵人的話!等同於“對牛彈琴、井底之蛙”。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言外之意就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你又會怎麼知道呢?即是告訴你,你也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更理解不了你所表達的意境,因為你天生格局小,也成不了大事也,無需在於爾其說教。

杜甫:爾曹身形俱泯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意謂“輕薄為文”的時人之評,在歷史的長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滅,而初唐四傑卻如江河不廢,萬古流芳。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翻譯過來就是:你們這些人如今人死燈滅籍籍無名,卻阻止不了人家都文章像江河一樣萬古流芳!跳樑小醜終將自取其辱,歷史永遠是最好的證明。

詩聖出手果然非同凡響,雖罵得不髒但積恨所發,酣暢淋漓,古今難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出自於《論語·憲問》,這是孔子罵人所說的一句話,要知道以孔子的身份即地位能說出這種話,說明當時孔子已經憤然作色,這應該是孔子說過最難聽的話吧。

這句話的由來源於孔子在去參加一位婦人的葬禮,其中看到一個人,他面如死灰,沒有一點悲傷的表情,要站沒站相,坐沒坐像,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孔子怒道:“幼而不孫第,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就是說,你年紀輕輕就這樣不孝,等你長大了!老了!也不會有什麼建樹可言!老而不死就是世間的不幸!

李世民:田舍汗

這三個字是出自於《隋唐嘉話》捲上:“太宗 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

據傳唐太宗時期,李世民常常被魏徵管得透不過氣,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他起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帳下的謀臣。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殺死。奪權成功後,李世民召見魏徵,責問他為什麼以前離間他們兄弟的關係?於是忍無可忍朝他罵道:田舍汗!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鄉巴佬,指的是沒見過什麼世面的人。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田舍汗

此外,在明清時期,通常用匹夫或者村夫來諷刺他人粗鄙無知,這些罵人的話在小說和雜劇中也經常出現。

張飛:三姓家奴

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據史記記載,呂布因父親早逝西去,便認刺史丁原為義父,但後面叛變,歸降於董卓,便殺其丁原,隨之又拜董卓為義父也,再之後為了西施貂蟬,又不惜於董卓反目成仇,取董卓性命。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這樣看來,呂布只有一個生父,兩個義父,一共三個姓,俗稱“三姓”。而古代卻講究的是“善”、“孝”、“忠“,像呂布這樣的行為簡直不知廉恥,在張飛的眼淚他就猶如一條狗一樣,揮揮手就過去了,於是便罵道“三姓家奴”。

後記

其實古人罵人無論在史書上都很少有記載,而且再加上文人的修飾,文人的表達形式,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都是很文雅的,比如古人罵人,最狠的莫過於“汝母婢也”,意思是說“你媽是小老婆”。

而古代罵人最有名的詞大概是“豎子”了,這詞原義是:“兒童、童僕”,引申為“愚弱無能的人”,而“豎”字又多有矮的意思,罵人“豎子”也顯示了古人鄙視身材矮小者的心態。

鴻門宴上,范增絞盡腦汁勸死要面子的項羽宰了劉邦,可是怎麼也得不到採納。氣憤之餘,範先生罵出這麼一句:“豎子不足與謀!”對著身材高大的項羽罵豎子,范增所知的髒話還真是有限!

雖然從古至今,罵人其實都是不被提倡的現象,但就算聖人也有憋不住的時候,孔子不僅講德,講禮,還講修身養性,可他還是說了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小人”一詞用作自謙的例子太多了,以至於這句話聽上去不像罵人的,只不過是罵得有涵養些罷了,不信你跑回那個時代對女子這麼說,她不生氣才怪。

把女人與小人合在一起並講,說明小人和女人都不好教養,事實上,許多人都被表面的字裡行間所迷惑,認為小人與女人都是喂不到家的白眼狼。

其實這句話的本意是在勸告別人,小人與女人都是容易迷失自我的存在,女子的溫柔與嫵媚很容易讓男人們動心而失去自我,而小人會忽悠人,他不僅狡猾,甚至沒有誠信,可這句話的用意也是小人容易迷途從中忘記自己是誰,這也至於這句話被後世簡單粗暴的曲解了。

孔子不僅會罵別人,也會罵自己的愛徒,一視同仁。一天,夫子看見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覺沒有學習,於是大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褻也”。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孔子把這句形容成,一塊腐朽的木頭,他不但木質疏鬆,甚至根本無法進行雕刻製作,而且一碰就碎了,根本發揮不了價值,唯一的用處就只能拿來燒柴。孔子指明一個人不求上進,頗有爛泥扶不上牆的道理,這句話也與糞土之牆不可褻也正好相呼應,不得不佩服孔子“斥罵”的

獨到之處。

罵人的詞兒頻頻出現的文學作品恐怕只有《水滸傳》和《紅樓夢》,但這也不是能和今天的詞彙量相比的,正史記載更不用提了,少之又少。

古今相同的一點就是罵人大多不是無緣無故的,很多時候人都是被逼急了或者因為有需要而故意去罵。《世說新語》中有一段說“張興年八歲,虧齒,先達知其不常,故戲之曰‘君口中何為開狗竇?’張應聲答曰‘正使君輩從此中出入!’”。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同時我們能發現,古人已經習慣於用動物來罵人了。從一方面來講,罵人用語愈加生活化,不似更早的人們,罵人的字詞上天入地寫得沒有氣勢,但卻賦予許多人生哲理。

而罵人也是一種表明憎惡的方式。古人信奉倫理綱常,那些違背倫理綱常的人往往被罵得很慘。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水滸傳》中常罵得“這廝”“鳥”之類,則形象地描繪出了人物的個性特點,讓一群綠林大漢變得可愛起來。

古代罵人不帶髒字的金句,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

可見,古人罵人不但是一門學問,如能像文人一般,罵人不爆粗口,讓被罵者無話可說,讓他

憬悟

,而罵人並非那麼簡單,它可以是出於好意,出於愛心、善意,不要從否定他人的立場來罵,最好是從積極面來說,如:你要有良心,要學聖賢,要講究做人的道理。

古代文人罵人的智慧該如何去學習,就只能靠讀者自己領悟了。

謝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次再會!

TAG: 罵人孔子這句小人老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