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點選並關注上面藍字“管理學習自留地”,從此你的職業人生與眾不同!

企業規模在億級以上的CEO、CIO、CTO、資訊化專家、業務專家、流程專家、技術總監、產品總監、研發總監等都在關注的精品微訊號!

南方遍地生長竹子,從故鄉坐火車到廣東,過了湖北之後,在飛馳的列車上,你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竹林,時間久了,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北方長竹子的地方比較少,記憶中,宛城幾乎沒有大片的竹林,可能桐柏,西峽的山裡有,子布沒有見過。

不知道是英莊寨的位置優勢,還是將相地氣,兩個地方長了竹子,俗稱大,小竹竿園。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小竹竿園在西菜園的地頭,面積較小,可能就幾分地,長的竹子也不高大,都是細竹,與人的指頭差不多粗,比成人稍微高一些。葉片纖細,黃綠相間,下部略微發黃,上部枝頭青綠。

西菜園的面積也不大,究竟種了什麼蔬菜,子布已不記得,唯一印象的是,有幾壟芋頭,個頭大的與老農的拳頭差不多,小的和雞蛋一樣,一窩好幾個。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有一小塊竹林,沒人能夠講的清楚。

農人幹活勞累,可以在竹林邊休憩,喝水,談天說地。竹林旁邊有條小河溝,水草豐茂,清澈見底,還有魚蝦。溝的盡頭,往西幾百米,先是大片沙土地,然後你就能看到果園,有蘋果,犁,桃等,可能還有花生,西瓜,甜瓜等。

透過果園小路,就到了白河,宛城的母親河上游,鶴鳴鳥飛,柔軟細沙,卵石遍地,對岸獨山聳立,鬱郁森森。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小竹竿園往東,臨近英莊寨西南門方向,有一條土路,向南通往沙崗,向北通往小南莊,沙鍋窯。臨路一睹高高紅牆,牆內就是大竹竿園。

有關它的歷史,據說舊社會是李姓家族產業,後來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形成竹林。新中國成立後,收歸國有,變成了宛城園林場的一部分。在英莊寨附近,園林場擁有苗圃基地,竹林,果園等,培育多種樹苗花草。從子布記事起,就經常聽見人們說園林場,很多寨上的成年勞動力在哪裡幹活,掙工分。

對於子布這個小土豆來說,被高高圍牆圈起來的大竹竿園很神秘,一直沒有機會進入看看。直到有一天,子布在供銷社玩,父親的同事X叔,問子布去不去竹竿園,他很高興,欣然同意。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從供銷社出發,往西南,彎彎曲曲,繞來繞去,穿過很多間土坯草房子,走大約幾百米的路程,來到一座低矮的磚牆邊,牆體破舊,可能經歷風吹雨打,陽光曝曬,有些已經粉碎,附近還有若干碎磚頭,牆內就是大片的竹林,一眼望不到邊。

子布奇怪,為什麼靠近寨子大路邊的牆那麼高,而這個地方的牆這麼矮,還是斷裂的,一些破洞,可能是村人出入方便為之。躍牆,踩在厚厚的鬆軟枯竹葉上,發出吱吱響聲。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竹林長勢茂盛整齊,修葺端莊,粗的如碗口,往上看不到竹梢頭,葉子很密,能夠遮日,宛如篩子,投下斑駁光影,陰森涼爽。地上長有很多含苞待放的竹筍,有些已經出頭,正躍躍欲試,開啟生命之力。風吹竹林,發出沙沙響聲,竹影隨風擺動,猶如張牙舞爪的猛獸,如果是一個人,還挺瘮人的。

竹林有林蔭小徑,蜿蜒曲折,他倆走了許久,來到一排竹屋前面,門口有井水,還有兩條瘦柴狗,一黑一白,有點像哼哈二將,黑的不純,有些雜毛,禿尾巴,白的頭頂有一黑斑點,蜷縮著身體。

在一竹棚下面,有一清瘦老人在熟練的編竹筐,估計是看守竹園的,X叔應該認識。他們簡短交流一下,意思大概是,家裡需用老竹竿,砍兩根,究竟砍那些,需要指點一下。老人告訴他,西北角的都是長了好幾年的成熟竹子,適合做家用,並遞給X叔一把砍刀。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X叔和子布拎著砍刀,來到那邊林子,這片竹明顯與其它不同,竹節顏色深厚,有些發黃,看來真是老竹。

待他們準備要砍的時候,突然發現在遠遠的竹林深處,有一男的,實話說,平時竹園裡是沒有人,突然有一個人在哪裡,好像在坐著,哦,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相互偎依,應該還有一個女的,因為頭上有個紅色的髮卡,很惹眼。

真有意思,在茂密竹林深處,兩個人在這裡幹什麼?對於子布這個少年來說,很迷惑,他還問X叔,他們在幹什麼呢?X叔一臉怪笑:“小孩子家,別問那麼多?好好看就可以了”,子布還迷糊著,不知道該說什麼?X叔觀察了很久,也沒有看出什麼問題,就告訴子布,兩個人也沒有幹別的,好像在哪裡說悄悄話。

時間久了,X叔不耐煩的說,砍竹子吧。X叔找了兩根筆直挺拔的竹子,然後使勁砍起來,聲音可能比較大,那對男女聽到砍竹子的聲音,然後就站起來,拍拍屁股走了。

X叔砍了兩棵大的竹子,修理枝丫,用粗繩繫著竹子大頭,拉著就走了,我在後面跟著。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上學識字之後,讀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詞,才對竹子有了一些粗淺認識,它不僅僅可以用來蓋房,搭建亭臺樓閣,還可以編織竹籃、竹筐、竹簍、竹蓆、竹籠等器物,也可以製作樂器竹笛、笙、蕭、竹板等等。竹簡,作為古代文字的載體,記載了中華文明的淵源。竹作為古代文人雅士最愛的四君子之一,一般居住環境,房前屋後,都會種植竹子,代表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神和風骨。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從古至今,歷史上著名文人都對竹的精神讚歎有加,從《詩經·小雅·斯干》開始,“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山水溪谷間竹林搖曳多姿,松林茂盛,緘默靜謐。《衛風·竹竿》寫到“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妙齡少婦異鄉回憶兒時與小夥伴們在淇水河畔使用細長竹竿釣魚的歡樂情景。

偉大詩人屈原,志行高潔,品行良淑,竹的標準象徵。

唐代詩書畫樂四絕的王摩詰寫的《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短短二十字,透過竹林的幽靜深邃,虛實結合,描寫了隱者的閒淡舒適生活情趣和超凡脫俗的境界。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經常在竹林中縱酒狂歌,仰天長嘯,研究玄學,以此表示一種節操與政治態度。不過據後人陳寅恪先生考證,此竹林非彼竹林,真假有待於學術專業人士考證,無論竹林是否存在,但七位有才之人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同的名聲,算是一段掌故。

蘇學士在《於潛僧綠筠軒》寫到“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淺顯直白,直抒胸臆。近代畫竹大家鄭燮,所做《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一代風骨,不向世俗低頭,寧折不屈,桀驁不馴,成為後世文人的楷模。

北宋畫家文同,為了畫竹,與竹相鄰而居,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雪雨,都在觀察不同狀態下的竹形,終於達到畫竹入神的境界,無論何種階段和姿態,信手拈來,無不栩栩如生,為人歎服,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竹林魅力,令無數導演傾心,在武俠電影中,如果沒有竹林打鬥的場景,就不能算是一部經典的好電影。1975年胡金銓先生的《俠女》,開創了竹林打鬥場景的先河,在沒有任何電腦特技的前提下,美輪美奐,精彩絕倫。竹林遮天蔽日,寧靜,碎屑光影,人景融為一體,猶如傳統的水墨畫,令人窒息。

而後大師李安在《臥虎藏龍》,國師張藝謀在《十面埋伏》,分別致敬這個片段,並且都有創新。前者竹林似碧綠海洋,李慕白飄逸瀟灑,騰挪跌宕中彰顯書生儒雅之氣,揮劍中蘊含中國的傳統俠義之道;玉嬌龍青春年少,貌美如花,身輕如燕,行走在竹稍之端如履平地,雙眸中透出一絲邪氣和狠毒。

後者竹箭,竹釘,竹筏已經成為致命的武器,甚至竹葉也能傷人,竹物能夠排兵佈陣,已經遠遠超出了竹子本身用途和含義。除了打鬥,竹林還會有修行高僧與青蛇,導演徐克在《青蛇》的場景中,利用蒙太奇的手法,營造一種夢幻的修行境界,令人歎服。

後莊印記-竹林遐想

竹筍可以吃,指頭般的泡嫩筍,在**可以賣到6元一個,貴的離譜。成年竹子可以做多種竹物或飾品。在中醫中,可從竹子中提煉鮮竹瀝,性寒味甘,有清熱化痰、鎮驚開竅的作用。

前幾年,過年回老家上墳,發現小竹竿園已經不復存在,略有焚琴煮鶴之感。住在都市裡的子布,異鄉討生,漂泊多年,偶爾也能遇到茂密竹林,不過總是感覺,與故鄉相比,好像缺少一點什麼?遙想當年,英莊竹林,遮天蔽日,曲徑通幽,蟬躁逾靜,令人神往,即將消失的田野鄉村,不知現在還有什麼?

--本文已結束--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際網路,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讀書札記

工作隨想

企業規模在億級以上的CEO、CIO、CTO、資訊化專家、業務專家、流程專家、技術總監、產品總監、研發總監等都在關注的精品微訊號!

TAG: 竹林竹子子布竹竿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