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微信公眾號推送規則變更

請將“

探照燈好書

”設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期好書推送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Book Review

探照燈好書評委 | 史航

(書評人,編劇)

押沙龍的《讀水滸:人性的十三種刻度》,我偏愛,只因那份通達明澈以及通達明澈也都無法緩解的痛楚——橋歸橋,路歸路,水滸終歸是嘆息。

作者去除了許多濾鏡,也戳中一些英雄的痛腳甚至馬腳,比如林教頭為何寫休書,比如魯智深與林教頭最終關係如何,這些發在朋友圈裡作為談資都是上品,但,認真讀完全書,你會發現這書就是完整的一聲長嘆,就像蓼兒窪裡吳學究可能發出的長嘆。

文 / 押沙龍

讀過《水滸傳》的人,大多對林沖的印象比較好。有的說他是英雄,有的說他是暖男,以前網上甚至還有種說法,“嫁人當嫁林教頭,交友當交林教頭。”

林沖確實比較正派。他武功這麼高,卻不恃強凌弱,平時談吐斯文,做事低調,有點像現在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放到梁山那個大環境裡看,林沖肯定算是個好人。但是,你要是說嫁人該嫁給這樣的人,交朋友該交這樣的人,我不信。你要說他是暖男,我更不相信。

林沖一點都不暖。金聖嘆評點《水滸傳》的時候,說他是個“毒人”,做事太狠。這說的有點過了。林沖並不毒。他只是比較冷漠,對什麼事情都不會特別執著。他就像是一個所謂 “50%”的人,感情是50%,道德是50%,做事也是50%。

他有點小道德,但是也不怎麼堅持;有點小追求,但也不怎麼當真。

他能愛一個人,但愛得並不徹底;他也能對朋友好,但好的也很有限度。

他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輕輕鬆鬆地過安穩日子。只要日子安穩,其他事情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林沖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武功高。如果撇開這一點,他非常像我們這些普通人。

用現在的話來說,林沖屬於典型的中產階層。他的父親是提轄,岳父是教頭,自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個頭銜聽上去很拉風,好像八十萬禁軍都是他徒弟,其實就是個普通武官,地位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林沖在單位裡混的還可以,這主要是因為他專業水平好。陸虞侯跟他喝酒的時候,就說:“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可見領導把林沖當成技術骨幹,挺器重他。後來高太尉設計陷害他,派人請他到府裡比刀,林沖也沒有懷疑,當成一件很正常的事兒,這說明他跟領導平時就有來往,關係還不錯。

林沖工作也很清閒。從書裡看林沖似乎不用坐班,不用打卡。“心裡悶”,就能隨便窩在家裡不出門。想喝酒了,巳時(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就能和陸虞侯出去喝酒,工作量明顯不飽和。

工作不忙,收入卻不錯。書上就說他受高太尉的“大請大受”。什麼叫“大請大受”呢?就是指工資高,待遇高。這話說得不錯,高太尉在經濟上肯定沒虧待他。林沖買把刀就花了一千貫,待遇不高怎麼買得起?

體制內,領導器重,工作清閒,待遇又高。林沖就跟現在的中產階層一樣,覺得天下太平,歲月靜好,也沒太大的雄心壯志,只想這麼一天天過下去。

誰知道出事了。

中產階層就是這樣。不出事的時候,整個世界看上去都很友善。可一旦出事,生活瞬間就會天塌地陷,友善的世界頓成幻象。他們會發現自己就像草芥一樣,面對災難毫無抵抗能力。

林沖出事,是因為高衙內看上了他媳婦。對一個男人來說,這當然是奇恥大辱。可林沖的態度呢,始終是息事寧人。高衙內第一次調戲林沖媳婦的時候,林沖扳過他來,伸拳就要打,可一看是高衙內, “先自手軟了”,站在那裡,也不說話,只是“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用凌厲的目光對他進行道德譴責。

這是第一次。第二次高衙內更過分,他把林沖媳婦騙進陸虞侯家,霸王硬上弓,意圖非禮。林沖急匆匆趕到現場,第一反應也不是踹門,而是“立在胡梯上叫”。這一叫,高衙內當然就跳窗逃跑了。

當然,林沖也不想表現得太窩囊,也想做出勇敢的姿態。所以他把氣出在陸虞侯身上,先是把他家打得稀爛,然後拿著一把“解腕尖刀”去找陸虞侯。陸虞侯躲進了太尉府,林沖又拿著刀,在太尉府門口堵了三天。

但這就是個姿態。他真想殺陸虞侯麼?當然不想。真想殺陸虞侯的話,就該不動聲色地等著,找準機會,上去一刀攮死。武松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時候,就是這麼幹的。武松那是真想殺人。而林沖提把刀滿世界轉悠,其實就是告訴大家,也告訴自己:我很生氣!我要殺人了!陸虞侯你給我躲遠點!

他要是真碰見陸虞侯怎麼辦?估計也不會上去把他一刀捅了,多半還是戟指大罵:“你這潑賊!我和你如兄若弟,你也來騙我!今番看你這廝卻哪裡走?”然後,等著別人拉架,或者等陸虞侯逃走。

林沖這麼做,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我們碰到這種情況,很可能也會做出同樣的反應。如果毫無表示,先不說別人怎麼想,自己心裡這坎兒肯定就過不去。但真要殺人,以後的日子怎麼辦?想想實在又不敢。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作勢要打要殺,但又尋人不著。

所以,三天尋不著陸虞侯,林沖就算是有了個臺階下。“每日與智深上街吃酒,把這件事都放慢了”看著好像是有點窩囊,可是中產階層的小人物多半也只能這麼做。總不能真去殺人吧?

其實林沖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離開。

在《水滸傳》的開頭,出現過一個叫王進的人物,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他發現高太尉想找他的麻煩,馬上就做了決斷。當天晚上,王進就“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帶著老孃,離開了這塊是非之地。

從事後看,王進的選擇非常明智。如果林沖也這麼幹,他就不會被逼著上梁山,媳婦也不會自殺。天下之大,哪裡不活人呢?但問題是林沖捨不得。他太留戀歲月靜好的中產階級生活了,不願意顛沛流離,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所以,他選擇留了下來,假裝一切事情都沒發生。

他告訴自己:事情過去了,風平浪靜了。說著說著,自己可能也就信了。

這並不能說明林沖傻。如果換上我們,很可能也會這麼選擇。王進那種決斷力,大部分人是沒有的。他們多半會像林沖那樣,選擇不作為,然後盼著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而且公平地說,林沖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沒道理。林沖好歹是個禁軍教頭,高衙內勾引他老婆,已經很過分了。勾引不成功就算了唄,還要去害人家丈夫,這就太不像話了。換上一般人,恐怕也會像林沖那樣想:不至於吧?

高太尉在害林沖之前,也確實有過片刻的猶豫:“如此因為他渾家,怎地害他?!”心裡也覺得過意不去。但是高太尉很快就說服了自己:“總不能因為愛惜林沖,就送了我孩子的性命吧?”是非道理,高俅都懂,但問題是他不太在乎。說到底,林沖在他眼裡就是個草芥。一株草,好端端地長在那裡,沒招誰沒惹誰,我上去一腳踩死它,當然有點可惜。但歸根結底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誰讓你是一株草呢?忍著點兒吧。

於是,林沖被騙入白虎節堂,脊仗二十,刺配滄州。中產階級的歲月靜好一下子被打得粉碎。

出發前,林沖給了妻子一份休書,意思是你不要等我了,找個人嫁了算了。對林沖這個舉動,存在著不同的解釋。有的說:看,林沖是暖男,怕自己耽誤媳婦一輩子。這是為媳婦打算。有的說:看,林沖是個膽小鬼。他怕不離婚,高衙內還會找他麻煩。這是為自己打算。

其實站在林沖的角度考慮,這兩個因素可能都有。對自己來說,一旦離婚,就不再是高衙內的打擊目標,這是保身之舉。對妻子來說,離婚後“有好頭腦,自行招嫁”,也不耽誤青春。那麼“好頭腦”是誰呢?金聖嘆有批語說:“好頭腦”就是高衙內。林沖的意思,就是讓妻子嫁給高衙內算了,但怕傷了對方的心,所以只能含糊的說。

金聖嘆說的有道理。高衙內能害林沖,當然也能害林夫人的新丈夫。林夫人嫁給誰都不安全,除非嫁給高衙內。但是嫁給高衙內,當個闊太太,也不見得就不幸福。嫁就嫁了吧。愛情不要就不要了吧。

林沖的安排就是這個樣子。他向現實徹底低了頭。

但是林太太不同意林沖的安排,堅決要等丈夫回來。這樣一來,林沖還是要接著倒黴。高太尉他們收買了董超、薛霸兩個解差,要在野豬林整死林沖。

林沖表現得很乖,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兩個差人怎麼欺負他都不頂嘴。人家要捆他,他就老老實實讓人家捆。最後董超、薛霸拿起棍子來要打死他,他也是淚如雨下地哀求人家:“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在《水滸傳》的後半段,盧俊義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況。要害他的人也是董超、薛霸這倆貨。但盧俊義跟林沖不一樣,他知道,到這時候說什麼都沒用,只是 “低頭受死”,沒有像林沖這樣卑微地求饒。

但求饒有什麼用?最後還是魯智深神兵天降,救了林沖一命。這個時候,林沖又面臨一個抉擇:下一步怎麼辦?按理說,經過野豬林之後,林沖應該明白一件事:對方就是要趕盡殺絕,自己是沒有活路的。高太尉能安排人在路上殺他,當然也就能安排人在滄州殺他。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他最理性的選擇就是跟魯智深走。

但是林沖捨不得。歲月靜好的中產生活雖然沒有了,可他還是想當良民,過安穩日子。所以,能騙自己就騙自己。林沖假裝想不明白這個道理,老老實實地去了滄州當犯人。

而且在去滄州的路上,他還說了一句特別奇怪的話。

董超、薛霸想套出魯智深的身份,問他:“不敢拜問師父,在那個寺裡住持?”魯智深很雞賊,說:“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甚麼?莫不去教高俅做甚麼奈何灑家?”他沒上當。

可是等魯智深走了,林沖聊天的時候替他說出來了:“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了”。一下子就把魯智深給定位了。

林沖為什麼說這話?有人說這是向高太尉示好,我覺得過於誅心了,而且也不合情理。這有什麼好可示呢?多半還是一時口滑,腦子沒多想就說出來了。但就算是口滑,也說明了一件事:林沖對魯智深的安全並沒有特別掛在心上。林沖是個心思很重的人,做事謹慎。這事要是放到他自己身上,林沖絕不會口滑的。

魯智深對林沖一百個好,林沖對魯智深呢,最多也就五十個好,所以我說他是“50%”的人。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倒黴的是魯智深,林沖會跑到野豬林裡殺解差救他呢?不可能的。他多半也就是提著食盒,拿點銀兩,給魯智深送行,“灑淚而別”。交朋友交林沖這樣的,其實挺沒意思的。

所以《水滸傳》寫到後面,魯智深和林沖的關係就變得生分了。以前魯智深口口聲聲喊他 “兄弟”,後來兩人再次碰面,魯智深怎麼稱呼林沖呢?“林教頭”!在梁山上,魯智深和武松形影不離,和林沖卻很少互動。魯智深臨終之際,守在他身邊的也是武松,而不是林沖。《水滸傳》開頭濃墨重彩渲染的一段友誼,最後居然這樣不了了之。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要推究起原因來,也許跟林沖那次“口滑”有關。魯智深看似莽撞,但並不是傻子,很可能猜到了是怎麼回事。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倆並非一類人。魯智深是個熱情似火之人,而林沖就像一杯溫吞水。兩個人能處在一起,無非是因緣際會的巧合,時間一長也就漸行漸遠了。

林沖到了滄州以後,繼續奉行鴕鳥政策,假裝太平無事,盼著高太尉工作一忙,把自己給忘了。可是,人家並沒忘了他。很快,酒保李小二就跑來向他報告,說陸虞侯到這裡來過,和滄州的管營、差撥交頭接耳,一會兒說“高太尉”,一會兒說“好歹結果了他!”

面對這麼清晰的報警,林沖又是什麼反應呢?還是當年那一套。林沖大怒,拿著“解腕尖刀”尋陸虞侯,尋了三五日沒尋著,就拉倒了,“也自心下慢了”。

這聽上去好像太愚蠢了。但實際上,這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哪怕李逵攤上這樣的事情,也能猜到大事不妙,何況林沖呢。說到底,林沖在內心深處,就是不願意直面這件事。一旦直面,就沒有退路了。所以,林沖還是給自己找臺階下:“我找陸虞侯了呀!我找了三五天都沒找到。也許搞錯了吧!”林沖對“安穩日子”實在太眷戀了,只要還有一絲一毫騙自己的餘地,他就會騙下去。

但是騙自己也沒用,該來的還是要來。

最後林沖被逼上了絕路。這是《水滸傳》中極為經典的一個段落。紛飛的大雪之下,草料場在熊熊燃燒。山神廟內,是手持花槍的林沖;山神廟外,是三個要謀害他的人。這個時候,猙獰的現實暴露無遺,再沒有一點僥倖的餘地了。林沖退無可退,避無可避,只能挺槍而出,迎接自己的命運。他第一次施展武功,殺了陸虞侯他們三個人。

林沖的表現非常兇狠,殺了還不算,還要把陸虞侯的心剜出來。剜出心來還不算,還要把三個仇人的頭割下來,頭髮結在一起,挽在手裡。原來那個溫文爾雅的林教頭消失了,如今站在大雪之中的是狂暴的復仇者。

“風雪山神廟”這段情節很像武松的“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武松也是被逼到了絕路上,開始一路狂殺。

在此之前,武松也殺過人,可沒有濫殺。他殺的都是傷害過自己的人。“大鬧飛雲浦”之後,他站在橋頭,躊躇了片刻,然後就像恐怖分子一樣,開始無差別地殺人。在鴛鴦樓,他殺了十五個人,其中有十二個人是無辜的。在蜈蚣嶺,武松更過分。人家道童沒招他沒惹他,他為了“試刀”,衝過去就把道童腦袋砍下來了。

從飛雲浦之前,武松絕對幹不出這樣的事來。在橋頭上的瞬間“躊躇”,就是武松的黑化時刻。

武松在江湖底層混跡得太久,見慣了黑暗的事情,心腸本就比林沖要硬,所以一旦爆發就格外的殘酷。相比之下,林沖畢竟是中產階層的底子,性格要溫和得多。他的“山神廟時刻”就是武松的“飛雲浦時刻”。壓抑太久的憤懣瞬間爆發,殺人,剜心,割人頭。但是他沒有像武松那樣濫殺無辜,多少還是守住了一點道德底線。

剛開始逃亡的時候,他脾氣確實變壞了,行為很粗野。他跑到人家草屋裡烤火,烤著烤著就非要喝人家的酒。人家不給,林沖拿起花槍,把點著的柴火往人臉上一挑,老莊客的鬍子都燒著了。其他人跳起來阻止,林沖輪起槍桿一通打,把他們都打跑了。林沖說:“都走了!老爺快活吃酒!”以前林沖怎麼可能自稱“老爺”呢?這哪裡還是禁軍教頭,分明是流氓的口吻。

這說明林沖失控了。但是林沖再失控,也還有底線。他沒有像武松那樣,一槍戳死人家。他拿起花槍,還知道只能用槍桿,不能用槍尖。而且事情過去以後,他很快就清醒過來,氣兒也消了,又變回低調溫和的樣子。

哪怕在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林沖也沒有徹底淪陷。這是他比武松正派厚道的地方。

但是林沖對自己的道德底線守得也很勉強。他後來走投無路,只能去梁山泊入夥。首領王倫不太想要他,非要讓他交納“投名狀”,就是下山殺個人。魯智深要是碰到這種要求,可能當時就破口大罵了。但是林沖連猶豫都沒猶豫,一口答應下來:“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然後,提著朴刀就下山了,一門心思要殺個過路人。

林沖有道德底線。但這就像他的愛情或者友情一樣,說有肯定有,但不會太濃烈、太執著。有這個東西當然好,但如果妨礙他過安穩日子,那就算了。

林沖不光對道德不執著,對仇恨也不執著。

林沖最大的仇人就是高太尉。他害的自己家破人亡,媳婦都上吊了。這種仇恨應該是刻骨銘心的。可是後來高太尉被捉上梁山過,林沖見了他,是什麼反應呢?“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就像他當年對待高衙內一樣,用憤怒的目光對敵人進行嚴厲批判。然後呢,“欲要發作”,但是沒有發作。表情猙獰了一下,就沒了下文。

《水滸傳》拍成電視劇的時候,不是這麼演的。導演覺得仇人相見,肯定分外眼紅,一定會有個大沖突。為了把故事編下去,他特意安排了一下劇情。宋江把林沖隔離開,不讓他見高太尉。事後高太尉下山,林沖撲了個空,氣的要吐血。

導演這就是想多了,林沖根本不是那樣的人。原著的描寫是對的。他見了高太尉,只會“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這是在表示:我很生氣!這就像他拿了“解腕尖刀”去太尉府門口尋陸虞侯一樣,是個姿態,做給別人看,也做給自己看,如此而已。拉攏高太尉以求招安,這是宋江定下來的方針路線,是梁山的政治綱領。林沖如果跑上去喊打喊殺,怎麼跟宋江交代?梁山是他唯一的棲身之所,除此再無退路,按照林沖的性格,他不會去冒這個險。所以他只能“怒目而視”,用目光表示一下自己的立場。

他當然恨高太尉。但是這種仇恨,就像林沖這個人一樣,也就是50%的濃度。他愛也不會愛得太熱烈,恨也不會恨得太決絕。心頭再千迴百轉,最後也不過是暗夜裡的一聲長嘆:唉,算了吧!

林沖後來寫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這首詩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林沖根本就沒搞明白自己是個什麼人。

他仗義麼?可能有點兒。樸實麼?好像也有點兒。忠誠麼?說不定也有點兒。但也就是有點兒而已。至於“英雄”、“威震”,那是一點影子都沒有的。林沖並不想當英雄,也不想威震什麼地方。他就像找個安穩地方,過個安穩日子,吃喝不愁,受人尊重,有份工作幹,有份薪水拿。

很中產階級的一份夢想。

我這麼說,並不是想指責林沖,說他慫,說他窩囊。

事實上,林沖就是無數普通人的影子。他們有道德,心眼不壞,對人厚道,也有愛別人的能力。但是面對壓力的時候,他們可以一步步後退。只要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他們會把自己珍貴的東西一點點都捨棄掉。這個世界只要不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就會假裝歲月靜好。

至於刀會不會架到他脖子上,那就是碰運氣的事情了。

王進不是這樣。世界剛剛向他露出一點刀的寒光時,他就斷然選擇了逃亡。而林沖則是默默地等著,假裝一切正常,能拖就拖,能騙自己就騙自己,眼睜睜看著對面的刀慢慢出了鞘,慢慢伸了過來,慢慢架到了脖子上。

直到這個時候,他的第一反應還是哀求: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刀的回答是:說什麼閒話?

(本文節選自押沙龍 所著《讀水滸:人性的十三種刻度》一書,由果麥文化·三秦出版社授權釋出。)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人文社科 | 中文原創 | 文學評論

《讀水滸:人性的十三種刻度》

押沙龍 著

果麥文化·三秦出版社

2022年1月

這是一本解讀《水滸傳》人物的書。書中寫了林沖、魯智深、宋江、吳用、晁蓋、武松、李逵、扈三娘、石秀、燕青、史進、雷橫、朱仝、楊志等十幾個人物,作者“努力去理解他們的心理,推敲他們的行為,分析他們的性格,搞清楚他們何以會如此行事”,從而讓每個人物都展現出他複雜的一面,展現出他們人性深處的善與惡。

值班編輯 |

小仙女

值班

主編 |

張 英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2022年好書評選徵集中!

評選圖書型別

圖書主要以大眾讀者為物件,為中外型別小說、中外小說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類。

1、中外型別小說

長篇型別小說+中短篇型別小說集

2、中外小說

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歷史、科普、新知、藝術、文化、非虛構寫作和特稿、人物傳記、散文、隨筆

出版社薦書標準

2022年1月至12月期間出版的圖書(1月除外,補提上年12月、11月好書)

中國內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出版社薦書標準

2021年1月至12月期間出版的圖書

中國內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編

張英

文化是國家的燈塔,閱讀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徵。

我們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閱讀的力量。

請您關注探照燈書評人好書榜,我們會為您推薦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書。

押沙龍評《水滸傳》:林沖就是個窩囊廢,面對高衙內欺負妻子,一退再退直到無路可退

TAG: 林沖虞侯魯智深高太尉高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