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一週書單”又跟大家見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是英國作家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的小說《北方以北:維京人的航海與薩迦中的北歐歷史》。8世紀走向尾聲之際,維京人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在中世紀,北歐人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個角落:北至北極斯堪的納維亞的荒原,南到中世紀政治動盪的基督教腹地,向西越過洶湧的海洋到達格陵蘭和北美洲大陸外緣,向東沿著羅斯的江河從事貿易。本書透過北歐人在中世紀文學體裁薩迦中講述的故事,探索了這片天地。

此外,本週書單從文學、歷史、社科等類別選擇了6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鑑。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本期主持|新京報書評週刊編輯部

主打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北方以北:維京人的航海與薩迦中的北歐歷史》

作者:(英)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

譯者:梁卿

版本:低音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年10月

(點選書封可購買)

說起維京人,我們總是會想起海盜、殺戮等偏於負面的詞語,想起許多關於入侵與掠奪的故事。由於“維京”一詞涵蓋甚廣,所以這些印象也給整個北歐世界投下了濃重陰影:喋血的島嶼和鹽鹼灘上浸滿血汙的拜帖、描述海上屠狼襲擾沿海地區的詩歌和佈道詞、考古學家從沼澤和墓地裡打撈和發掘出來的海盜長船,這是當年世界對北歐人的看法,也是現在仍然常見的看法。

但本書作者埃莉諾所講述的故事與以往並不相同。在她看來,我們對中世紀北歐人的瞭解多半來自局外人的觀察,並沒有真正透過他們的眼光看待事物,關於維京人的歷史複雜迷人,遠遠超出我們能夠從大眾傳媒、想象或者忘得差不多的歷史課上得到的一切。維京人足跡廣佈,對歐洲歷史產生過深遠影響,為此埃莉諾四處奔走,做了大量考據,將各種魔獸精靈棲居在世界犄角旮旯的學問挖掘而出,也從北歐的薩迦文學裡獲取了許多靈感。

因此,這並不是一本通常意義上的歷史書籍,而是包含了文學、考古、博物等方方面面的細節。就閱讀感受而言,這是一部用熱情寫就的書,充滿了野性與原始的激情。而這種激情不僅僅是從作者的文字中生髮出來,也是從薩迦的強大魅力中散發出來。在這裡,神學的地理與想象的地理合而為一,人與神合而為一,物理的邊界也為之消泯。(楊司奇)

文學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死海之濱》

作者:(日)遠藤周作

譯者:田建國

版本:可以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9年9月

“你啊,靖國神社和教堂,你會尊重哪一頭?”時隔多年,戰時日本刑警的問訊依然讓小說裡的“我”不寒而慄。當時為了避免麻煩,“我”選擇了將罪責統統推到宿管神父的頭上,這也讓“我”在無形之中感受到了猶大般的罪責。如今,戰爭已經過去,“我”抵達了耶路撒冷,重新追尋耶穌的故事,並在以色列與約旦的衝突中繼續質問——信仰的意義何在。

遠藤周作被格雷厄姆·格林譽為日本20世紀最好的小說家,而宗教信仰是他小說中一貫反思的主題。在《死海之濱》的故事中,主人公在以色列基布茲的道路上游弋,回憶過去與歷史,回憶一個名為“耗子”的同學死在納粹集中營的故事。在耶路撒冷,他意識到那些所謂的聖人遺物、宏偉神殿不過是發展旅遊業的契機,而耶穌在佈道途中留下的真正神蹟,只有愛。耶穌身上並沒有拯救麻風病人的超能力,但身材枯瘦的他永遠選擇和受難者一起受苦,愛他們,並同情他們。然而在現實中,以愛為名的信仰似乎是羞於啟齒的,在政治衝突的現實中,人們只想要利益,想要奇蹟。“他並沒有聽懂你說的話。他也很快就會恨你的”。當時門徒對耶穌的呼喊,成為了延續千年的遺憾。人們對“救世主”的索求,最終湮沒了愛與同情。(宮照華)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王考》

作者:童偉格

版本: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6月

(點選書封可購買)

童偉格曾作為頒獎嘉賓,參加新京報書評週刊的2017年度好書典禮。他身材高大,頭髮大部分斑白,說起話來低沉溫和,很謙遜,和他的文字一樣,也像極了他對待文學的態度:他一直說自己是寫作上的學徒。童偉格的文字剋制、明亮,卻也帶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哀傷,那種淡淡的、被時間無情遺忘的哀傷,而又因這種哀傷是如此具有普遍性——每個人不都如此?——而失去了殘酷的面貌,只是讓人感到,事情就是這樣,存在就是這樣。

考慮到《王考》是童偉格25歲時出版的作品,其文字的成熟和氛圍的獨特讓人驚訝。《我》中那個在臺北迴憶鄉村,回憶母親、父親和姊姊的年輕人,《叫魂》中騎著捷安特,彷彿要把整個村子裡的哀傷串聯起來的少年,還有《王考》中站在雨中等公車的祖父……他們或動或靜,在無限的時間中,毫無用處,像面對時間這龐然大物而放棄抵抗(實際上也無法抵抗)的人,就這樣存在著,讀來讓人哀傷。(張進)

歷史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符號偵探》

作者:(加)吉納維芙·馮·佩金格爾

譯者:朱寧雁

版本: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年10月

(點選書封可購買)

大約20萬年前,現代人首次出現在非洲大陸上。他們的體型與我們一樣,他們的腦容量和我們相差無幾。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變成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以同當今人類相差無幾的方式行事,並開始挖掘人類創造性思維的所有潛能?到底是什麼促使那些遠古人類開始藝術創作?我們又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加拿大古人類學家、巖畫研究專家吉納維芙·馮·佩金格爾,在其作品《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象徵符號》中試圖以符號為線索,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像解鎖DNA那樣,從這些遠古符號中解開人類的心智之謎。他自學生時代便對歐洲冰河時期的古老幾何符號產生了濃厚興趣,她花了整整兩年時間,走遍了歐洲400多處史前人類文明遺址,親臨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涉足的遠古洞穴,收集了5000多個符號,建立起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資料庫。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裡,她發現,除了少數幾個例外情況,在冰河時期整整3萬年的時間跨度裡,早期人類在整個歐洲大陸只留下了32個符號。吉納維芙猜測,這些幾何符號可能正是解開人類祖先身上一些謎團的鑰匙,而這也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因素。(何安安)

社科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小鎮美國:現代生活的另一種啟示》

作者:(美)羅伯特·伍斯諾

譯者:邵慶華

版本:新經典|文匯出版社 2019年8月

(點選書封可購買)

城鄉之間,有一片過渡之地叫“小鎮”。當然,城區、郊區也有小鎮,它們是作為城市經濟增長機器的一部分,並直接參與城市的工業化、全球化。那麼,那些遠離城市的小鎮呢?我們熟悉的小鎮通常意味著一種鄉愁,而在美國,小鎮也有點像記憶的收納盒。美國社會學家伍斯諾到小鎮做訪談,在那裡,即便人們承認是在大城市失去了工作,躲到生活成本低的地方來,也會不厭其煩地講述家族歷史、鄰里故事和個人經歷。

然而,美國在20世紀經歷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巔峰,如今逆城市化停滯,城市化或者大城市化在繼續,規模小而缺乏工業的小鎮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在萎縮,於是生活在小鎮經常被認為是放棄向前奔跑的“懶人”之舉。伍斯諾歷時五年去探索小鎮居民如何定義自己的生活環境,比如他們認為生活是真實的、自由的。曾經,小鎮被認為是公共政治生活的起源,現在會不會也能提供一種生活啟示?伍斯諾的看法是審慎的,到小鎮找回公共生活精神,但那並不必然意味著就可浪漫地移植到城市,因為人口規模始終在影響著公共生活,而這一看似簡單的因素尤其容易被忽視。(羅東)

思想

冰與火戰歌,這裡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北歐

《論行走》

作者:(法)弗雷德裡克·格魯

譯者:楊亦雨

版本: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9年8月

(點選書封可購買)

《論行走》是那種很好看的哲學散文,簡短易讀,你能從中毫不費力地採擷康德、尼采、梭羅、盧梭等行走愛好者的高見與體驗,踩著犬儒學派的步伐,或追隨本雅明對於城市漫遊者的觀察,以及作者對於矯揉造作的炫耀式散步的嘲諷。行走的緩慢、孤獨、沉重與能量會印刻在人的精神狀態,甚至寫作狀態之中。或許,所有久坐的文字工作者都需要補充有關行走的閱讀。

很難想象一個不愛行走的人會對步行的身體感覺有如此豐饒的見解。《論行走》的作者弗雷德裡克·格魯說,我們很容易從一個人的作品中看出他的寫作狀態:如果一個作者是在弓著背、長時間久坐、獨自面對著墨水瓶、埋首紙頁的情況下獲得想法,我們讀完他們作品的速度也會非常快!格魯的研究領域涵蓋了精神醫學史、刑罰哲學、西方戰爭思想等。學者顯然是資料型寫作者,但他對於那種禁錮在自己的座位上的寫作方式,卻有很多反思和批判:封閉空間裡的囚徒,他寫出的作品也只能是桌上其他作品堆砌的產物,“如果一個人從未起身真正地生活過,那麼坐下來寫作對他來說將是一件徒勞無益的事。”

沒有人能代替我們行走。行走是一種真正的閒暇活動,為艱難的時光積存能量。格魯引用梭羅說,我們把在行走時感受到的多彩情緒和充滿陽光的回憶都“轉化成資本”,供我們在寒冷的冬日取暖。(董牧孜)

微信公眾號ID :ibookreview

TAG: 小鎮行走維京2019北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