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復活清代座鐘,奏響八音樂曲再現“漁樵耕讀”

記者12月30日從頤和園獲悉,一件清代山石人物樓閣座鐘正式完成修復。文物修復師對文物汙損、脫落、開裂處進行修復,還讓座鐘重新奏響八音樂曲,展現“漁樵耕讀”傳統生活場景。

頤和園復活清代座鐘,奏響八音樂曲再現“漁樵耕讀”

頤和園文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件清代山石人物樓閣座鐘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是以中式樓閣及庭院山水為造型的景觀臺,展現了“漁樵耕讀”的傳統生活場景;下部主體為座鐘機械構造,結構複雜,機芯外用木製鍾殼罩住,兼景觀臺底座之用。“這件文物整體風格中西合璧,既有描繪西洋建築、人物、風景的歐式油畫,又有中式鏤雕、纏枝、花卉、紋木製圍板,具有較高藝術價值。”

頤和園復活清代座鐘,奏響八音樂曲再現“漁樵耕讀”

然而,由於時間太過久遠,這件文物存在多種文物病害。例如,玻璃外罩缺失,座鐘整體呈現出嚴重的積灰濛塵的情況;機芯轉盤氧化嚴重,幾乎失去金屬光澤;樓閣木背板中部開裂,鏤空銅門窗有鏽;人偶不全,四肢及手持物多有斷損;上弦齒輪斷齒,無法上弦;八音刺滾子缺釘,響鈴錯位,音錘打不到響鈴,無法奏出連貫音樂等等。

經過前期病害記錄與分析,頤和園文物部制定了詳細的修復方案,恢復上部景觀臺各裝飾部件位置,重塑座鐘觀賞性,力爭還原下部機械裝置的動態演示及鐘錶走時功能。“上部觀景臺上有樹木,之前已經散落變形了,我們重新綁系、連線和矯形,讓樹木枝葉恢復了‘生長’。”工作人員說,在修復過程中,文物修復師需要特別注意手的力度控制,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造成枝杈二次斷折和松針損碎。

頤和園復活清代座鐘,奏響八音樂曲再現“漁樵耕讀”

下部是一個響鈴八音盒,修復過程中,文物修復師將八音響鈴拆散重灌,調整響鈴位置,讓音錘落在鈴上。另外,還補配了缺失的八音刺,將銅條打磨至合適長度後,補到缺失位置。

最終,經過了185天的修復,頤和園最終恢復了座鐘景觀的效果和座鐘的動態演示功能。工作人員說,補配了玻璃罩之後,文物的展出效果非常理想。“座鐘上弦後,發條傳出動力,精細的齒輪相互咬合傳動到水法和動偶人物,與此同時,演奏八音樂曲,給人視覺和聽覺雙重感受。”

據瞭解,“漁樵耕讀”是古之四業,是傳統農耕社會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座鐘景觀配合八音一起營造出田園牧歌般的意境。

圖片由頤和園提供

TAG: 座鐘文物八音響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