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散文選讀:春天裡的秋天

引春天。枯黃的原野變綠了。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陽光溫柔地對著每個人微笑,鳥兒在歌唱飛翔。花開放著,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著,紅的星,綠的星,白的星。蔚藍的天,自由的風,夢一般美麗的愛情。

每個人都有春天。無論是你,或者是我,每個人在春天裡都可以有歡笑,有愛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裡哭泣了。

這一個春天,在迷人的南國的古城裡,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陰。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給春天的風掃盡了。

在雨後的一個晴天裡,我同兩個朋友走過泥濘的道路。走過石板的橋,走過田畔的小徑,去訪問一個南國的女性,一個我不曾會過面的瘋狂的女郎。

在—個並不很小的莊院的門前,我們站住了。一個說著我不懂的語言的小女孩給我們開了黑色的木柵門,這木柵門和我的小說裡的完全不同。這裡是本地有錢人的住家。

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我看見了我們的主人。寬大的架子床,寬大的涼蓆,薄薄的被。她坐起來,我看見了她的上半身。是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

巴金散文選讀:春天裡的秋天

我們三個坐在她對面一張長凳上。一個朋友說明了來意。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樣。我默默地看了她幾眼。我就明白我那個朋友所告訴我的一切了。留在那裡的半個多小時內,我們談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話,看見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別了她出來,我懷著一顆秋天的痛苦的心。我想起我的來意,我那想幫助她的來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個女郎,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我一生裡第一次懂得瘋狂的意義了。

我的許多年來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淚寫成的書,我的生活的目標無一不是在:幫助人,使每個人都得著春天,每顆心都得著光明,每個人的生活都得著幸福,每個人的發展都得著自由。我給人喚起了渴望,對於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了一個事業,值得獻身的事業。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給另一種勢力摧殘了。在喚醒了一個年輕的靈魂以後,只讓他或她去受更難堪的蹂躪和折磨。

於是那個女郎瘋狂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自由的婚姻、傳統觀念的束縛,家庭的專制,不知道摧殘了多少正在開花的年青的靈魂,我的二十八年的歲月裡,已經堆積了那麼多、那麼多的陰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樣的笑裡,我看見了過去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屍體。我彷彿聽見—個痛苦的聲音說:“這應該終結了。”

《春天裡的秋天》不止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它還是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呼籲。我要拿起我的筆做武器,為他們衝鋒,向著這垂死的社會發出我的堅決的呼聲“Jeaccuser”(我控訴)。

一九三二年五月

點評鑑賞

巴金的中篇《春天裡的秋天》(寫於一九三二年春天)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專制家庭摧殘下愛情的悲劇,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也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籲”。小說全篇成功而嫻熟地運用第一人稱手法,透過男主人公林敘述和描寫了他和少女鄭佩瑢的戀愛生活、愛情悲劇,筆調柔婉,簡潔細膩,抒情氣息濃郁,就象一首精妙雋永的散文詩,充滿媚人的詩情味。

具體考察這種動人的抒情氣息和媚人的詩情味的來源,存在於內容、語言形式諸多方面,而各種修辭手法精當貼切的運用,尤其是比喻的運用,則尤有不可忽視的突出意義‘ 老詩人艾青說:“比喻的作用,在於使一切無生命的東西活起來,而且斌予思想感情。”(轉引自黃漢生《修辭漫議》)巴金在《春天裡的秋天》中對於比喻的運用,正是如此,多想感情是他筆下各種結構形式的比喻的真正靈魂。

作者簡介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索橋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1982年獲“國際但丁文學獎”。散文集《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我國文學界有“魯郭茅,巴老曹”的美稱,也就是說,我國文學界的泰斗主要有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這六位。

巴金散文選讀:春天裡的秋天

TAG: 秋天春天裡女郎春天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