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和景明,忙趁東風放紙鳶

陽春時節,鶯飛草長。明媚的春光裡,風箏在空中輕舞飛揚,舞動成一個個跳動的音符……這是春天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麗風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人高鼎的著名詩句,便是家喻戶曉的“風箏圖”。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木質風箏便出現了。說起風箏,山東濰坊有著“世界風箏之都”的美譽,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就設在這裡。濰坊風箏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與京、津風箏齊名鼎立,享譽中外。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和民間生活氣息。每年四月舉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會),是世界各地風箏愛好者青睞的競技舞臺。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據記載,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見鷂鷹翱翔於天空,深受啟發,便“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這隻木質鷂鷹,便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隻風箏,也是全世界飛上天空的第一隻風箏,距今已有兩千多年。風箏之名,出現於唐朝。晚唐時期,有人在“鷂鷹”上加入了琴絃,飛上天空後,經風一吹,便發出了悅耳的樂音,“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如古箏彈奏一般,人們便稱之為“風箏”。

古代的很多書畫作品、史籍中,均有其樂融融放風箏的記載。宋代著名的長卷《清明上河圖》中,就有放風箏的細節畫面。清代畫家吳友如繪了一幅《放風箏》圖,並在畫面上題詩道:“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唐代高駢的《風箏》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將晚上風箏在高空發出的不同聲響作了精彩的描繪,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詩人元稹的“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宛如一幅風箏的風俗畫,清新又迷人。清代鄭板橋的“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彩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放風箏的盛況……

早期的風箏常被作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楚漢相爭垓下之戰中,漢將韓信借用風箏在空中偵察敵營,並在空中發出笛聲,配合“四面楚歌”,使楚軍軍心渙散。在明代,更有人將軍中風箏拴系炸彈稱之為“神火飛鴉”,以四條導火線引燃,飛入敵營炸傷敵軍。

風箏以骨為神,以線為距,也常被人用以象徵守正有度。大家熟知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其實還是一位風箏專家。他寫過《南鷂北鳶考工志》,便是為了勉勵朋友做一個有骨氣的人。曹雪芹有一個被人稱為於瘸子的朋友,於瘸子在服役期間腳受了傷,因家裡人口多,生計艱難。一年年關將至,於瘸子家裡揭不開鍋,便哭哭啼啼,四處求助。曹雪芹平生仗義疏財,家中也沒有幾個餘錢,正無計可施,猛然間想到某府上有個公子願意高價購買風箏,便用身邊現成的竹子和紙張,當即紮了好幾個風箏,送給於瘸子去賣,解了於瘸子的燃眉之急。後來,曹雪芹教會於瘸子扎風箏的技藝,希望他從此可以做一個有骨氣的、自立自強的人。

一隻小小的風箏,無論飛得多高多遠,都有一根線連在地上、握在手中。風箏的內涵也浸潤著人們的心靈——無論你飛得多高、飛得多遠,都要堅守自己的底線。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風箏瘸子濰坊放風箏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