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千古的姿勢:面對大河

一個千古的姿勢:面對大河

黎荔

一個千古的姿勢:面對大河

從人文地理的角度考察,中國是一個自成整體的大陸。具有一面臨海的大河大陸型的基本地貌,主要的文明地區地勢低平,加以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造成了特殊的近乎封閉的農耕社會。只有開始出走和冒險,才能打破農業的固定性與封閉性。但華夏文明向東進、向南進,都是茫茫太平洋無法橫渡,向北是西伯利亞的萬古冰原無法北進,向西南則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無法翻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一直被喜馬拉雅山脈﹑西伯利亞及太平洋這三大天然屏障相對隔絕。因相對而言的民眾土寡,迫使人必須精耕細作;而這種精耕細作所造成的技藝與工具的完善,又反過來促使人更注意適應土地的生命週期,注重天人合一順應自然,除非特殊情況,不會另行開闢屯墾之事。由此,千百年來,在中國大地上所建立起的自然經濟社會,基本上就是一與外部世界關係鬆散甚至隔絕的區域性小社會。中華民族中原地區的文明幾乎都可歸因於封閉狀態下的農業發展,由此造成的“重本抑末”的治世方規,還有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一整套家族宗法制度,都無不與之相密合與相適應。

在春夏秋冬圓形時間的往復迴圈中,在近乎凝滯的中國人的生命感覺中,一條滔滔奔流的大河,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去往了躬耕田隴的人們所不知道的遠方,去往了比遠方更遠的地方——莽莽蒼蒼茫的天海之盡頭。面對這樣一條動盪的大河,中國人很容易興起深沉的人生之慨嘆:

從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到杜甫《登高》裡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從蘇軾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大河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到《三國演義》開篇詞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今古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從流行一時的電視劇《上海灘》主題曲“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到當代詩人海子筆下的“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大河前橫,滔滔東流,驚濤拍岸,一去不返,堪稱一個雄渾蒼茫的意象,引發中國人的蒼涼感慨、一唱三嘆,這種情緒是古今相通、代代延續的,是一種獨有的屬於中國人的情結。相比較而言,日本人就不可能有這種情結。因為日本是個島國,古代日本人不知道陸地上有一望無際的原野,沒見過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又從地平線上落下去,也不知道大地上還有滾滾而去、波濤洶湧的長江大河。島國環境讓日本文化無法創作出大江大河那樣龐大的作品,以和歌、俳句為代表,日本文化具有簡潔和短小的特性。山川地理,對一個民族文化的塑造,真的具有宿命般的意味。

一個千古的姿勢:面對大河

對於中國人來說,面對大河,這是一個典型的人生惘然的場景。在中國的大地上,西部的山嶽和東部的平原,使地面自西往東傾斜,以致所有河流,尤其是兩條主要的大河,黃河和長江,都自西流向東。這兩條河,一條粗獷陽剛,是儒家的搖籃,另一條豐盛而女性,是道家的濫觴,它們有同樣的源頭,流往同樣的方向。這種巨大尺度上的自然規律性,使中國人覺得時間的秩序有一個來源,也指向一個目的地。面對大河,人所面對的正是時間與存在,是人存在的某種侷限性,是對人生命意義的叩問。面對大河,看日夜不斷、千古長流的河水,水流中挾帶的石頭和砂子,水面飄浮的腐爛草木,岸邊散落的破碎船板,不能不使人想起一個倍感惆悵的名詞——“歷史”。看這大河的行色匆匆,正是由涓滴微塵般的每一個人所構成。所有的波浪和整個的河水都在激盪之中奔向目標,奔向許許多多的目標,要經由一代又一代的人眺望與守望,才能抵達的遙遠目標。大江一發不可收,挾蓄積的巨大能量向前奔騰,轉千彎,轉千灘,翻騰的百千巨浪中,匯流著苦與樂的聲音,善與惡的聲音,哭與笑的聲音,數以億萬計的聲音交匯著,分不清歡笑悲憂,亦從未平復此中爭鬥……

自小我生活在一個面對大河的小城——廣西梧州,這座嶺南小城,依山而建,臨江而築,群嶺來朝,山連五嶺,眾水來匯,通江達海。河流水面積約佔梧州總面積10%。雖然只是小小分量的10%水域面積,這卻是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流域的主幹道,西江、潯江和桂江的三江交匯之地,兩廣地區的黃金水道,八桂大地80%左右的河流水量——大大小小700餘條河奔騰匯聚於此,東出粵海、奔向大洋。形象的說,處在兩廣地區中心位置的梧州,是河流水量廣西的總出口、廣東的總入口,梧州自古擁有“水上門戶”之譽。

一個千古的姿勢:面對大河

生活於此,日常風景就是面對大江大河。梧州八景中最為奇觀的是要數八景之首的鴛江春泛,即從北往南、綠帶似的桂江與從西往東、寬蕩的西江匯合後,桂江的清水與西江的濁流同時流動,一濁一清、一急一緩,涇渭分明,恰似戲水鴛鴦,相互依偎,難捨難分,俗稱“鴛鴦江”,被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盛譽為“鴛鴦秀水世無雙”。面對一條碧綠的大江,面對一條濁黃的大河,面對兩條河匯合之後的黃綠相間,在伴隨了很長一段航道之後,它們才無分彼此融為一體的景象,你很難不把每一條河流看成一個鮮活的生命。它們有特定的品性,有獨具的風貌,有自我的意志,有生命週期的起伏變化。如果再沿著這江河蜿蜒的軀體去考察,就會發現,水性跟人性一樣,每一條河在這裡狹窄,在那裡較為湍急;這裡緩慢,那裡寬廣;現在澄清、現在冷冽、現在遲緩、現在溫暖……每一條河都蘊藏人類所有的特質,有時某種特質顯出,有時則換上另一種特質。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個妙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我想,人類面對大河見證它的千迴百轉,而大河面對人類,也見證著人類社會的千迴百轉吧?大江東去,連千古風流人物也被大浪淘盡,更何況那些於天地中似螻蟻千萬的微末小民。大河莊嚴如故,靜看人世變遷,歲月卻浩蕩綿邈,洗劫一場場盛衰,不動聲色。

想起蘇東坡被貶逐到黃州的時候,會見了他的老朋友陳慥。當時與陳慥同來赴會的,還有一位姓王的老者,據說也是年輕時被逐至黃州任官而在此致仕終老的,人稱王長官、王先生而不名。東坡問王先生到黃州多久了,老者告以︰已經三十三年了。蘇東坡遂賦《滿庭芳》一闋,起句雲︰“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我初讀此句之時,曾悲慟欲淚,幾不能自已,深感這個句子之殘酷。然而,從蘇軾當年吟罷,又已經往事越千年,如今,當我們認真追問︰“今誰存者?”時候,答案卻是︰“算只長江”。浩蕩江流,千古人事,撫今追昔,千萬人之行,早已浪沙淘盡。長江這個意象曾經一次次出現在蘇東坡的詩句裡,啟迪他以曠達和超越的襟懷,關注歷史與人生,當一個人面對天地宇宙之無窮尺度,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

每條河流都有一個夢想:奔向大海。長江、黃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樣。長江劈山開路,黃河迂迴曲折,軌跡不一樣,但都有一種水的精神。當代的中國人,在近百年走出封閉的歷程中,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新的經濟形勢和生活方式出現,人們從原本狹小的生活半徑裡,突然進入江河湖海,對整個民族來說這是何等巨大的改變。如何在這種改變裡重新歸置自己與他人,大家可能都是既熱血沸騰又彷徨無依的。

青山隱隱起伏,江流千里迢迢。在這個大江奔流的時代,我們誰都沒法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時刻準備著,以細小微粒的自主運動,匯入時代的滾滾洪流之中。世界在急劇變化,以變應變是惟一方式——即使你不變,你面對的一切已經改變。大地倚在河岸,水聲輕說變幻,這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可以感嘆大江東去,但無以阻擋浩蕩潮流。

一個千古的姿勢:面對大河

TAG: 大河面對長江梧州淘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