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 明清傢俱研習社 |

研習君語

古人在傢俱設計製作中體現出的高超智慧絕非一文可以盡道,今天,就讓我們繼續來欣賞古代傢俱中的智慧之光。

炫技之作——魯班枕

對於中國古人來說,傢俱的製作離不開木頭,故而傢俱製造往往被視為一種木作。而要是問起木匠的鼻祖是誰,相信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如雷貫耳——

魯班

,“班門弄斧”的班門,指的就是魯班的門。

魯班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般(班),故而常被稱為公輸盤(亦讀bān)、魯班。他不僅有著豐富的土木製作經驗,還是傳說中許多木匠常用工具(如鑽、刨子、曲尺、墨斗等等)的發明者。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魯班》特種郵票 中國郵政2019年發行

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時期,還有一位擅長機關術的

墨子

,據《墨子》記載,能同時放出許多弩箭的連弩車、能任意轉換方向的轉射機、能投射炭火的藉車等軍事城防機械都是墨子的發明。

在先秦典籍中,我們看到了這樣兩位天才同臺競技的故事。《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篇》中提到:“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讓人驚歎,原來先秦時中國已經有了“無人機”出現。

《墨子·魯問》中則說:“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上天。”不服氣的魯班立刻做出了能飛三天的升級版,卻被墨子批評“不利於人”。後來,二人又比拼了兵器設計,甚至運用於城防工事,其發明創造之繁多精巧,甚至令今人也為之讚歎。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山東滕州 魯班紀念館

而魯班正有一炫技之作——

魯班枕

。魯班枕又名“瞎掰”,這一器物的主體結構為一塊分成三個部分的木板,這三個部分並非後天連綴而成,而是天生一體。

因此,從最初的選料流程開始,工匠便必須選用一整塊大料,煮蒸一年後等其乾透再鋸成板材。其上還必須預先畫好各部分的線條,然後再進行鋸、刨、雕、鑿等工藝,使其內部無一釘一眼,卻能任意掰開合上,十分精妙。

這一器物,放平時為普通一板,可作枕頭,故得其名,若摺疊交錯,又可當成矮凳使用,其體量往往輕小,十分便於攜帶,且開合自如,經久耐用,體現出了魯班對木構的超凡理解和精妙絕倫的創想。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專研之作——甘蔗床

在古代的智慧傢俱中,還有一些為了適應某一種用途而發明的專研之作,我們今天要提到的便是其中一件——甘蔗床。

甘蔗汁水甜美,但纖維粗厚,對於牙口不好的人來說實在難啃,且汁水橫流,又容易弄髒衣裙,既然只取其汁,古人便絞盡腦汁設計出了榨取甘蔗汁水的甘蔗床,說白了,這一器具就是古代版的

甘蔗專屬版“榨汁機”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俱研究》中為我們詳細介紹了它的設計:(甘蔗床)造型近似板凳,而面板向一端傾斜,並開圓槽與流口相通,以便蔗汁自槽流入容器。凳面植立柱兩根,中加橫棖。壓板如一把拍子,盡端插入棖下,

採用了槓桿的構造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也就是說,這一物實際上是在凳子的基礎上做的創新設計,其主要運用了槓桿的原理。當我們使用時,先拿起壓板,將蔗段放入其中,然後握住橫杆用力向下,使壓板能夠榨取甘蔗汁液,而汁液順著凳上的小槽自然流向較低一端,其下放置容器,自然可以將榨取出的汁液都收集起來。

而國博展覽的這件甘蔗床,凳面的立柱、控制壓板的橫杆、腿間的牙板,無不雕上了精美細緻的花紋,連凳面的線條都做了繁複的設計,可見此品來歷不凡。不過反過來想,能單獨為榨汁專門創造一件傢俱,這個成本確實只有富貴之家才承擔得起。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清 楸木雕花甘蔗床 國家博物館藏

自動關門——圓角櫃

在傳統櫃類傢俱的分類中,我們常聽到方角櫃和圓角櫃兩兄弟的名字。這兩種櫃子大致上都為長方形,據王世襄先生所說,它們的區分在於櫃頂轉角的形狀。

方角櫃的櫃角常以粽角榫攢接而成,門框與櫃身通常用活頁連線;而圓角櫃的櫃帽通常是噴出的,其上設臼窩以容納門軸。這兩種櫃子在使用上並無區別,都同樣方便,前者的開合依靠銅件成立,而後者的設計中蘊藏的卻是古人對力學的深刻理解。

圓角櫃的造型通常上小下大,四足也做明顯的“側腳收分”,因此,國外常稱它為“A字櫃”,南方多稱它為“大小頭”。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明 櫸木圓角櫃 上海博物館藏

這一設計使得櫃子的重心往往在偏下的地方。當我們不完全開啟櫃門時,因為重心偏離向內側,連線在門軸上的櫃門會自動地向內旋轉,緩緩合上,最終還原如初。

此外,圓角櫃內部設計的兩個抽屜往往也非常講究。一個真正工藝到位的圓角櫃,兩個抽屜的上面是封死的。也就是說抽屜部分的空間是極為嚴實的,其中一個抽屜往裡推的時候,因為內部氣壓的作用,另外一個會自動往外推。

雖然這一設計只是圓角櫃上的一小部分,卻成為了畫龍點睛之筆,使得圓角櫃在眾多傢俱中脫穎而出,別具一格地展現著古人對力學的深刻理解、對重心的精準利用、對藝術的至高追求。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清早期 黃花梨瓜稜腿圓角櫃

南京正大2021秋拍拍品

養生必備——滾凳

在眾多的科技發明中,我們往往看到更多的是

“需要促進創造”

,工具從誕生之初便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故而古人傢俱的創造也無不是為了適應人們生活的日常需要。

除了便捷實用和美觀藝術之外,人們往往對傢俱還有一些特別的要求,比如養生。為了追求冬暖夏涼,李漁畫出了暖椅涼杌的設計圖,古人也確實有儲存冰塊祛暑的冰鑑冰箱、放置火盆的火盆架等物。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清 柏木冰箱 故宮博物院藏

自然,也有一些幫助鍛鍊身體的器具,譬如我們今天要提到的

滾凳

。滾凳形似腳踏,但並不像腳踏是椅、床等傢俱的附屬,而是單成一類。在明代楊定見本的《水滸傳》插圖、《魯班經匠家鏡》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設計也被高濂原原本本地記載在了養生專著《遵生八箋》之中:“……今置木凳,長二尺,闊六寸,高如常,四桯鑲成,中分一檔二空,中車圓木兩根,兩頭留軸轉動,凳中鑿竅活裝,以腳踹軸,滾動往來,腳底令泉湧穴手擦,終日為之便甚。”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明 楊定見本《忠義水滸全傳》第五十六回插圖

滾凳的發明利用了傳統的穴道養生術,如《黃帝內經》中記載:“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腳底的湧泉穴是精氣之所起,寒氣之所進,故而在使用滾凳時,人們以腳滾軸,使其刺激要穴,按摩腳部,不僅舒筋活絡,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尤其是對老年多病、行動不便的人更是大有裨益。

家居必備——升降燈架

照明燈架又名“燈臺“,專用於盛放油燈或蠟燭。在沒有電燈的古代,無論用的是植物油脂還是動物油脂,燈具都絕對是老百姓家裡不可缺少的裝備。

發展到明清時,燈具已經相當成熟,按其使用方法可分為固定式、懸掛式、升降式三種。固定式燈架由燈、燈杆、底座三部分組成,不能調節其高度。懸掛式燈架由挑杆和底座組成,燈杆上端的木杆上則常常裝有銅拐角,釘有吊環,用以懸掛燈火。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仇畫列女傳·卷一·衛靈夫人》書影

而最後一種

升降式燈架,南方俗稱“滿堂紅”

,因為民間常常在喜慶吉日用它在廳堂照明。它的底座往往類似座屏,在橫框上部設孔,再將立杆插入其中。燈杆頂部為放置蠟燭的托盤,下方往往在四角設角牙支撐托盤,同時為了防風,還會套上燈罩。

燈杆下端才是整件傢俱的精髓所在:此處設“丁”字形橫木,兩端出榫並置於底座立柱內側的直槽中,燈杆可以順直槽上下滑動,不致滑出槽口。

而燈杆從木框橫樑穿出的圓孔旁還要設木楔,當燈杆被提到適合的高度時,可按下木楔使其擠塞燈杆,從而達到固定的目的。

天工奇智|傢俱中的智慧之光(下)

伍嘉恩《明式傢俱二十年經眼錄》書影

在此基礎上,還有工匠將其改造成更為精巧的“冉”字形,透過機械作用來調節燈臺的高度,使光照位置和強度適合不同場合的需要,可見古人在傢俱改造上的無窮熱情與創造力。

在科學尚未建立出完整體系的古代,人們僅憑記錄現象、積累經驗、思考原理就能實現無數精妙的發明與創造,在天文學、農學、數學、醫學等領域獲得累累碩果,領域的交叉又使得人們能夠進一步借鑑精髓,從而衍生出更多的成果。

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即天的職責由人代替;人如何代替?“開物成務”,即曉萬物道理,後按此行事。故而人間異物,莫不出於奇智,正如他的註解:“蓋

人巧造成異物

也”。

- END -

TAG: 魯班傢俱圓角燈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