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風物 | 栽秧會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五月農事緊又緊,男女老少忙田頭

唱起調子栽下秧,到時好收成”

這是一首流傳在大理壩子的白族民歌

唱的是洱海周邊白族群眾

一年一度的“栽秧會”

栽秧會是大理地區一種

農耕文化特徵濃郁的傳統民俗活動

2017年6月

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列入

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栽秧會”以

換工

的方式集合勞動力,集體栽插秧苗。每年

農曆四五月

間栽秧季節來臨,幾十戶或各村寨的白族群眾會自發組織起來,透過民主協商,首先推選出一位能說會道、風趣幽默、生產經驗豐富的勞動能手擔任

“秧官”

,負責勞動協調、技術指導;同時還負責在田間地頭臨時組織娛樂活動,大家都聽從他的指揮、安排和調動。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栽插活動中,人們要

選秧官、祭秧旗、開秧門、對調子、關秧門

,舉辦豐富多彩的祭祀和娛樂活動,別開生面、妙趣橫生,具有豐富的民俗價值和藝術價值。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秧官的選拔通常由上一代的栽秧會組織者傳承給直系親屬或有一定能力的村民。每個臨時栽秧組織都有自己的標誌——

“秧旗”

,旗杆常高三丈餘,頂端彩扎升斗,象徵

“五穀豐登”

。從

“開秧門”

那天起,秧旗就一直飄揚在田頭。按照白族民間傳說,每杆秧旗代表一位神祗。栽秧要祭秧旗,象徵著今年農業有好收成的美好意願,如代表水神的秧旗,寓意白族村民希望水神(大部分白族水神都為本地居住的神獸“龍王”)降雨和避除洪澇。整個民俗活動中,

擺放在任何位置的秧旗都不允許跨過和踩踏,否則將會遭受懲罰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栽秧會上有小型文藝隊吹奏

《栽秧調》《龍上天》

等嗩吶樂曲或彈奏

“大本曲”

;此外,身著白族服裝(專指做農活專用的短衣短褲)的青年男女身背秧苗,按秧官的鑼聲掌握栽秧的節奏速度,一邊栽秧一邊歌唱白族調,應和著民間

“田間栽秧越熱鬧越歡暢,栽秧調子唱得越動聽,水稻的長勢就會越好,年成就會大豐收”

的說法。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秧官”是“栽秧會”中最為繁忙的,不僅要指揮人們插好秧苗,還要忙著安排嗩吶吹奏、三絃彈唱;更要兼顧插科打諢、嬉戲逗情,使繁重的生產勞動在熾熱歡樂的氣氛中度過。栽秧結束後,還要舉行

“關秧門”

儀式,並開展

“田家樂”

“田家樂”又稱“謝水節”

,是酬謝、祭祀水神、龍王、田公、地母等的儀式。人們舉著“秧旗”,吹著嗩吶,打著霸王鞭;“秧官”則頭戴斗笠,斗笠上立把秧苗,倒騎著馬在村寨裡巡迴演出,整個活動顯得風趣、詼諧,充滿著喜慶的節日氣氛。

對此,明代大理白族詩人楊士雲曾有詩《栽罷》雲:

“栽罷田頭脫笠蓑,濁醪辛苦味偏多;醉餘濯足盈歸路,爭唱田家踏踏歌。”

真實地描述了“栽秧會”的歡樂景象。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栽秧會”是一種傳統稻作祭祀

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群眾性娛樂活動

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是勤勞智慧的白族人民的獨特創造

是白族農耕文化的傑出代表作

大理·風物 | 栽秧會

然而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髮展,新型農用機械不斷更新和投入使用,“栽秧會”以換工方式進行集體插秧的勞動互助組織逐漸鬆散,特色濃郁的民俗文化活動也逐漸簡化。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活動的真實性、傳承性,專案保護單位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透過田野調查,建立檔案,紮實做好搶救保護基礎工作;大理市專門成立 “栽秧會”保護工作領導組,每年栽秧會期間,選擇白族人口較為集中、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的代表性村落,由各級政府牽頭,文化和旅遊部門承辦,組織舉辦“栽秧會”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加大“栽秧會”保護力度,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地傳承發展。

-END-

編輯:陳琳玲

值周:張輝 胡亞玲

主編:李勝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大理·風物 | 栽秧會”,“vid”:“f3331l46bc6”,“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4712415013_640480/0”,“desc”:“”})

TAG: 栽秧白族秧旗秧官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