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群星閃耀時:唐詩還能這麼讀!

大唐群星閃耀時:唐詩還能這麼讀!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猶記得,當時老師講解這首詩的時候,重點放在了當時李白的心情之上。透過船速、回城時間,以及水流的速度,把當時那種輕快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明人楊慎對這首詩的評價是:“驚風雨而泣鬼神矣!”很多人都認為,這首詩是李白年輕時的作品,實則是他被貶之後遇到特赦時的創作。

說起李白,大夥都知道他是“詩仙”,他給人的感覺是豪放飄逸,無拘無束,誰能想到,他居然也會被貶謫。

所以在《大唐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中,作者周公子說到,思想源於生活,讀詩的最高境界是讀人。

怎麼才能讀詩之前先讀人呢?“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便是,要去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時代,穿越時空,和古人交朋友。

因而,作者在《大唐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中,把唐代詩人的生平寫成了一篇篇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加入了詩人們的際遇和遭遇,進而讓我們對詩人有了更多的瞭解,也對他們所寫的詩文有了更多的理解。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周公子筆下的詩歌大唐榮耀時刻。

大唐群星閃耀時:唐詩還能這麼讀!

01 文曲星偏愛的大唐榮耀

今天我們所說的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的詩文,是唐代文人雅客的智慧佳作。因其講究押韻和韻律,讀起來還朗朗上口,深受眾人的喜歡。唐詩也是中國文化的珍貴遺產,詩文中出現的政治、民情、風俗、景物、文化等都是我們研究唐代的重要參考物。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唐朝時刻的中國確實是天朝。這一能力不僅體現在政治、經濟方面,在文化上,也是到達了巔峰。從“初唐四傑”到“唐宋八大家”的排名,從“詩仙”李白,到“詩聖”杜甫,世人給得了這樣的稱呼,可見他們在文壇上的造詣。

在那個時代,有十九歲就憑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打動玉真公主然後一舉登科的王維;

有“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邊塞詩人王昌齡;

還有寫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孟浩然;

更有寫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駱賓王,以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李白。

其中很多詩文,更是兒童啟蒙詩歌榜的必讀篇目。

縱觀整個大唐時代,寫出這樣流傳千古的詩篇的詩人不在少數。也是何其有幸,他們能夠隨著歷史的長河,從古代奔赴到現代,綿綿不絕。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

大唐群星閃耀時:唐詩還能這麼讀!

02 大唐榮耀背後的個人成長史

細細數來,很好奇,在那個時代,為什麼可以同時出現那麼多優秀的人呢?我知道,每一個個體在歷史的車輪下都是渺小的,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但是,他們卻也是傳奇的,因為時隔千年之後,當我們再次提起這些人,看到他們留下來的這些文學作品,我們同樣少不了提到他們當時的那個朝代。

所以,現代人的我們,想要讀懂那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我們就得先去讀懂每一個詩人的一生。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中包含的不僅是詩人與朋友的酣暢對飲,還有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愁悶;

白居易的《長恨歌》,表面上寫的是李楊的愛情故事,可這背後同樣有詩人自己的愛戀悲情;

韓愈的《馬說》,不單單是在說千里馬需要的伯樂的發掘,也包含了他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

因而,我們不僅要看懂當時的社會,還要關注這樣的社會對當時的文人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歷史上的唐朝,恰恰是結束了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的割據時代,中國的歷史再次實現一統。

因而,在詩人的作品中,很多都會有仗劍天涯,奔赴塞外,守衛家國的豪情。

除此之外,古代文人,飽讀詩書,最大的夢想依舊是出世。他們對於家國有著自己的思考,也有著自己的主見。哪怕“詩仙”如李白,他也是很想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在朝堂上建功立業。只是,李白的才華造就了他的性格,而他的性格也影響了他的仕途。

他也曾因為站錯派別,而被流放貶謫。文章開頭的《早發白帝城》便是寫於他被特赦時。

除此之外,很多詩人都曾經歷過歷史上的“安史之亂”。這場戰亂帶給了他們很多的思考。他們原本的理想是金科及第,成為皇帝的忠臣,近臣,把自己一生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值。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當他們覺得自己最初的理想實現不了的時候,有的人學會了曲線救國,大環境他們無法改變,他們學會了儘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也有的人一生只堅持一個信仰,最終到老依舊是鬱郁不得志。

所以,大唐榮耀,群星閃耀時,我們看到了光芒,我們也同樣看到了這背後的個人成長印記。

大唐群星閃耀時:唐詩還能這麼讀!

03 故事裡的大唐榮耀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其實孟子也在告訴我們,我們讀一個人的文學作品,不能只是單單看他的作品,我們得了解他的生活和時代,我們才能更好地瞭解到這些作品背後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

所以,讀唐詩,我們可以先讀一讀唐詩主人背後的故事。或許當你瞭解了他們的一輩子,你便會覺得,原來他們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他們或許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就像李白,他可以是“詩聖”,也可以是修仙之人,還可以是牽掛子女的父親……

在我們印象裡,李白是“詩仙”,所以一直覺得他仙氣飄飄,仿如世外高人;而杜甫的詩歌裡一直都是“憂國憂民”,所以難免先入為主以為他就是一個“大叔”,可是他也曾是出生高貴血統的高富帥,同時他還是李白的忠實粉絲。

把他們每個人分開著看,好像他們的人生軌跡裡是沒有交集的,但是把他們放在大環境裡看,其實真實就是現代的“六個人定律”,人與人之間,可以透過另外六個人建立聯絡。

讀詩,更多的是讀心。那個時代的他們的經歷,我們沒法超越回去一一體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每個人的故事,建立同理心,從而更能理解那些詩文的言外之意。

而把他們的經歷用故事寫出來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TAG: 李白他們我們大唐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