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到,詩詞林中覓“虎”蹤

新華社瀋陽1月31日電

題:虎年到,詩詞林中覓“虎”蹤

新華社記者趙洪南

農曆壬寅虎年將至,詩詞林中覓“虎”蹤。遼寧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邵鳳麗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是百獸之王,歷代文人騷客中多有為“虎”填詞賦詩者,有的一展雄心壯志,有的抒發家國情懷,這些都充實了虎文化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虎年到,詩詞林中覓“虎”蹤

1月27日,小朋友在湖南省道縣城區一年集市場上挑選年貨。新華社發(蔣克青攝)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唐代李白的《猛虎行》是其在躲避安史之亂途中創作並贈予書法家張旭的一首詩,詩中將安祿山叛軍比作吃人的猛虎。邵鳳麗說,面對大唐危在旦夕的局勢,詩人腸斷淚下,為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災難痛哭,體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

唐代張籍的《雜曲歌辭·少年行》中“獨到輦前射雙虎,君王手賜黃金鐺”,透過對獵場射虎的描寫,展現出少年英氣勃發的威武氣概。

宋代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充滿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將全詞的豪情渲染到極致,讓人們彷彿穿越時空,看見英雄策馬敵營,孤膽深入,活捉叛將的英雄壯舉。

邵鳳麗說,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慶,春節是大家最重視的節日,重溫這些藏在詩詞裡的虎文化,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傳承中華文脈氣象。

TAG: 猛虎邵鳳麗詩詞家國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