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賞析:宋代“平陽”銀鋌考辨

錢幣賞析:宋代“平陽”銀鋌考辨

錢幣賞析:宋代“平陽”銀鋌考辨

這錠銀鋌(圖1),重1857克,長14釐米,端寬9。2、高4釐米,腰寬5。5、高3釐米。鋌正面鏨刻“宋臨肆拾玖兩玖錢楊琮行王仁伯刻使光稱花銀使司”等字,背面鑄“平陽”,鏨刻銘文及鑄戳字型清晰可辨。由於歷史的長期薰陶,淫浸出厚重包漿;底部(圖2)佈滿因鑄銀時形成的大小疏密自然的蜂窩。

銀鋌,俗稱銀錠,是熔鑄成條塊等固定形狀的白銀。其重數兩、數十兩不等。古代銀鋌主要出現在唐、宋、金時期,因其形狀類似豬的腎臟,百姓稱為“豬腰銀”。常見形狀有圓首束腰、平首束腰和弧首束腰。元、明以後的類似銀塊,稱為銀錠、元寶。

銀鋌銘文,是指鑄造時鏨刻或鑄造在銀錠上的文字,內容歷代不盡相同,大體包括銀錠鑄造的時間、地點、用途、成色、官員或工匠姓名等。鏨刻銘文是當時為了保證銀錠的質量,用簽字畫押的方法,表示對經手的銀錠負責。文獻記載,銘文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有關賦、稅、解、貢方面的銀錠屬官錠類,不管這些銀錠是否官爐所鑄(當時官銀有委託銀樓、銀爐鑄造的情況),都是官錠;第二類銘文為銀樓、爐戶、公司、銀行吉語等銀錠,屬商銀類;第三類是以個人的名義,鑄的銀錠為私銀類。

而此枚銀鋌刻有“使司”。劉浦江在《金代“使司”銀鋌考釋》中提出:金代銀鋌上常見的“使司”戳記,學界有不同解釋,或謂“使司”是檢驗戳記,此類銀鋌的性質是稱量貨幣;或謂“使司”銀鋌是轉運司或鹽使司的稅銀。筆者認為,“使司”系鹽使司之外其他諸使司的通稱,凡此類銀鋌皆為“院務稅”“院務課程”,其性質屬於徵榷稅銀。

另據,《麗莊藏中國銀錠》第4頁圖004——金代五十兩銀鋌,重量:1958克,刻字“劉仲元肆拾玖兩行人劉仲元劉百通秤”,戳記:“官□□”“官□□”“使□□”“使司”,另砸花押多處,金代五十兩經典器型;存世的金代銀鋌,絕大部分由各級公立博物館館藏,民間所見極少;鋌面銘文及砸戳清晰可辨,包漿輕薄,蜂窩疏密自然,底綴銀珠,除錠面有區域性劃傷外,品相頗佳。銘文“劉仲元”,金銀鋪主名,亦或匠名。“行人”和“秤子”皆為金銀鋪業者。“行人”通常為金銀行會領導者,負責鑑定並評估價格。“秤”即秤子,官府差役,負責掌管秤盤、收支官物,以及鑑定銀鋌成色、重量等。通常刻有“行人”“秤子”的銀鋌,上繳官府或進入流通時,無需再行檢驗和稱重。“使司”,政府機關,金代轉運司、鹽使司、勸農使司之簡稱,打有此戳記的白銀,多與賦稅或商業貿易有關。花押是金銀鋪所鑿印記,於金代銀鋌常見,有驗明身份之含義。

泉界研究發現,自唐以來,銀鋌作為古代的流通貨幣,被國家儲備、民間窖藏,甚至作為上貢、進奉的禮品。這些銀鋌大多鏨有銘文、標記。到了宋代,逐漸演變為國家和地方稅收特種貨幣,民間持為稅收的一種交納“憑據”。由此,衍生出一種專用的南宋“出門稅”銀鋌。

此鋌“平陽”,宋金時期為平陽路(臨汾市),管轄現山西的臨汾、洪洞、浮山、霍州、汾西、安澤等位於汾河流域的一些地方。根據這錠銀鋌上刻字的內容,我們可以設想當時的場景,宋金時期,山西臨汾地區一位叫宋臨的人用花銀繳納何種稅時,在官方指定的楊琮銀號鑄錠,由王仁伯鏨刻,受使指定光稱花銀肆拾玖兩玖錢。這裡的光稱,應為當代的淨重之意,這筆稅收最後以鋌收歸國庫。至於為何流入民間,有待進一步考究。

TAG: 使司銀錠銘文金代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