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從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這一代人實在是太幸運了,因為自1973年長沙馬王堆帛書出土以來,又陸續出土了多本的《老子》、《周易》、《五行》等經典,而這些經典正是魏晉以後,特別是唐宋以來的文人學者們,做夢都想看到卻又無法看到的古老典籍。

就以《老子》來說,自兩漢以來,雖然也有西漢晚期的《嚴遵本老子》、三國魏時的《王弼本老子》、初見於《隋志》的《河上公本老子》以及唐初的《傅奕本老子》這四個版本傳世。

但這些傳世版本的《老子》,經過二千多年的展轉傳抄,以及通假字在古代的普遍運用,尤其是漢代的通假字用得更寬,就不可避免地使得這些經典有著很多的誤抄誤通之處,在傳世的《老子》中,就有不少的章節詞句是很讓人費解的。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唐初傅奕所“校定”的《傅奕本老子》,是北齊後主高緯武平五年(公元574年)的時候,有彭城人打開了楚霸王項羽小妾的墓冢而得到的,後來傅奕對這本《老子》中的很多字,參考多家版本進行了所謂的“校定”,從而形成了《傅奕本老子》,又稱《古本老子》,而項羽小妾墓中的這本《老子》,後來卻亡佚了。

就這樣,一本最起碼也是楚漢版本的《老子》,在北齊年間剛出土,到了唐以後就亡佚了,此令人痛心之一也;傅奕非但沒有把這本楚漢時期的《老子》儲存或抄錄下來,反而用後世版本的文字,取代了楚漢乃至更早時期的文字,傅奕既把這些古老的文字弄丟了,又用了一些有謬誤的文字來代替古文字,這使得傅奕所“校定”的《古本老子》,正如《帛書老子校注》的作者高明先生所指出的“訛誤尤甚”,此令人痛心之二也。

如果,項羽小妾墓中的這本楚漢版《老子》,能夠儲存到現在,那我們既可以集全體古文字專家的力量,對書中的文字進行考證識別,還可以把這本《老子》跟郭店楚簡、馬王堆帛書、西漢竹書等現代出土文獻進行校對,我們就非常有可能由此得到一本最接近於老子原作的《老子》了。

非但《傅奕本老子》是這個樣子,其他的版本也是如此,自兩漢魏晉直至明清民國,《老子》在歷朝歷代的傳抄過程中,總不免被誤抄誤通,尤其是一些古老文字,更是被傳抄者一改再改。

雖然歷史上對《老子》也進行過多次的異本勘合、擇善而取,但由於沒有更古老的版本作為原始依據,僅只是在已有的版本之間彼此承訛襲謬、互相竄改,這就造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傳世《老子》,其內容皆同流合一、大同小異,閱讀這樣的《老子》,總讓人感到明知其誤,卻無法核證。

對於這種情況,《帛書老子校注》的作者高明先生,在《帛書老子校注序》一文中,有著精細的分析和論述。

所以說,我們這一代人是非常幸運的,能夠在短短的五十年時間內,連續出土了郭店楚簡、馬王堆帛書甲本、乙本、西漢竹書這四個版本的《老子》,這可是自東漢以來兩千年的時間裡,都沒有出世的極珍貴經典。

也許,這正是天佑中華!正是中華文化合該當興、中華民族合該復興的象徵吧!

對於我們來說,為了對得起先祖們“特意”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這份極珍貴遺產,我們自當利用現在已有的眾多版本,力爭考證出一部最接近老子原文的《老子》。

我們既要努力考證出最接近於老子原文的版本,更要揭開《老子》的本意,讓真正的老子思想造福於人類,這無疑是我們這一代人責無旁貸的事。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下面,我們就利用已出版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帛書老子校注》、《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郭店楚簡老子集釋》等資料,對《老子》的原文和含義,作一嚴肅的探討。根據目前最古老的馬王堆帛書甲乙本和西漢竹書,都是《德經》在前而《道經》在後,所以我們對《老子》的學習,也要從《德經》的第一章開始,既然我們要了解《老子》的本意,就得要順著老子寫作的思路,對不對?

《老子》第一章校正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對於這《老子》第一章的內容,古往今來的文人學者,已經作過各種各樣的解釋,對於其中的含義也是眾說紛紜,那我們又該如何來理解這一段話呢?

首先我們必須掌握,讀任何一本書,尤其是讀《老子》、《周易》這樣的經典,有兩大讀書原則。

第一大原則,就是在沒讀懂一本書之前,不管自己對這本書讀過多少遍,只要拿起書來,就必須把自己當成是第一次讀這本書。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希望自己能讀懂《老子》的人,都要當自己是第一次讀《老子》,就像以前從沒讀過也不知道有《老子》這本書一樣,這樣才能以一個完全空白的頭腦,來理解《老子》的含義。上德的德,這是老子在書中提出的第一個概念。

德,根據《說文》:“德,升也”、“惪,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

清代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古升、登、陟、得、德五字義皆同。”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德,升也。升當作登”、“今俗謂用力徙前曰德,古語也”、“惪,外得於人,內得於己。此當依小徐通論作內得於己,外得於人。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謂惠澤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為之。德者,升也。古字或假得為之。”

再根據《廣韻》:“德,德行。又惠也,升也,福也。”

《康熙字典》引《集韻》:“德行之得也。”又引《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又引《玉篇》:“德,福也。”

《康熙字典》又引《六書精薀》:“直心為惪。生理本直,人行道而有得於心為惪。小篆加彳,取行有所復之義。”

又引元代文人陰復春曰:“道惪之惪,《說文》從直從心。德字從彳從 ,升也。今道惪字皆作德,而惪 字但為古文矣。”

再根據1993年出土於郭店的戰國楚簡《老子》中,德全部作惪,證明了陰復春之說甚是正確。

綜上所述,德原來就是惪,就是外得於人又內得於己的意思,就是既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又能符合自己心意的言行,這樣的言行自然是“善美、正大、光明、純懿”的,也無疑是“德行之得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指一個人的好品行、好德行。

所以,上德就是最好的品行、德行,下德就是指一般的品行、德行,是人們的認可度並不高,自己也比較勉強的一般品行,但絕不是缺德做壞事,因為既然稱之為德,那就一定是褒義詞。

那麼,在理解了上德、下德之後,又怎麼來理解不德、失德、有德、無德這些詞的含義呢?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很顯然的是,如果只根據德的含義,就想把不德、失德、有德、無德這四個詞都解釋清楚,是很困難的,那又該怎麼辦呢?這,就是我們讀書時必須要遵循的第二個大原則,就是存疑!存疑就是對於我們目前還不能完全理解的字或詞,先不要急著到後面的文章中去尋找答案,也沒有必要到處找別人的解釋來參考,更不要憑主觀猜測就認為是這樣或那樣,而是先把這個疑惑暫時擱置一下。

有很多人很不習慣存疑,他們就像小孩子看電影一樣,對於電影中剛出場的人物,總要先問清楚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不把好人壞人弄清楚,心裡就會很不踏實,如果讓小孩子看懸疑片的話,那真沒幾個小孩子能受得了。

在讀書中存疑,就像看懸疑片電影一樣,需要人們帶著疑惑來讀書,然後在不斷的讀書過程中,不斷地解疑釋惑,直到整部書看完,所有的疑惑也就全部解開了。

帶著疑惑讀書,對於有些人或許很不習慣,因為存疑會讓思想暫時沒有了著落處,比如李商隱的《碧城三首》,表達的是詩人的一種心意,而有些網友卻偏要去猜測這是李商隱在思念某個道姑,因為他們的思想如果只落在一個抽象的心意上,他們會覺得很不踏實,只有讓他們的思想落在具體的事件上,他們才會感到習慣。

但是,如果不習慣抽象的思維,不習慣在讀書中存疑,那就真的很難讀懂像《老子》、《周易》這樣的經典了。

所以,我們在還沒有完全清楚不德、失德、有德、無德的含義之前,可以把這些問題先作存疑。雖然我們對不德、失德、有德、無德的含義可以先作存疑,但對不德、失德、有德、無德的性質,還是可以根據上德和下德的含義,對其作一個定性分析的。

因為上德是指最好的品行或德行,所以不德、有德也是指最好;下德是指一般的品行或德行,所以不失德、無德都是指一般的情況,而失德無疑就是壞的情況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德分為兩組:上德對應不德和有德;下德對應不失德和無德,這就是對不德、失德、有德、無德的定性。

我們再對比馬王堆帛書甲乙本,就可以發現在“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的後面,西漢竹書和傅奕本多了“下德為之而無以為也”,其他諸本多了“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雖然我們對什麼是“無為而無以為”還不清楚,但我們同樣可以對其作個定性的分析。

老子已經說了“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那說明最好的上德只有一種“無為而無以為”,除了“無為而無以為”之外,就只有“為之而無以為”和“為之而有以為”這兩種了,因為“無為而有以為”是自相矛盾而並不存在的。

既然“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那“為之而無以為”和“為之而有以為”這兩種就肯定不是上德,不是上德就只能是下德,因為凡是不符合“無為而無以為也”的,都是下德。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按照這個思路,就可以理解下文中的“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都是屬於下德。這也說明了,西漢竹書等其他版本所多出來的“下德為之而無以為”或“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一句,都是後人新增的,放在文章中反而重複又讓人費解,因為老子已經明確說了,“為之而無以為”的即是上仁,“為之而有以為”的即是上義,也都屬於下德,所以在“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後面,實在沒有必要再加上一句“下德為之而無以為”或“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這就是,《老子》的校正本為什麼要去除“下德為之而無以為”或“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一句的原因,同時也證明了最早的馬王堆帛書才是符合老子原意的,而其他版本顯然是後人改了字句的。

攘,根據《說文》:“攘,推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推手使前也,古推讓字如此作,上曲禮注曰:‘攘,古讓字’”、“凡退讓用此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如攘寇、攘夷狄是也。”

清代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此即推讓之本字,揖讓之讓亦作此,故《說文》與‘揖’字聯文。今經典統作‘讓’ ”、“今俗但知‘攘’為‘攘卻’、‘攘奪’同,竟不知為‘推攘’、‘揖攘’字矣。”

可見,攘乃是讓的意思,攘臂就是伸臂推讓,比如你要送我一個蘋果,我伸出手臂說“不要不要”。

仍,馬王堆帛書甲乙本、西漢竹書皆作乃,傅奕本、嚴遵本、河上公本皆作仍,而王本及其他版本作扔。

根據《爾雅 釋詁》:“仍,乃也。”

再根據《說文》:“仍,因也。”《說文解字注》:“《釋詁》曰:‘攘、仍,因也。’《大雅 常武》傳曰:‘仍,就也。’就與因義一也。《周禮》故書仍為乃。”

由此可見,仍、乃是相通的。

仍的本義,當為繼續的意思,後引申為因襲、沿用,又引申指行為、動作,或某種事件、狀態頻繁、屢次地發生,可見仍應該理解為繼續。

繼續,當然就是指即使自己的上禮得不到別人的迴應,但我還要繼續以上禮對人。

根據以上考證,王弼本把仍作扔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攘臂而扔之”一句的重點只是一個扔字,攘臂兩字僅是扔的動作,放在句子中實在是可有可無,況且在惜字如金的古代,很難想象老子為了形容這個扔字而多寫了“攘臂”兩字,而且用“攘臂”來形容扔的動作,也是很不恰當的。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唯一合理的理解,就是有人做了上禮之事,卻沒有得到別人的迴應,但他對別人的沒有迴應則是伸臂讓過而已,並沒有因為別人的沒有迴應而激起他的情緒反應,而他還會繼續做著上禮的事情,這就是“攘臂而仍之”。透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上德是最好的,除了上德之外,其他的上仁、上義、上禮都是屬於下德,而上禮又是下德中最起碼的,也是一個人最基礎的品行、德行,做了上禮之事即使得不到別人的迴應,也還是要繼續做的。

根據以上對德、仁、義、禮的定性,老子也就推理成章地提出了“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思想理念。

這個思想理念認為,禮是最基礎最起碼的品行,比禮還要高的是義,比義還要高的是仁,比仁還要高的是德,比德更高的就是道。

正因為禮是最起碼、最基礎的德,所以老子又說:“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表示禮是最淺薄的忠信,也是治理的開始。

亂,可不能理解為混亂、擾亂,而應該理解為治理,《論語》記載武王說:“予有亂臣十人。”證明了亂在古代漢語中,也是治理的意思。

特別重要的是,老子在這裡又提出了一個比德更高的概念,就是“失道而後德”的道,認為失去了道才只剩下德。

那麼,道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說文》:“所行道也。”《說文解字注》:“毛傳每雲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為道理,亦為引道(導)。”

《康熙字典》又引《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又引《廣韻》:“理也,眾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另外,《康熙字典》還有“順也”、“言也”、“由也”、“治也”、“引也”、“從也”,以及國名、州名等諸般解釋。

但是以上種種解釋,都跟老子所說的上德,並沒有太直接的聯絡,用以上對道的解釋來理解上德,都是頗為牽強的。因此,我們不得不又要存疑了,因為老子在第一章只是剛提出了道這個概念,還沒有對道進行詳細的論述,所以我們現在,只要先明白道是一個比德更高的概念就可以了,至於具體的含義,要等看了後面的章節之後再來理解。

學道就要從帛書《老子》的第一章開始,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老子接著說,能認識到禮只是忠信的起步和治理的開始這個道理,這只是學道的開始,因為這個認識,僅是學道的花朵還不是學道的果實,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愚,雖然愚的本義為性格孤僻,不諳熟人情世事,但根據《說文》之愚、戇互訓,可見愚和戇皆有憨厚而剛直之義,如《孔子家語》:“《詩》之失愚,《書》之失誣。”王肅注:“愚,敦厚。”可見,愚並不一定是貶義詞。

愚在古代,還經常被用作自稱,如愚老、愚意等,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營中之事。”以愚自稱,跟侯王以孤、寡、不穀作為自稱,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老子才把愚跟最高的道相提並論,用愚來形容學道。

老子最後總結說,大丈夫就應該追求得道而不是僅僅懂得道理,就像追求厚而不是滿足於薄,追求果實而不是滿足於花朵一樣,只有得到了最高的道才是厚和實,這就是“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注意!從“故失道而後德”到“故去彼取此”,老子總共講了三層意思:一,上禮是上德的基礎,從上禮、上義、上仁到上德,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的,而最高的就是道;二,能夠認識到這個道理,就是學道的開始;三,大丈夫就應該學最高的道。綜合《老子》第一章無非是說,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又符合自己心意的品行叫做上德,其他的品行都是下德,下德是上德的起步和開始,也是不能放棄的,但我們不能只學下德就得少為足,而應該學習最高的道,能夠認識到這個道理,就是學道的開始,作為一個大丈夫就應該認真學道。

這就是對校正本《老子》第一章的初步理解,至於不德、失德、有德、無德到底是什麼意思,有為、無為、有以為、無以為又是什麼意思,道到底是什麼等問題,將隨著對《老子》其他章節的深入理解,再來弄清楚他們的真正含義。

《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和陸乘風唱的《水龍吟》,到底是什麼意思

紀曉嵐、梁啟超都看不懂的李商隱《碧城》詩,到底講了什麼意思

一個人是不是在學道?有一個標誌,就是看他說的話是不是有理有據

領悟了佛門傅大士解釋《道德經》的偈詩,就可得到心包宇宙的境界

TAG: 老子上德以為下德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