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文史:民國時期的《薩拉齊縣誌》簡介

舊《薩拉齊縣誌》編纂於“成紀辛巳春”(1941年春)。

這部縣誌由偽薩拉齊縣縣長韓紹祖倡議創修,編修過程是,“先組會,以籌備,繼立館,以實行。爰是,延聘博雅名流鄉邦多士主持總編。”(注)

修志館由三十人組成。辦公地點設在原薩拉齊文化館樓上。前綏遠省政府秘書張樹培任總纂;偽薩拉齊縣縣長韓紹祖、參事官(日)望月稔任主修;薩拉齊縣總務科長趙聘卿、前總務科長黃壽昌任監修;前薩拉齊縣縣長丁紹先任館長。下設總務股、編輯股、調查股和校繪股。

館長丁紹先“經驗宏富,風土習俗屢煩闡述”;編輯股長張元文(前綏遠西北日報社長)和編輯洪毓英(前電報局局長)等“愛惜寸陰,勤勞終日”;其它各股“併力鑽研”,“縣府各科訪供志材”。這樣編纂這部縣誌雖“束於經費,限於時期”,但“未及半年,樂觀告成”。

《薩拉齊縣誌》共四冊,計二十餘萬字,分十六卷。

卷一,輿地;卷二,建置;卷三,勝蹟;卷四,民族;卷五,職官;卷六,政治;卷七,法團;卷八,產業;卷九,,社會事業;卷十,經濟;卷十一,禮俗;卷十二,生活;卷十三,宗教;卷十四,人物;卷十五,藝文;卷十六,雜記。

志書的前面有原巴彥塔拉盟盟長補英達賴以及偽薩拉齊具縣長韓紹祖和前綏遠省政府秘書張樹培三人分別寫的序言。還有題字、攝影、例言和志館題名。

《薩拉齊縣誌》於成紀七三八年(1943年)四月一日由厚和小大鉛印局印刷,於成紀七三八年五月十日出版。

《薩拉齊縣誌》“歷半年之光陰,合數人之心血”而“浸成鉅著”,儲存了大量的寶貴史料,使後人能夠了解封建社會薩縣的概貌。

如卷一“與地”,較好地記述了薩縣的沿革、疆界、山川、土壤、氣候、溝谷、水谷、涸谷、要隘、淖泊、沙磧鹼灘、已耕地、未耕地、官有地和民用地等;卷六“政治”,記述了舊薩縣的民政、財政、教育、學校、教育機關、交通、墾務、防務、警政、司法、監獄、自治、儲恤和選政等;卷十六“雜記”所載“天災”,記述了薩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三月一日夜,狂風怒嚎,飛砂走石。翌早,西城門洞鼠屍堆積門為之塞……足徵是疫”的鼠疫大流行之情景和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夏秋之間霍亂症盛行……患者腹內疼痛,吐瀉不止,傾刻之間即可斃命”的腸道傳染病霍亂之流行情況。前人的疫史調查為後人的疫病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但是,縣誌成書於日偽時期,由於編輯人員所處的歷史時代和階級偏見,縣誌裡所記載的大都是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樹碑立傳、宣傳封建禮教以及忠、孝、節、義之類的道德觀念,有些地方,且有不實之處。

所以,在參考或引用其內容時,應該堅持批判接受的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不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盤接受。

注:本文引言均引自“薩拉齊縣誌序”。

資料來源:《包頭史料薈要(第12輯)》1984年12月,作者:王德恭,原標題《舊簡介》。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嘗百般滋味。

TAG: 薩拉齊縣誌成紀紹祖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