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文物:玉佩上的飛鳥與鳳凰

“萌”文物:玉佩上的飛鳥與鳳凰

《中國美術報》第156期 美術副刊

隨著服飾文化的變遷,佩飾已經淡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翻看歷史不難發現,佩飾出現的年代早、品類多,佩飾所模擬的圖形或者鐫刻於其上的紋飾,更寄託著古人對禮儀和美好寓意的嚮往。

“萌”文物:玉佩上的飛鳥與鳳凰

【商】玉鳥形佩 故宮博物院藏

早期,常見模擬飛禽走獸的動物形佩,這與古代的圖騰崇拜有關。其中,鳥形玉佩極多。玉鳥始見於新石器時代,商代較為流行並一直延續至清。故宮博物院藏玉鳥形佩便是一件商代玉佩,高9釐米、寬4釐米、厚0。6釐米,玉為青色,通體紅色沁。器呈片狀,兩面稍凸,採用了雙勾陰線技法雕琢,兩面紋飾相同。此玉鳥頭頂高冠,額下有五個出戟,勾嘴,雙目“臣”字形。冠的兩側各陰刻一銘文,似為“牧”“侯”兩字。高冠是殷商時期玉鳥常見的裝飾風格。但刻有文字的商代高冠玉鳥,無論在出土器物還是傳世品中,是迄今所知唯一的,極其珍貴。

“萌”文物:玉佩上的飛鳥與鳳凰

【宋】白玉鏤雕鳳凰墜佩 故宮博物院藏

在鳥類圖騰中,鳳凰是特殊的一種。它在遠古時代被視為神鳥予以崇拜,是神話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稱鳳,雌的稱凰。在《爾雅》中,鳳凰的形象為“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這一典型形象自故宮博物院藏宋代白玉鏤雕鳳凰墜佩可見一斑。此佩長5釐米、寬3。5釐米、厚0。5釐米,呈片狀,雙面雕工,鏤雕鳳凰銜草紋,顯示出獨特的風格和玉質的瑩潤與堅實。

玉佩雖小,但它背後代表的文化內涵卻十分豐富。那一隻只定格於玉佩上的鳥與鳳,也給古人服飾增添了無限的情趣與雅緻。

(子禾)

TAG: 玉佩釐米鳳凰故宮博物院形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