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讀《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第 八 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合乎道德意識、行為。幾於道,接近於道或相似於道。

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於水的特性。水的行為表現為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寵,始終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隱蔽之處,所以,水具有近似於道的特性。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眾人厭惡的低窪之地;聖人選擇的住宅則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安定並有利於修道。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虛懷若谷,從不自我炫耀。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無私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避高趨窪,平衡高低,有著至誠不移的規律性;聖人言行一致,以誠信為本。正善治,水可以沖洗汙垢,重新整理世界;聖人為政,清正廉潔,善於消除腐敗。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內能外,能升能隱;聖人做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

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夫唯,正因為。是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得出結論。水的特性近似於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聖人的特性。聖人與世無爭,一切遵循自然規律行事,不主觀妄為,反而獲得了別人所無法爭到的東西,這正是不爭之爭。一個始終按客觀規律辦事的人,自然不會有過失。

老子心目中的“不爭”,即要求個人在處世過程中要具有謙退而不你爭我奪的品格,能在合適的位置上,即便是處在十分卑下的地方,也能始終如一地永遠付出著,能夠“心善淵”“事善能”,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沒有怨咎、遺憾、悔恨。

老子的“不爭”正是讓我們不要去爭一時的高下,而是積蓄力量去爭取人生更長遠的成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老子用水之特徵和作用來比喻最優秀的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徵。水最基本的特徵和作用主要有四點:一、柔弱,水是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二、水善於趨下,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善於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寬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納同類的無窮力量;四、滋養萬物而不與相爭。老子認為,最優秀的領導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這樣的人,願意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去,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宏大量。他們具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還包括他們所謂的“惡人”。他們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有這麼一位學校的校長,為人很好、也很謙虛。一次他因為要去參加一個研討會,由於開研討會的地方道路不好走,只能做機動三輪車去,車主為了能多賺些錢,便又拉來了一個顧客,那個顧客是一位婦女,看看三輪車上已經坐了一個人,便指明瞭要坐那個校長已經坐下的位子,不願坐後面。

校長本來就為人和善,不願與人爭執,何況又是一位女士,便把位子讓了出來,坐到了後面的一排。

誰知道機動三輪車沒開出多遠,就出了車禍,坐在校長原來那個位子的婦女當場就死了。而這位校長只斷了三根肋骨,但人活下來了。

在某種意義上,不能不說是這位校長的“不爭”挽救了他自己,使他逃過了這一劫。

有紛爭就會產生矛盾,有矛盾就會造成傷害,我們只有讓內心平靜下來,將那些不知的爭吵、紛爭的事情看得淡了,才會如老子所說“夫唯不爭,故無尤”。

俗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多了也會擾亂人的心緒,動搖人的意志。人是十分脆弱的,也是經不起誘惑的,不拼命追求好事,也是對自己的愛護。人們應該有順其自然的心態,凡事不要過於強求。

在許多企業熱衷於把自己定位於行業“龍頭”、集團“航母”、銷量“第一”的時候,國內廚具知名品牌“方太”的當家人茅理翔卻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不爭第一,甘當老二。”

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認為,老大、老二均是行業的首領,何必一定要去爭老大呢?更何況第一也好,第二也罷,關鍵在於誰是強勢品牌,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才是長壽企業。尤其是正處於企業成長階段,定位於“老二”更有助於減少浮躁情緒,穩下心來精耕細作。

對於這樣的說法,也可能有人會譏笑說:“你沒能力拔頭籌,才故意自圓其說,這是懦夫哲學。”而茅理翔的理解是:“當第一太累了,會成為眾矢之的,天天戰戰兢兢怕掉下來。事實上,當老二也不是件簡單的事;而甘當老二,更難能可貴。現在有很多大企業,擴張太快,幾年後立即倒下去。有的圖個盛名,內部千瘡百孔,不堪一擊;有的是泡沫,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破滅。所以,關鍵還得保持內功,真正能成為長壽企業。”

甘當老二,也是一種策略。老大最怕有人超過他,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打擊和扼制,不叫老二跟上來;老三老四也往往首先把目標對準老二,以便把他拉下來自己取而代之。所以老的日子是很不好過的。這時,如果你表個態,不爭第一,甚至還要同情第一,保護第一,老大就可能不恨你、不防你,你就可以儲存精力,臥薪嚐膽了。甘當第二,還有一個理由。方太的市場定位是中高檔,而中高檔消費階層不可能佔大多數,從市場佔有率來講,市場份額就相對比較小。能長久當老二,就是一個成功者、勝利者。

茅理翔這種甘居第二的態度,同樣是老子“不爭”的智慧。然而這種智慧對於企業來說,卻能使企業不急於求成,走穩企業發展道路上的每一步。把根基立穩了,實力自然就上去了,便不會出現類似秦池酒廠這樣的“空架標王”了,在客觀上可以稱它為一種“不爭”中的勝利。

TAG: 萬物不爭聖人老二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