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語法規律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語法規律

詩詞微塾

語法規律

詩是語言的藝術,一般情況下是要遵循語法的規律的。但詩又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它因受到格律的制約,如字數、平仄、押韻等,所以在語句用法上又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倒裝。

就是為了平仄與押韻的要求,將符合語法要求的詞、成份及句子通過後語前置的方法,這就是倒裝。主要有:

1.詞的倒裝。

有些詞,根據平仄和押韻的需要,對其前後順序進行顛倒。如:天地、東西、千萬、鬥牛、古今、往來等,這樣的顛倒並不會影響意思的表達。如杜甫的《出郭相訪》:“還往莫辭遙”,這是為了平仄的要求倒裝;賈島《戲贈友人》:“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這種倒裝,既是平仄的要求,也是押韻的要求。

2.成份的倒裝。

即把句子成份按語法應在後面的,放到前面了。

其一,主謂倒裝。如魏徵《述懷》:“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應為“古木寒鳥鳴,空山夜猿啼”。

其二,主賓倒裝。即賓語前置。如祖詠《望薊門》:“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第一句應為“積雪生萬里寒光”。

其三,補語提前。如:“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按正常的語序,應是:“風折筍綠垂,雨肥梅紅綻”,這裡的“綠垂”與“紅綻”都是補語。

3.句子倒裝。

有的是半句倒裝,有的是整句倒裝。如張仲素《春閨思》:“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應是:“昨夜夢漁陽,提籠忘採葉”,因為昨夜夢到了漁陽,以至於在今晨仍然在想著夢中的情景,而忘了採葉。再如孔仲平的《寄內詩》: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按一般的順序應是: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

雖然這樣寫詩意上也流暢,但顯得過於平直,沒有韻味。而將兩聯轉過來,意味就大不相同。

二、成份的省略。

絕句的語言要特別精煉,它的每一句都有字數的限制,且要符合聲韻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夠精簡的字詞,要儘量精簡省略。

1.省虛詞。

這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生”與“入”字後都省略了“於”;“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在“蔓”與“花”字後各省去一個“因”字,“弱”與“輕”字後各省去一個“而”字;“南山晴有雪,東陌霧無塵”,“山”與“陌”之後各省一個“雖”,“晴”與“霧”後各省一個“而”字。

2.省實詞。

如明謝榛的《秋閨曲》:“可憐南去雁,不為倚樓人”,這“倚樓人”後面省去了“捎書”類似的文字;王夫之《補落花詩》:“盡情撲翅欺蝴蝶,塞耳當頭叫子規”,這“欺”後面省去了“人的”。

3.省平行語。

如“桃葉傳情竹枝怨”,“枝”後省了一個“傳”字,應該是“桃葉傳情竹枝傳怨”;同理,“西澗流水東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其實應為:“西澗流水東澗流水,南山雲起北山起雲”。

4。省人名、地名、書名等。當然這裡能簡省的都是有名的。如:“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玉關”就是“玉門關”,省了一個“門”字,但人們仍然能明白;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的是“王導”與“謝安”,大家都明白的。

三、互文。

詩中有些字詞本應合在一起用的,但有時卻因字數、平仄等限制,而被省略了,有點類似於“省平行語”,但這種省是前面省了後面有的,後面省了前面有的,互相表意,所以叫互文。如:“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全句意思應該是:“萬壑樹參天、響杜鵑,千山樹參天、響杜鵑”,前句省略了“響杜鵑”,後句省了“樹參天”;戴復古的“東園載酒西園醉”,應是:“東園載酒醉,西園載酒醉”,“東園載酒”後省了“醉”字,“西園”後省了“載酒”。

本文轉載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向下滑動檢視詳情

TAG: 倒裝平仄省略押韻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