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鄭慕康《嫦娥奔月圖》

今年的中秋佳節正逢國慶長假,家國同慶,花好月圓,彷彿“遲來的春節”。

中秋節為何是團圓節、狂歡節?月餅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毛豆和芋艿怎麼也在中秋節這一天過生日?

循著歷史長河逆流而上,讓我們走近這些千姿百態、你或許不太瞭解的中秋節,看看它們如何共同指向詩情畫意、美滿團圓的理想,又怎樣歷經時光淬鍊,凝聚成承載民族心理情緒的文化符號。

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豐子愷《松間明月長如此》

八月十五日或許本來就是唐代“國慶”千秋節的尾聲,只不過在逐漸演化過程中保留了關於明月和長生的瑰奇想象,成為富有浪漫色彩的節日

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的中秋與國慶當天,恰好交疊在一起,看起來有些特別。

中秋節因循農曆,唐代開始定型。國慶節則因循公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才有的節日。到了今天,公曆、農曆的月日組合會以十九年為週期迴圈一次。今年中秋、國慶重疊的情況,在1982年、2001年也曾經發生過。有趣的是,中秋節民俗形成的歷史,與古代的“國慶”並非全無因緣。

這個“國慶”指的是唐代的國家級慶典“千秋節”,也就是是唐玄宗的生日,始於開元十七年(729年),為八月五日,全國上下放假三天,後來改稱“天長節”,但是民間仍習慣用“千秋節”稱之。唐朝由盛轉衰以後,千秋節慶典曾一度中斷舉行,這時杜甫作詩說:“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先朝常宴會,壯觀已塵埃。”( 《千秋節有感二首》其一)由此可知,玄宗時,作為皇帝生辰的千秋節是一代詩聖心中八月的象徵,也是他關於盛唐的重要記憶,中秋節暫時還排不上號。千秋節宴在長安著名地標“花萼相輝樓”舉行,玄宗詩《千秋節宴》詩中說“玉宇開花萼”,就是記錄這一宴會開設的地點。此樓極為高峻富麗,皇帝居其上,俯瞰廣場。由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劇集《長安十二時辰》,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都曾對這座唐代名樓進行了視覺上的呈現。杜甫還在詩中回憶千秋節的盛況稱:“御氣雲樓敞,含風彩仗高。仙人張內樂,王母獻宮桃。羅襪紅蕖豔,金羈白雪毛。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千秋節有感二首》其二)宴會聲勢盛大,有如人間仙境。玄宗朝皇室之奢靡從中可見一斑。杜甫詩中說“仙人張內樂”,所演奏的音樂,很可能就是家喻戶曉的詞牌“念奴嬌”的原曲《千秋樂》,“念奴”是天寶年間著名的唐代女歌唱家的名字。後來《千秋樂》傳入日本,成為了日本雅樂中的散場曲。時至今日,日語裡仍將一場演出最後一個節目稱作“千秋樂”,含義類似於國人所說的“大軸子”。

有趣的是,千秋宴中一個重要的“生日禮物”是“鏡”。王公貴戚會向皇帝進獻“金鏡綬帶”,而皇帝也會將“金鏡”分賜群臣。據孫機先生考證,這種在千秋節上使用的鏡子,常常以月為主題。玄宗《千秋節宴》詩中說“月銜花綬鏡”,張說也有詩中說“金鏡抱仙輪”,可見鏡上有明月的形象。今天考古發現的唐代銅鏡,有不少就以月宮為主題。其中有一面“雙鵲盤龍月宮鏡”,上方以小圓形表示月,有桂樹、兔子等形象,下方為海,龍舞其上,還有一對喜鵲銜綬帶向月飛翔。龍是皇帝的象徵,描寫千秋節的詩句裡也會提到月宮、飛鵲,則這樣的唐鏡,很可能就是在千秋節這天使用的月宮鏡。

八月初五並非月圓之夜,為什麼八月初五的“千秋節”會進獻月宮鏡?這可能是因為月宮這一道教仙境在唐玄宗還在世時就已經和他個人的形象融為一體了。這就是唐明皇遊月宮的傳說。傳說篤通道教的唐玄宗,曾在某個八月十五夜藉助某一道士的力量,步入虛空,漫步月宮,甚至還有說唐玄宗在月宮聆聽了仙樂,傳給楊貴妃,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此事在《開元天寶遺事》和《太平廣記》的“羅公遠”“葉法善”條目都可見到,羅、葉兩人分別是這一傳說中的道士。今天能見到的最早記載是敦煌本《葉淨能詩》,葉淨能就是故事裡的道士。千秋節進獻、賞賜“月宮鏡”,與這一傳說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說“千秋節”是“人間仙境”,不僅是誇張修辭而已,古代帝王自比神仙是常態,連唐玄宗也未能免俗。唐代的中秋玩月詩,多集中出現在開元以後,很可能也與這一傳說有關。

玄宗退位以後,千秋節仍然繼續舉辦,經歷肅宗、代宗、德宗、順宗,直到唐憲宗才廢除,延續了近八十年。千秋節撤銷以後,詩人戎昱作詩《八月十五日》懷念道:“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這首在八月十五日作詩懷念千秋節的詩,表明在唐人心中這兩個相近的日子關係匪淺。那麼或許可以這麼推測,八月十五日本來就是千秋節的尾聲,千秋節撤銷以後,民間出於對八月舉國歡慶的懷念,將滿月臨照的八月十五之夜作為千秋節的替代,加以慶祝。相比千秋節,八月十五之節保留了關於明月和長生的瑰奇想象,成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節日。

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今天考古發現的唐代銅鏡,有不少就以月宮為主題。其中有一面“雙鵲盤龍月宮鏡”,這樣的唐鏡很可能就是在千秋節這天使用的月宮鏡

文學中,賞月很早就與“渴慕團圓”產生了關係;到了宋代,民間對於中秋節的慶祝,通宵達旦,堪稱“狂歡”……不論什麼樣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自唐代興起之後,民間的中秋風俗隨著時間推移,呈現出了豐富多型的面貌。

以唐代而論,中唐以後的中秋節總體是一個道教氣息濃重的節日。漢地本土固有的傳統節日,日、月數相同的“重日”之節,歷史更為悠久,如上巳節、端午節、重陽節都是如此。“十五”之節多為後起,往往與宗教信仰關係重大,例如道教以正月十五為“天官賜福”之上元節,七月十五為“地官赦罪”之中元節,十月十五為“水官解厄”之下元節。八月十五也是一個“十五”之節,唐詩中寫到八月十五賞月,多是在道觀裡,詩句也經常藉助道教神仙典故。例如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雖然是單純地邀請友人一起賞月,賞月的地點卻是在道觀裡。劉禹錫的《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也是在道觀賞月,詩中寫道:“少君引我升東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軿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彷彿置身並非塵世的清虛之境,道教文化對於文學表達的影響顯而易見。

但是,如果僅僅將唐代的八月十五夜當作道教節日又未免偏狹。文學中,賞月很早就與“渴慕團圓”產生了關係。例如古詩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一詩就說:“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將望月思團圓的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謝莊的《月賦》也說“隔千里兮共明月”。此時的月還沒有特指八月十五之月。當唐人試圖表達八月十五這天望月的心緒時,客愁、閨思這樣的傳統題材也會進入他們的筆下,比如白居易詩中就說:“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到了宋代,民間對於中秋節的慶祝,一改唐人的清虛之風,反而是或聚集家中,或流連夜市,縱酒歡樂,通宵達旦,堪稱“狂歡”。南宋吳自牧記載道: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這一天沒有宵禁,夜市直到清晨十分,遊人也一直玩樂到清晨,哪怕是窮人也要置酒作樂,不肯放過。這樣的狂歡場面和唐代的元宵節頗為類似。據學者分析,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之所以要有通宵不寐外出的狂歡節,就是要藉助打破生活節律,帶來一些生物鐘的變化,並且提供一些打破貴賤、貧富界限的機會,讓階層相對固化的社會得以片刻鬆弛,讓終年辛苦勞作的人們解開精神上的束縛。

中秋節不僅是漢族的節日,不少民族如壯族、滿族、仡佬族等,都有在八月十五這天過節的習慣,節慶活動也多與月有關。時至今日,已經很難分辨這些各種各樣的中秋歡慶民俗是相互之間受到了影響,還是晴朗秋夜的明月喚醒了各地人民的共同心理。不論是什麼樣的節慶活動,都是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的。中國周邊的國家也發展出了有特色的中秋活動。比如日本在八月十五前後有“月見”的活動,連續七天觀賞月相變化,盤中供設賞月饅頭、秋季水果,瓶中插供芒草與七草。在韓國,中秋節是一年中的第一大節,放假三天,閤家團圓,很多身在外地的人會不顧一切為此踏上旅途,是一年最繁忙的時候。

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馬遠《月下把杯圖》

北宋時流行的中秋節令食物是“玩月羹”;至於月餅,明確的記載出現在南宋;到了明朝,月餅是家家戶戶相互饋贈的禮物,取團圓之義

今天常見的中秋點心是月餅,但是月餅一詞在北宋時還不常見。這時流行的中秋節令食物是“玩月羹”。據《膳夫錄》記載:“汴中節食,中秋玩月羹。”是羹始於何處?《清異錄》中振振有詞說是開封一個叫“張手美”的店家專賣的,這個張手美會根據不同的節令推出不同的美食點心。不過,一般認為《清異錄》屬於“偽典小說”,換言之就是文人在依靠想象力吹牛。雖不可靠,但引人遐思。據說舊時的上海,也就是松江地區,中秋節也有吃“玩月羹”的風俗,由桂花、蓮子、紅棗、菱、生梨、杏仁粉調製而成,或許和宋代記載的風俗有關。

至於月餅,明確的記載出現在南宋。北宋蘇東坡有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雖然經常用來形容月餅,但是細究原詩,只是說自己和一位喜歡自己詩歌的友人同席,沒有明說是“中秋”“月餅”,用它來形容月餅,就是古人“賦詩斷章”之義了。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明確寫到“月餅”之名,是一種蒸點。

到了明朝,月餅是家家戶戶相互饋贈的禮物,與今天別無二致。《西湖遊覽志會》稱“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北京歲華記》中還記載說,北京民間的中秋節,除了餅面要畫月中蟾兔以外,家中還要設“月宮符像”,“符上兔如人立”。彭蘊章《幽州土風吟》也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瑤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就是指當地的貼符、制餅這兩大節日風俗。此外,北京還有一種節日用具“月光紙”,是紙肆中售賣,為祭月之用。《帝京景物略》中更加詳細地寫了中秋祭月的儀式: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在祭月儀式中,使用的果餅必須是圓形的,應該是用來象徵滿月,月餅最大直徑甚至可以達到二尺。祭瓜要刻成蓮花的形狀。月光紙的大小三寸見方至丈餘不等,上面畫著坐在蓮花上的月光菩薩、月宮和搗藥兔的形狀,金碧輝煌,是一種佛道信仰合流的產物。家中在月出方向設“月光位”,拜月,焚月光紙,撤供,將供品分給家中每一個人。此外,回孃家的已婚女性這天必須返回夫家,因為這一天還被稱作“團圓節”。不論是雜糅的宗教元素,還是閤家團聚、分享供品的程式,都凸顯出這是一種世俗的祭禮,寄託了民間對圓滿家庭生活的嚮往。

北京的祭月儀式較為複雜。在我國南方大部,如四川、江蘇、浙江,都只是向天拜月而已。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廣州潮安縣中秋節這天祭拜女神,俗稱“拜月娘”,與北京的月兔崇拜有較大的區別。舊時上海地區的中秋祭月也有不少特色,供品有毛豆、芋艿,此外還有觀賞仙鶴的習慣。

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清代陳枚《月曼清遊圖之瓊臺賞月》

在舊時上海地區,中秋祭月必須要有毛豆、芋艿,意為“毛一千、餘一萬”,寄託了生活富足的願望,此外還有一個極為特殊的中秋風俗——觀賞仙鶴

在上海的民俗裡,中秋節這天還是毛豆和芋艿的生日。上海民俗中不少作物都有生日,如七月二十為上海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的生日(見《上海雜誌》卷五)。“八月半”這天何以成為毛豆、芋艿的生日(見《上海縣誌》社會篇)?或許和這一天的毛豆、芋艿的滋味有關吧。因此,在舊時上海地區,中秋祭月也必須要有毛豆、芋艿,意為“毛一千、餘一萬”,寄託了生活富足的願望。此外祭月之物,還有菱、藕、石榴、柿子,為“前留後嗣”之意。

據《上海通志》記載,舊時祭月,首先是燒斗香,從午後即開始。富家香斗頗大,為紙製,香高尺餘,扎龍門牌坊,精細刻紙,金碧輝煌。好事者則集資在公共場合設定麵缸充當的大香斗,比家用的更大,高香粗如庭柱,近一人高,十分氣派。同治《重修上海縣誌》說“中秋賞月,禮斗、燒斗香”,清末《上海縣竹枝詞》中說“中秋賞月竟開筵,月餅堆盤月樣圓。禮斗香還燒大斗,南園向最盛香菸”,就是講中秋燒斗香的風俗。

此外在舊時的上海還有一個極為特殊的中秋風俗是觀賞仙鶴。仙鶴本來是松江華亭的重要鳥類,鶴又是高士的象徵,陸平原臨終前曾借思念華亭的鶴唳聲,抒發對過去故鄉自由生活的懷念。後來隨著人類活動,鶴的蹤跡變少,但傳說中秋節這天仍然有鶴出沒。嘉慶《松江府志》載:“八月十五,中秋節,食月餅,登樓臺賞月,觀鶴。”堪稱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今天的上海早已高度城市化,但是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提升,會不會還有機會聽到傳說中的華亭鶴唳聲呢?

千姿百態的中秋歡慶民俗,都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為指歸

宋徽宗趙佶《閏中秋月帖》

作者:吳心怡,文學博士,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博士後

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千秋八月月宮中秋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