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5000年前的人在想啥?

5000多年前華夏是什麼樣子?

畢竟那時還沒有文字,我們只能從後世典籍中的神話傳說中瞭解,比如《山海經》中記載了黃帝大戰蚩尤;《國語》中記載了這一時期黃帝及炎帝的身世;《史記》中記載了這一時期黃帝與炎帝間的牧野之戰……可這些都是後世人對那段時期的追述,離得最近的也有1000多年了。

你知道5000年前的人在想啥?

左為炎帝,中為黃帝,右為蚩尤(蚩尤長得有點奇怪,畢竟是傳說中他是獸身人語,銅頭鐵額,不能太苛求)

5000多年前的畫

能不能看到5000多年前當事人的描述?

完全可以,雖然當時還沒有文字,但還有繪畫呢。

這幅《鸛魚石斧圖》彩繪陶畫(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就可以暫時幫助我們窺探一下5000多年前上古先民的精神世界。

你知道5000年前的人在想啥?

它畫幅高37CM,寬44CM,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繪畫作品中畫幅最大的繪畫

它於1978年在河南臨汝閻村遺址中被發現,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5000多年。根據國家文物局2002年釋出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在64件(組)出國(境)展出的一級文物中,名列第一位的就是它。

妥妥的C位出道!

《鸛魚石斧圖》是描繪在一件陶缸外表面上的彩繪作品。它雖然也是仰韶文化時期的作品,但它與仰韶文化時期最具特色的彩陶還是有著明顯區別的。

舉個例子,仰韶文化的彩陶紋飾為黑色,分幾何紋、動物紋。

你知道5000年前的人在想啥?

人面魚紋彩陶盆

而彩繪陶的顏色就比較豐富。

此外,在製作工藝上,彩繪陶與彩陶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彩繪陶是在燒製好的陶器上用礦物質顏料作畫,顏色雖然很豐富,但時間久了顏色就會暗淡。而彩陶是先用礦物質顏料在陶坯上作畫,然後在一起入窯燒製,燒成後能更好地顯色,且不易掉色。

鸛魚石斧彩繪陶缸,明顯能看出來掉色了

彩陶和彩繪陶還有一項重大的差別,那就是彩陶主要以實用生活用具為主,部分也用於殉葬。但彩繪陶都是用於殉葬。

對了,這件鸛魚石斧彩繪陶缸就是一件裝殮屍骨的葬具,它通高47CM,口徑32。7CM,底徑19。5CM,略呈直筒形,平底,厚圓唇,口外有四個對稱的鷹咀形泥突,底部正中穿一圓孔,上面應有一個半球形的蓋,但已丟失。

這種甕棺葬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屢見不鮮,但有白衣彩繪的陶缸則為數不多。甕棺葬是由逝者的子孫後代將逝者的屍骨重新蒐集、入殮的二次葬。既然是葬具上的繪畫,必然還蘊含了一些特定的涵義,畢竟在文字出現之前,繪畫是人們記錄生活,表達感情的重要載體。

獨佔C位的它

在藝術家眼中,它的出現,改寫了中國美術史,拉開了中國繪畫發展史的序幕。

這幅作品孕育了中國繪畫傳統藝術表現手法的兩種基本形式──勾勒填色和沒骨。

你知道5000年前的人在想啥?

中國繪畫中的勾勒填色和沒骨技法

作品用沒骨法將鸛的身體整體塗白,用以表現白鸛羽毛的飄逸和靈動,通體不使用線條,而魚和石斧則用黑色線條勾勒出輪廓,並在中間塗滿顏色。為突出鸛眼圓睜,目光炯炯的特點,還用黑色線條勾勒出鸛眼的輪廓,更加突出了白鸛生機勃勃的征服者氣派。與白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它銜著的魚,魚的身體已經僵直,無力掙扎、死氣沉沉。為了突出此時白鸛的負重,特意刻畫了白鸛的身體稍稍後仰,頭頸高揚,表現出了動態平衡的效果。

一般提重物的時候是這樣滴

石斧豎立在畫面的右側,斧與柄的結合方式似斧子穿入柄內再用皮帶綁住,斧柄中間畫一個黑叉,顯然不是裝飾而是特意標記的符號,斧柄下端有許多刻畫的交織紋,似在木柄上纏繞的布片以便保護手心。簡單的描繪就使整個畫面古樸、肅穆,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上古先民們樸素的審美觀。

在史學家眼中,它完整地描繪了石斧的斧頭與斧柄的裝配情況。要知道在此之前,考古學家們只發掘出了斧頭(大多是石質或玉質的,比較容易儲存),並沒有斧柄,因此並不掌握石斧的裝備情況。

你知道5000年前的人在想啥?

這幅繪畫第一次如實地繪出石斧柄把的實際裝制方式,為考古學者復原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柄把裝制提供了直接根據。

它到底想表達什麼

那麼,這幅畫到底想表達什麼呢?

勞動工具崇拜說:這種觀點認為這是一幅表現遠古先民農耕和漁獵的圖畫,畫中的白鳥可能是類似鸕鷀之類的為人類捕魚的鳥,而石斧是當時重要的生產工具。作品表達先民希望祖先保佑獲得豐收。

圖騰崇拜說:這種觀點認為白鸛和魚分別為兩個敵對氏族的圖騰,白鸛啄魚代表著白鸛族對魚族作戰並取得了勝利。死者可能為白鸛族的氏族首領,而邊上的石斧是他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從石斧中分化出來的一種武器——石鉞,已逐漸成為一種權力的象徵了。

新石器時期的石鉞

生殖崇拜說:這種觀點認為鳥象徵男性,魚象徵女性,鳥啄魚則表現的是男女結合的場面,寓意生殖繁衍。原始先民常常用一些原始信仰來解釋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其中生殖崇拜就是一個方向。

裸體浮雕彩陶壺和紅山文化遺址中的孕婦陶像

陰陽對偶說:這種觀點認為魚鳥裝飾體現了“陰陽對偶”、“陽尊陰卑”的裝飾規律,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物化體現,是將中國古代的“陰陽”觀念以一種十分隱喻的方式詮釋展現。

漢代銅洗刻紋

死而復生說:這種觀點認為魚生活的水世界象徵著陰間,而白鸛象徵著陽間,鸛銜魚表示讓魚脫離它生活的陰間世界,象徵著期望死者可以死而復生。神奇的是,在瑪雅文化的彩繪陶中也有鳥銜魚的形象,從當地神話傳說來看,也預示著死者可以死而復生。

5000多年前正處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原始先民們已經擺脫了刀耕火種的艱苦歲月,開始了對精神世界探索,正是這些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等原始信仰支撐他們面對惡劣的自然、未知的困惑和死亡的恐懼,穿越千年的滄桑歲月。

TAG: 石斧白鸛彩繪彩陶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