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詞歌曲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

中國古代詩詞歌曲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

我國自古就有聲詩統一的傳統,從藝術起源看,詩、樂、舞三位一體,至少在先秦時期還是這樣。《詩經》、楚辭實則都是可以演唱的歌詞。《墨子·公孟篇》雲:“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說明《詩經》具有可誦、可奏、可歌、可舞的音樂性質。

《史記·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亦可見《詩經》所有作品都可配樂歌唱,孔子整理《詩經》就包括音樂整理。故朱熹說:“詩,古之樂也,亦如今之歌曲。”(《朱子全書·詩綱領》)楚辭《九歌》一般認為其原型就是楚地的巫歌,元代熊朋來的《瑟譜》認為《九歌》是瑟曲。朱熹《楚辭集註》注《九章》“倡曰”一段說:“倡讀曰唱,亦歌之音節,所謂發歌句者也。”證明《九章》也是可以歌唱的。後來逐漸演變,到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樂府詩還是可以演唱的,甚至到了唐代,還有樂工可以歌唱漢魏樂府。但是此一時期也出現了“徒歌”,“徒歌”即沒有曲子不能演唱的詩。

到了唐代,除了樂府以外,一部分或五言、或七言的近體詩,也可以演唱,稱之為“聲詩”。王維、李白、王昌齡、白居易、李賀等詩人的一些作品,都可以歌唱。《丹鉛總錄》說:“唐人樂府多唱唐人絕句,王少伯、李太白為多。杜子美七言絕近百,錦城妓女獨唱《贈花卿》一首。”可見李白、杜甫絕句也都為樂章了。最著名的就是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作為歌曲《陽關三疊》,在唐代就曾得到普遍歌唱。但唐代大部分的詩都不能演唱了。宋代詩不能唱,代之而起的是可以演唱的詞。詞在唐代就已經出現,稱之為“曲子詞”。元代又有了可以演唱的曲子,即套曲和小令。為中國古代詩詞譜上曲子的歌曲,傳統的聲與詩融為一體,是民族音樂一種十分重要的藝術形式。

有唱就肯定有曲子,詩詞既然能唱,就應該有樂譜。但是一般來說,詩歌因為有文字記載,容易流傳;而歌唱作為稍縱即逝的聲音流傳下來很難。記載這些聲音的就是樂譜。《詩經》、楚辭、漢魏六朝樂府,都應該有樂譜,可惜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最早樂譜是在敦煌藏經洞裡發現的唐代琵琶樂譜和現藏於日本陽明文庫的原近衛家所藏唐五絃琵琶譜,但都有譜無詩。南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收錄的南宋乾道趙彥肅傳的《風雅十二詩譜》,是為《詩經》所配的曲子。如果確實是“唐開元”傳下來的詩譜的話,它應該是流傳下來的最早的聲詩兼備的詩譜,即最早的詩歌曲,而南宋詞人姜夔流傳下來的詞曲譜集《白石道人歌曲》,應該是我們看到的最早的帶有詞作品的詞譜,是典型的古代詩詞歌曲。明清的樂譜就更多了,成書於明洪熙《神奇秘譜》中的《太古神品》和《霞外神品》大都是明代前的古譜,然有譜無辭。而明末魏皓攜往日本的《魏氏樂譜》、成書於清代康熙、乾隆間的《曲譜大成》和乾隆間所刊《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等,多是有曲有詩的,是我國古代詩詞歌曲的淵藪。

進入現代以來,古代詩詞歌曲的研究,重點在曲譜的整理與翻譯,詩詞歌曲的演唱研究以及教學和傳播等實踐探索雖然開展並不遲,但重視不夠,影響比較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缺少老一輩學者如楊蔭瀏、傅雪漪、劉崇德等高水平的研究,在眾多的音樂研究專案及成果中,有關古代詩詞歌曲的較少;其二,在音樂教育中,古代詩詞歌曲的教學還很薄弱,課程設定中未見進入主幹課程,教材亦極為少見:其三,古代詩詞歌曲的研究與教學人才奇缺。因此中國古代詩詞歌曲的教學和傳播應該引起教育與文化界的高度重視。

傳播中國古代詩詞歌曲,是音樂教育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重要途徑之一。古代詩詞歌曲是配樂歌唱的詩歌,凝聚了中國古人的思想和情感。這些歌詞有的表現了古代士人的家國情懷:如《魏氏樂譜》所收李白《關山月》對唐代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痛苦的關注,王維《隴頭吟》對戍邊將士的同情;有的則反映了古代人民美好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如《魏氏樂譜》收王維《陽關曲》所表達的既渴望朋友建功立業於邊塞、又不忍離別的情感。《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所收李清照著名的《鳳凰臺上憶吹簫》,寫妻子對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有的歌唱祖國的大好河山:如《碎金詞譜》所收白居易《憶江南》,對江南勝景的生動描寫與美好回憶。而王安石的《桂枝香》一詞,描繪了金陵晚秋的壯麗景色,抒發了古今盛衰興亡懷古之情,寫景中深寓了憂國感情。古代詩詞歌曲可以使受教育者具體感受和把握民族文化的特點與精髓,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信心,增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所以透過教育傳播中國古代詩詞歌曲,對於深入發掘古代詩詞歌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古代音樂當然也在其中。而我國當代音樂學院的教學體系中,中國近現代聲樂作品教育和西洋聲樂作品教育是課程內容體系的主體,學生涉獵自然比較廣泛;中國古代音樂作品教育則比較薄弱,中國古代詩詞歌曲教育就更少,中國古代詩詞歌曲演唱在聲樂教學中甚至就是空白。中國古代聲樂作品流傳下來而又可以演唱的作品少,是其客觀原因,但不受重視則是主要原因。而這樣的教學內容設計,無法有效培養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音樂人才,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弘揚傳統文化的要求。

目前,我國古代音樂作品主要儲存在樂譜中。瞭解和學習中國古代音樂,必從熟悉古代樂譜始。中國古代曲譜都有曲與歌詞(詩詞曲)同載的習慣,所以學習古代詩詞歌曲是學習古代音樂的重要途徑。當然唐宋以來的樂譜,不同時期採用的記譜方式也不同,有文字譜、減字譜、俗字譜、律呂譜、工尺(車)譜等複雜的記譜法。但歷代整理樂譜,就有用本時代的記譜法翻譯前代樂譜的習慣。南宋姜白石破譯唐代名曲《霓裳曲》譜,原譜共18段,為便於時人歌唱,他就選取了兩段曲譜翻譯成當時流行的俗字譜,又配上了自己創作的歌詞,取名《霓裳中序第一》,收錄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中。宋末元初的熊朋來《風雅十二詩譜》收錄在他的《瑟譜》中時,也將12首原律呂譜譯成了當時通行的工尺譜。

上個世紀,古代樂譜研究出現了高潮。唐蘭、夏承燾、楊蔭瀏、陰法魯和丘瓊蓀等學者,都發表了有關《白石道人歌曲集》旁譜的研究考證文章,把宋代俗字譜的研究推向一個更為成熟的境地。與此同時,明清時期的工尺譜亦開始被譯成現代曲譜,如傅雪漪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選譯》、劉崇德《新定九宮大芬成南北詞宮譜校譯》《中國古代曲譜大全》等,這些翻譯與整理工作,使古代音樂傳統得以儲存,為我們學習古代詩詞歌曲提供了便利。楊蔭瀏、傅雪漪等學者除整理翻譯古代樂譜外,還自己嘗試為古代詩詞譜曲。雖然是今曲,但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中國古代音樂史的著名專家,對古代曲譜有深入研究,故其譜曲深得古代音樂傳統的神韻,也成為古代詩詞歌曲的名曲。

中國古代詩詞歌曲自有不同於西洋藝術歌曲的民族特點。中國古代詩詞多為抒情詩,呈現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古人為詩詞配曲,多參照了詩詞的內容意境;而且為了發揮演唱者的主動性,配譜的旋律都比較簡單。演唱這樣作品,最為重要的是唱情、唱境。即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表達出歌詞所表現的情感內涵和意境。如傅雪漪所說,“要掌握民族傳統唱法的各種特點,更重要的是根據歌詞內容、詞采,真正調動自己的感情”,“或依詞情曲意安排音符的長短”,或“在行腔方面予以適當的潤色”,“從聲音、旋律、節奏、氣息各方面,取得貫串協調,把歌詞、旋律的感情內涵滲透到聲音中去,達到聲情形態統一完整的效果,這才是具有色澤的唱,有韻味的歌聲。”(《詩詞曲譜選釋》)古代詩詞歌曲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語言本身就具備音樂美。中國古代詩詞講究平仄和押韻,本身以其節奏感和韻律美成為歌唱的組成部分。所以演唱中國古代詩詞歌曲,不僅要唱聲,還要唱詞,即充分考慮到平聲長、上去短、入聲促的語言特點。如此才能表現出漢語言的節奏和韻律美。

學習古代詩詞歌曲,是瞭解和把握中國古代音樂特點的重要途徑。把中國古代詩詞歌曲教學納入當代聲樂教育體系不僅必要,而且是當務之急。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詩詞古代歌曲樂譜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