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大暑為六月中,天熱到極點。還是東漢劉熙的《釋名》解釋得準確,他說,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燻蒸其中為溼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髒,也就稱“齷齪熱”。

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於星斗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後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大暑三候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一候腐草為螢

| 大暑之日“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嫋嫋神秘在靜夜裡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二候土潤溽暑

| 後五日“土潤溽暑”,溽是溼,溼氣濃重,蒸鬱而令人難耐。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三候大雨時行

| 再五日“大雨時行”,因溼氣積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時行以退暑,最熱時秋即攜大雨來臨。

荷花生日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農曆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

荷出汙泥而不染,初開花稱“菡萏”——“悄偷窺,亭亭玉體,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嬌輝”。

菡是未吐,萏是嫩葩。盛開後稱“芙蕖”——“小橋秀絕。露溼芙蕖花上月”,都是美麗意境。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詩意還是老杜好——“樽當霞綺輕初散,棹拂荷珠碎卻圓”,樽是酒器,棹是船槳,多美!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 朱偉

流螢詞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暮簷涼薄。

疑清風動竹,故人來邈。

漸夜久、閒引流螢,

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夢遠雙成,風笙杳、玉繩西落。

掩綀帳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

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

抱素影、明月空閒,

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

翠冷紅衰,怕涼起、西池魚躍。

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吳文英(南宋)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樓角參橫,庭心月午。

侵階夜色涼經雨。

輕羅小扇撲流螢,

微雲度漢思牛女。

擁髻柔情,扶肩暱語。

可憐分破。

有佳期,人間底事長如許。

——賀鑄(北宋)

大暑習俗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

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這個習俗。村裡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

喝過伏姜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燒伏香

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

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疾病。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魯中南和魯西南地區的大暑習俗。其中,以單縣羊湯最為聞名。伏暑的羊湯湯質優美、營養豐富,具有健腺益氣、溫補腎陽的良好功效。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吃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品讀大暑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大暑賦

轉眼已到大暑節氣。“暑”字烈日當空,《說文解字》講,暑就是熱。建安七子中陳琳的《大暑賦》開頭就是“土潤溽而歊烝,時淟涊以溷濁”。熱氣蒸騰,滾燙而汙濁的熱風將一切都鬱悶成紅色。同為建安七子,王粲的《大暑賦》寫出汗,“氣呼吸以祛裾,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淟涊而不涼。”汗如雨下,即使埋進清泉,汙穢仍揮之不去。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陳琳、王粲等人的暑氣皆陰鬱,獨在曹植賦中,才能讀到被驕陽曬透,白雲亮到耀目的那種感覺,曹植與建安七子由此才構成氣度上的區別。曹植說,日神羲和駕車,南宮朱鳥起舞,“曬扶桑之高熾,燎九日之重光”。大暑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赫其遂蒸”,赫是鮮亮之紅,鮮亮而成顯赫。曹植以“蛇蛻皮於靈窟,龍解角於皓天”強調暑氣鼎沸——溫風赫曦,草木低垂,山崩海沸,沙融礫爛,飛魚斷水,潛龜浮岸,農夫不再耕耘,織女不再機杼,“背暑者不群而齊跡,向蔭者不會而成群”。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雲屋重構,閒房肅清。寒泉湧流,玄木奮榮,積素冰於幽館,氣飛結而為霜。奏白雪於琴瑟,朔風感而增涼。”在這滾滾雲山腳下有閒房一棟,被濃重的雲影遮成幽靜。寒泉汩汩,森林奮榮。幽深之中,室內素冰結為霜花,滿屋迴盪著清越的陽春白雪之曲。我想,這就是氣度的作用——曹植越過了暑熱,在大暑中看到的就只是清涼。

——節選自《四季小品》/朱偉著

大暑詩詞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竹裡館》

唐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認為,只有古樹參天、寧靜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納涼的理想去處。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消暑詩》

唐 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室內少放東西,心平氣和坐於窗下,清風便會自然而來,涼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大熱》

南宋 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穀秋,亦是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此詩描寫了盛夏的炎熱,更襯托出農夫耕種的艱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暮熱遊荷花池上》

南宋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

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

低面深藏碧傘中。

把盛夏的炎熱與乘涼的快意寫得意趣盎然,可以說是描寫傍晚在荷花池畔納涼的絕妙之作。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彥衝畫柳燕》

清 江堤

柳枝西出葉向東,

此非畫柳實畫風。

風來無質堆紙上,

巧借柳枝相形容。

寥寥幾筆,一個柳下納涼、清風拂面的清涼世界,便躍然紙上。

暑來暑往留不住,不負年華不負卿

暑氣將來,願清心養身

TAG: 大暑曹植仙草流螢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