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直到如今,人們還將“九”視為吉祥、尊貴的象徵。那古人為何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呢?

古代數字有什麼特殊含義

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一為開端三為多 九為“至尊之數”

《素問·三部九侯論》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和“九”一頭一尾,是天地之間最為重要的兩個數字了。古人對“一”的崇拜,很可能是出於原始混一的觀念,與“一”有關的神話,往往都與“開創”之地位有關。例如宋代以前,皇家祭祀的最高神被稱為“東皇太一”,宋之後才被玉皇大帝取代。相較而言,古人對“九”的偏愛,則是執其另一端,充滿了對遠方的幻想,有更豐富的精神投射。在古人看來,“九”既是“終”,又是“無限”之始,所以李白詩曰:“疑是銀河落九天”,王涯《漢苑行》也有詩句“二月春風遍柳條,九天仙樂奏雲韶”。九天之上、九泉之下、九霄、九幽等詞都是用“九”表示無限高遠、深不可測。

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

汪中《述學·釋三九》曰:“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在古代,“三”表示多,“九”則表示極多。在古籍中,“三”往往是泛指“多次”,如人們所熟知的“韋編三絕”、“三思而後行”等成語,說的都是多次而不是三次。古人對“三”推崇,大概是源於“禮以三為成”的傳統,《禮記·曲禮上》曰:“卜筮不過三。”孔穎達疏:“卜筮不過三者,王肅雲:禮以三為成也,上旬,中旬,下旬,三卜筮不吉,則不舉也。”這裡“三”是占卜求吉的一個限度。“三”有“多”的意思,也是一個界限,中國民間歷來有“事不過三”的說法,如“三顧茅廬”、“三打白骨精”等等。不過,相比於“三”,古人對“九”更為偏好,往往願意以“九”來表明數量極多,以誇飾自己所要表達的意義,如“九曲黃河”、“九牛一毛”、“九死一生”等成語,其中的“九”都是“極多”的意思。此外,“九”還有著諧音“久”這一優勢,透過數量上“九”的強調和重複,又有著“長久”的寓意,從而更受到古人的喜愛。

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九”的特殊意義在中國古代建築的設計中多有體現。北京的恭王府原來是和珅的府邸,裡面的走廊、窗欞等處的裝飾都是蝙蝠,據說總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諧音“福”,取福運長久之意。如再加一“福”,又是“萬福”,而那一“福”,正是藏在假山裡面的康熙御筆“福”字。皇帝作為九五之尊,更是離不開“九”,他穿著九龍袍,住處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度都是九丈九尺,大門上的門釘也都是橫九排、豎九排,一共九九八十一顆,這些都是長久的象徵。當然,天壇、故宮對“九”的崇拜可能有著更深層的意義。考古發現,大地灣仰韶文化晚期的宮殿F901遺址就是八柱九間的格局,距今已經有五千多年了,而後世宮殿基本都沿襲了這樣的建築模式。

人們追求十全十美,數目字“十”代表著“滿”,但古人又認為月滿則會虧,物極則會反,盛極則會衰。相對而言,“九”恰好是在上升趨勢中,而且是上升到了一個極點,是有限之極,因而“九”被看做是“至尊之數”。這種“至尊”的地位往往摻雜神秘性和神聖性,如上古時期與原始信仰有關的“九歌”即是一例。此外,佛道兩教也都將“九”看做一個重要的修行之數。如佛教有“九諦”、“九禪”、“九僧”等,道家有“九轉丹”,據說吃了就能成仙,道教的神仙社團“九仙”、“九真”、“九聖”等,也都是以“九”為編制名額。

文學中也有“九”信仰的痕跡,如《水滸傳》中說九天玄女搭救了宋江,給了宋江天書,囑咐其要“替天行道”。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天罡神和七十二地煞神,《水滸傳》中說洪太尉誤放走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他們轉世為一百單八好漢,這都是九的倍數。《西遊記》中提到的法術有“三十六變”、“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還有“九九歸真”、“九九八十一難”的說法也都是九的倍數。可見,“九”在佛道思想及民間信仰中,都佔有重要位置。

“九九重陽”從何而來

源自《周易》傳統 先秦就有了“重陽”一詞

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九月初九”在民俗中被稱為重陽節,“九”和“陽”等同成為人們的共識,要追溯到《周易》。《周易》大約形成於商末周初,其中的陰陽八卦等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後世人們的思維模式及行為方式。在《周易》中,數字“九”是一個重要的符號,也正是在《周易》中,“九”作為“陽”的屬性被確定了下來。《周易》裡面把陽爻稱為“九”,把陰爻稱為“六”。如我們熟悉的乾卦,是由六個陽爻組成,爻辭:“九五,飛龍在天”,其中“九五”就指的是乾卦從下到上第五個陽爻。

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九月初九,也就是重九,“九”與“陽”對應,這也就是為什麼九月初九會被稱為重陽節了。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以看出,人們已將“九”陽的寓意與“九”長久的象徵結合起來了,而且在曹丕的時代,九月初九這一天,已經形成了享宴高會的風俗。關於重陽節,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做法是“插茱萸”,這一習俗大約西漢時期就有了,《西京雜記》卷三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隨著時代的發展,重陽習俗在不斷變化,比如唐代重陽節依舊盛行插茱萸,大多是女子和兒童佩戴,有些男子也佩戴;唐以後則流行起佩戴菊花,宋元以後,菊花大有超過茱萸的勢頭。不過,在古代,重陽日以陽驅邪、祈求壽命長久的願望則變化不大。

其實,“重陽”這個詞先秦時期就有,屈原的《遠遊》曰:“集重陽入帝宮兮”,但這裡的“重陽”是指天,而“重陽”專指重陽節大概要到了漢代以後。詩詞中最早提到重陽節的,可能是《藝文類聚·歲時中》收錄的一首:“獻壽重陽節,回鸞上苑中”。此外,人們熟悉的重陽節名句則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等等。

“九”在古代文化中的豐富含義,到了如今還多有體現

《西遊記》裡有個妖怪“九頭蟲”,是碧波潭萬聖龍王的上門女婿,在影視劇中它被二郎神射掉了幾個頭以後逃跑了(原著中是被哮天犬咬下一個頭後逃跑)——在《西遊記》的主角妖怪中,其結局既沒有被打死,也沒有被降服的可不多見。《山海經》記載說青丘有“九尾狐”,尾巴越多,道行也就越深,前不久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角色“白淺”即是以此為原型。姜文導演的以北平為背景的影片《邪不壓正》中,有一個段落說到敲鐘要“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這正是古代鐘鼓樓的敲鐘傳統,一般每天敲兩次,早上開城門敲一次,晚上關城門再敲一次,每次三組共五十四下,一天是一百單八下,全是九的倍數。

除了影視文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儀式、俗語往往也和“九”有關,如情侶送花、結婚發紅包,多以“九”為基數;人們常說“女大十八變”,這是對一個姑娘成長的讚美,也是九的倍數。每年秋天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我們都要登高賞菊,而到了冬天,人們也還會唱著那首古老的“數九”歌。

TAG: 重陽重陽節古人周易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