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隨著大中華日益強盛,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有句話叫“盛世古董,亂世金”;說起古董,大多跟“文物”搭邊,而博物館中珍藏的文物,不少又跟“廢品收購站”有關。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1987年,黑龍江阿城市郊區有座規模不大的廢品收購站,老闆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真說起來,老人的“廢品站”規模並不大,平時就附近鄉里鄉親,有什麼廢鐵皮,舊紙箱啥的拿到他這裡,老人再轉賣給大的“廢品站”。

也是這個原因,老人閒暇的時間比較多,身邊就一個小孫子圍前圍後;5月的一天,老人趁著孫子睡午覺的時間,將不大的“廢品收購站”收拾了一下。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在牆角,老人發現了一個沾滿油膩的“銅疙瘩”,樣子是方方正正的,上面還有“鈕”,底面呈四方形,摸起來似乎還有“符號”;老人好奇,用水衝淨後再看,底面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鬼畫符”,具體是什麼就不清楚了。

乍一看,這塊“銅疙瘩”像是一枚印章,但1987年誰還用銅做的印章,再說底面上密密麻麻的“符號”也不像文字;老人對這塊“銅疙瘩”沒什麼印象,記不清是什麼時候,是誰送到廢品站的。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不過這樣也好,小孫子平時在廢品站,除了廢紙箱和一條小狗之外,也沒什麼玩具;剛好,如今這塊“銅疙瘩”看起來挺怪,說不定能引起孫子的好奇心。

就這樣,“銅疙瘩”成了孩子的玩具,沒事拿一根繩子牽著滿院子跑,碰到其他鐵器,還能發出“叮噹叮噹”的聲音;老人看孫子玩得不亦樂乎,自然心裡高興,可沒多久老人發現,在小孫子的“努力”下,這塊銅疙瘩被磨得越來越亮。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老人沒在意這些,但幾個月後,老人的“外甥”來走親戚,他可注意到了“瓦亮”的銅疙瘩;老人的外甥是名大學生,還是學考古的,自然對“銅印”之類的比較敏感,尤其是看到“銅印”底面上的繁雜符號。

臨走時,外甥告訴老人,這東西可能是件文物,要求“舅舅”妥善保管;話雖這麼說,老人根本沒放在心上,1987年也沒幾個人知道“啥是文物”。

再說“外甥”,他可上了心,回到學校趕忙找到考古專家、也是考古系的特約講師“張泰湘”教授;說明情況後,張教授的表情越來越嚴肅,根據學生的描述,那塊“銅疙瘩”很可能是件寶貝,說不定還是塊“金印”。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不用多說,張教授又把“外甥”打發回家,再次找到舅舅;這次把“外甥”氣得不輕,舅舅沒有妥善保管“銅印”也就罷了,老人的孫子居然把銅疙瘩綁在了小狗的尾巴上。

小狗覺得不舒服,自然拖著“銅疙瘩”滿院子亂跑,再撞到其他東西,弄得“叮咣亂響”;老人非但不制止,看著小孫子開心的樣子,他也跟著笑。

“外甥”一看這情景,趕忙追著小狗將銅疙瘩截下來,鬧得老人的小孫子還大哭了一場;老人自然也對“外甥”不滿,但聽了外甥的話後,眼前也是一亮,連忙問“值多少錢?”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總之,“外甥”連哄帶騙地從舅舅手中要來銅疙瘩,又一溜煙趕回學校,展示給張教授看;這下捅了馬蜂窩,教授看了“銅印”底面上的符號,近乎結巴地說“九疊篆字”。

這下好了,一塊廢品站裡撿的“銅疙瘩”鬧翻了整個文物研究所,包括學校的張教授,聯合省博物館、文物局的各路專家一起對“銅印”進行了專業鑑定。

最終基本確定,這塊“銅疙瘩”確為一枚銅製印章,但它的身份極其尊崇,竟然是一枚金朝“完顏雍”時代的官印;其大體規格為:底座邊長5。9釐米,厚1。5釐米,紐長2。7釐米,厚1。6釐米,高3。4釐米。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再說銅印底面上的“九疊篆字”,內容為:謎裡迭河謀克之印;印背的左右兩邊也有刻字,左為“禮部造”、右為“定卜九年五月”。

說明一下,這裡的“定”指的是時間,也就是金國“完顏雍”時代的“大定”年號;這就要牽扯出一段歷史了,概括來講,華夏五千年,除了唐、宋、元、明、清這些“中原王朝”外,其實還隱藏著許多“番邦古國”,例如匈奴、羌、金、遼等。

這些“番邦”由於文字缺失和習俗的原因,他們的歷史顯得比較模糊,甚至成了“傳說”;即便到了今天,“金代”文物依然少得可憐,這塊“謎裡迭河謀克之印”的價值就凸顯了出來,說它是“國寶文物”也不為過。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後續的文物評定、歷史研究等暫且不提,因為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本來嘛,孩子的玩具成了“國寶文物”,這是件大好事,外甥高高興興地把這個訊息告訴了老人。

原以為“舅舅”也會高興,誰知老人卻把“外甥”臭罵了一頓,還說:那是我孫子的玩具,我們的東西,你給拿走了算怎麼回事?你趕緊給我拿回來!

這下可好,“外甥”鬧得裡外不是人,一邊教授說“銅印是國寶,應該上交,由專業機構妥善保管和珍藏”;另一邊,“舅舅”說:我不知道什麼文物、國寶的,那是我的東西,你老師就算想要,也得拿幾個錢來換吧?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實事求是地說,1987年大多數人對“文物保護”沒什麼概念,更何況是位老人;而且還是“親孃舅”這樣的血緣關係,總不能搬出《文物保護法》來施壓老人吧?

既然“外甥”為難,那就只能教授、專家們親自出馬了;開始,老人根本不見,多次後礙於情面,這才與專家見面。

專家與老人進行了深入溝通,並詳細講述了“文物保護”的相關政策;“外甥”也對老人做思想工作,並承諾會有“獎金”和“榮譽證書”,老人這才最終鬆口。

老人撿到一塊“銅疙瘩”,還曾是孫子的玩具,如今卻成了“國寶”

如今,金代“謎裡迭河謀克之印”就珍藏在黑龍江博物館內;由於其太過珍貴,真品“謎裡迭河謀克之印”少有展出。

TAG: 老人外甥疙瘩文物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