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過去幾天,本報陸續帶領讀者領略了暘谷山遺址、河口遺址、學福周墓、松郭家遺址等遺址的魅力。其實,威海目前發現的,僅新石器時代和嶽石文化時期遺址就有60餘處,時間跨度為距今7000至4000年。這些遺址許多都極具特色、前後相繼,對研究威海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透過採訪我市文物管理部門和相關專家,查詢《威海文化通覽》《威海地名志》《古代威海之最》等文史資料,並結合實地走訪,再次帶領大家感受其中4座遺址的魅力。

神道口遺址

貝丘遺址的代表地

神道口遺址是距離中心城區居民最近的一座古遺址了,它就位於文化中路與古寨東路交叉口西200米處。不過,如果不仔細尋找,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因為這裡只有一塊保護碑,被高樓大廈包圍。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神道口遺址跨度為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面積約3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0。8至1。2米。採集的陶片為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多素面,紋飾有附加堆紋,可辨器形有鼎、罐;石器有斧、磨盤、磨棒、網墜等。

考古人員也曾在神道口遺址發現過大量的貝殼堆積,是典型的貝丘遺址。據瞭解,貝丘是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剩拋棄的貝殼為特徵。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這些文物皆出自神道口遺址。

貝丘遺址是在海侵這一特殊氣候環境條件下出現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威海三面環海,全新世以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使海平面抬升,造成海侵。到距今6000年左右,海侵達到鼎盛,海平面比現在高出4米左右。海侵使淺海和灘塗面積擴大,溫暖溼潤的氣候,有利於包括海洋生物在內的各種動植物繁殖生長,而淺海、近灘豐富的魚蝦和各種貝類是人們最易獲取的食物來源。

於是,逐海而居、向海覓食,成為威海早期先民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他們依靠取之不盡的海洋食物資源繁衍生息在瀕海高地上,年復一年地複製著自己的生活。由於長期採食貝類,居址周圍形成了堆積如山的大量貝殼,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遺存。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不斷增加,但人們依靠豐富海洋資源形成的生活方式並沒有發生多大改變,且這種依賴大自然恩賜和饋贈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

翁家埠遺址

江淮動植物曾在此生存

大約在距今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海水開始後退,淺海、灘塗縮小,海洋生物逐漸匱乏。與之相伴的還有半島地區的氣候,也經歷了一次由溫暖溼潤到溫和略乾的轉變過程。

位於乳山白沙灘鎮翁家埠村北的翁家埠遺址,曾發現了一些現在生存於江淮一帶的動植物標本,揭示了這一氣候變化對境內生物種類的影響。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六千年史前遺址翁家埠遺址。

由於包括海洋生物在內的許多動植物因海退和不適應氣候環境變化而大量消失,可供捕撈和採集的食物來源日益減少,迫使人們不得不放棄僅靠捕撈、採集的單純、被動的生存方式,開始接受先進的農耕文化,逐漸向漁獵、農耕並重的方式轉變。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翁家埠遺址出土的碗。

在翁家埠遺址中,發現了許多哺乳動物骨骼,有鱉、雉、貉、豬、梅花鹿、獾、鼠、兔等,以及用獸骨製作的骨簪、骨針、骨錐等。骨簇、石球等狩獵工具,以及石器中的農業生產工具、搗糧工具明顯增多,都說明當時狩獵和農業生產已在人們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

而農耕文化的出現,又是威海先民主動影響和改造自然的開始。正是它所體現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主動的進取精神,推動了境內原始文化走向了發達、繁榮,邁上了更高的層次。

潘家莊遺址

蛋殼陶技術至今難超越

距今4500年左右,威海地區和膠東半島各地一起進入了發達的龍山文化時期。我市境內發現這一時期的遺址20餘處,許多遺址已逐漸遠離海岸線,分佈於更有利農業生產的內陸開闊地帶。

龍山文化時期,境內製陶業的發展和進步最為顯著。陶器製作已使用輪車製作,各遺址出土的陶器以黑陶、灰黑陶為主,燒造火候高,質地堅硬,器壁變薄,紋筋更加豐富。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龍山文化時期的陶鼎。

1983年在乳山潘家莊遺址發現了不少厚度只有0。6至0。7毫米,質地堅硬、光亮如漆的蛋殼陶片。這種蛋殼陶代表了龍山文化時期製陶技術的最高水平,其技術之高、工藝之精至今難以超越。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蛋殼陶是一種製作精緻、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雞蛋殼的黑陶。蛋殼陶的出現,有兩種可能,一是當地的製陶技術已經相當完美,完全能夠獨立製作出可與山東腹地媲美的陶器,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相關窯址;二是與半島西部地區的交往日漸增多,由獨立的文化體系開始逐漸接受山東腹地文化。

黑陶的製作是在快輪製陶技術成熟、原料篩選更加精細、高溫滲碳技術靈活應用的前提下完成的,是製陶史上的一個飛躍,尤其是蛋殼陶的出現引領著中國製陶業進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階段,成為一朵瑰麗奇葩,至今散發著無窮魅力。

南黃莊墓葬群

出土陶器上的神秘“劃文”

南黃莊墓葬群又稱南斜山墓群,位於乳山市南黃鎮南黃莊和南斜山村周圍,分佈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是我市境內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墓葬群之一。

墓群於1977年發現,1983年秋髮掘出22座墓群。除兩座因破壞結構不詳外,其餘分別是15座石槨墓和5座石棺墓。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南黃莊墓葬群出土的陶簋。

除了規模大外,南黃莊墓葬群還體現了東夷人特有的葬俗。石槨墓系先挖一個長方形墓穴,再在四周用毛石塊築成撐室,頂部用較大的石板封蓋,其上堆積大小不同的石塊,撐內有木棺。墓葬皆為單人葬,隨葬品少。石棺墓的形制與石撐墓相同,但底鋪石板。

此外,墓地還發現數個祭祀坑,呈近正方形,底鋪石板,四壁立石板,頂蓋大石塊,邊長0。35至0。45米,一般放置陶鬲、罐數件。墓葬陶器以夾砂陶為主,次為夾雲母陶;陶色以紅褐陶為主,次為灰褐陶、灰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乳釘紋、弦紋,器形有鬲、鼎、罐、簋。另有銅鏃、石飾等。

南黃莊墓葬群出土的一件陶鬲上刻有兩個神秘的“劃文”,有專家推測可能是東夷原始文字,表示這兩個刻紋很像太陽的形狀,可能是“日出”二字,是古代東夷部族祭祀太陽的遺存。

海岱夷風蘊古韻丨歷史的天空,威海群星閃爍

有專家認為該刻劃符號是東夷原始文字。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陶器神秘的“劃文”與太陽、“日出”二字之形並不相同。根據古墓遺蹟的處置形式看,這一遺存,更有可能是西周時期居住在膠東半島一帶的夷人崇拜山神,對山神舉行祭祀典禮的遺存。

監製:段曉明

統籌:王選斌

編輯:鞠金玲

審讀:周冠華

威海晚報記者 沈道遠 文 王茂忠 王曉 圖 部分照片由乳山市文物保護中心提供

【刷爆威海人朋友圈的文章】

市區兩座公園今年將開放納客!一大波兒效果圖+現場圖搶先看!

萊榮高鐵威海段線下工程全面開工

2021中國縣域網路購買力百強榜出爐!威海這個區上榜……

權威釋出!2021年全國高考時間定了!

TAG: 遺址威海翁家埠墓葬群南黃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