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善助:讓書法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潘善助:讓書法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潘善助(資料圖)

與潘善助一見如故,眉清目秀間透出文人墨客的氣質。他的柔言善語中,帶著熟悉的家鄉味。對,純正的台州味。

潘善助是天台縣始豐街道唐宋石塘下村人,從小在家鄉生活了19年。小學就讀於先鋒小學,初中就讀於唐宋中學,高中就讀於山河中學與天台中學。1982年,他考上浙江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先擔任浙師大政教系團總支書記4年,後專職從事書法教育工作。

這位從天台山走出去的書法家,至今已從事書法教育30多年,教書育人,筆耕不輟。他在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的崗位上兢兢業業,開拓創新。1月27日,他當選第八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此前還於1月9日當選為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從台州走出的歷代書法家有不少,元代有仙居的柯九思,曾入列朝班,功成名就;元末明初有黃岩的陶宗儀,著有書史著作《書史會要》,影響深遠;當代有曾任中國書協副主席的陳叔亮,還有德藝雙馨的書法家任政,現任浙江書協副主席、寧波書協主席蔡毅,深圳市書協副主席車帝麟也是台州人。”潘善助說,長三角書法發展聯盟自2019年在上海成立,如今,台州書法更是走出家鄉熱土,與長三角城市群牽手,他一直很關注台州書壇的動態,期待將來書法能更加融入台州百姓的生活,讓書法文化惠及更多臺州百姓。

融於生活,拉近書法與百姓的距離。

中國書法歷經三千多年的光輝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極其豐富,很多人覺得書法是“高大上”,容易產生距離感。

潘善助認為,書法在古代就像空氣、水一樣,貫穿於每個人的生活。即便在如今,書法也以各種方式方法運用於生活中。

為了拉近書法與百姓的距離,潘善助在擔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期間,該協會創新舉辦了兩項大型跨界融合的公益活動,在保證書法本體“純度”的基礎上,增強了活動的觀賞性與互動性。

“曾經上過央視的上海春聯大會,至今已舉辦了3屆,該活動以書法、春聯、舞獅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載體,向市民展示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潘善助說,每個書法家身穿唐裝,現場書寫海內外徵集來的春聯,送給現場的觀眾,特別是院士、優秀教師、醫護人員、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社會各界群體代表人物。

“此外,書法名家書寫結婚紀念證書儀式也推動了書法融入生活,以接地氣的方式讓書法深入人心,在書法文化氛圍的襯托下,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潘善助認為,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它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拉近書法與百姓的距離,讓人們從書法汲取藝術的營養,滿足精神文化需求。

永不落幕,讓“雲展廳”成為最好的書法課堂。

從事書法教育30多年以來,潘善助在其書法教學實踐中不乏深入的思考與研究。他的教學科研成果曾獲國家級書法專業最高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以及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一等獎等十餘個獎項。在當代“書法熱”中,他更是不斷進行冷思考,並把思考的成果付諸於普及工作中。

在潘善助看來,展廳是最好的書法課堂,把書法展覽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能夠讓書法愛好者“不僅看熱鬧,還能看門道。”

在上海的不少書法展中,都設定了專家導覽這一環節。潘善助說,展覽開幕時,同步公佈每日導覽計劃,邀請書法名家到展覽現場講解,就像排了一張課表一樣。在每個參展作品的展簽上,還附上了二維碼,掃一掃就能聽到專家講解內容,拉近展覽與市民的距離。

“特別是青少年書法展,參展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作品前,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他們學習書法的歷程與困惑。”潘善助說,青少年書法教育的普及,還需要家長的參與,透過展覽與親子論壇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家長在孩子的書法教育過程中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線下展覽的同時,線上還透過“雲展廳”平臺同步辦展。潘善助認為,這是網際網路時代,改進傳統辦展模式與時俱進的辦法,“不僅能讓觀展的時間靈活化,還能破解線下展廳的侷限性,讓展覽‘永不落幕’,擺脫尷尬。”

潘善助簡介

潘善助,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教授。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美術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書法篆刻專業委員會委員。獲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部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比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中國書法風雲榜組織人物獎。

潘善助:讓書法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潘善助的書法作品

TAG: 書法潘善助台州書法家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