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奇怪的押韻,改為七絕如何?

前言

杜甫的作品中,有一組詩比較特殊就是《曲江三章章五句》。

這組詩,每一首五句,前三句句句押韻,只有第四句不押韻。第一首押平韻,第二首押仄韻,第三首押平韻。

三首詩脈絡相續,第一首自傷懷才不遇;第二首故作曠達,放歌自遣;第三首,略有激憤,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要去歸隱了。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奇怪的押韻,改為七絕如何?

一、遊子空嗟垂二毛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遊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第一首的中心句是第三句:遊子空嗟垂二毛。

遊子空嗟,表示居無定所,事業無成;垂二毛,雙鬢斑白,光陰流逝。

仇兆鰲《杜詩詳註》中點評:

首章自傷不遇,其情悲。在第三句點意,上二屬興,下二屬比。菱荷枯折,引起二毛。沙石相蕩,自比飄流。哀鴻求曹,念及同氣也。

前兩句寫景興起,引出第三句抒發感慨。後兩句用比,白石素沙亦相蕩,白色的沙子和石頭在水中漂流磨礪,比喻自己的際遇。哀鴻獨叫求其曹,把自己比作孤鴻哀鳴,迷離之中,前途渺茫,尋求伯樂的提攜。

這首詩的押平聲韻:高、濤、毛、曹,第四句白腳仄聲:蕩。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奇怪的押韻,改為七絕如何?

二、非今亦非古;莽,押韻嗎?

即事非今亦非古,長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華固難數。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傷淚如雨。

在這首詩中,作者先是放聲長歌,故作曠達,然後又和弟侄一起,心如灰、淚如雨。表現出對於現實的失望。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

“非今亦非古”五字,自道其詩。語非誇而格獨立,於漢魏六朝之外,闢我堂階;於“輕薄為文”之倫,任渠嗤點,不擬古,不諧今,確然自信。

清朝郎廷槐《師友詩傳錄》:

阮亭答:七言五句,起於杜子美之“曲江蕭條秋氣高”也。

這組詩的形式“非今亦非古”,和近體詩不同,也和常見的古體詩不同。在漢魏六朝的古體詩中,很少見到齊言的七言詩, 但是三首詩又都是五句,前人未曾作過。

這首詩也是前三句押韻,第四句白腳,第五句也押韻。這裡就有個問題,很多解讀這首詩的文章,把莽標音的mǎng,如果這樣讀,肯定是不押韻的。

看這首詩的其他韻腳,古、數、雨,用漢語拼音也知道,韻母是ǔ,所以莽一定也這樣。查康熙字典看以看到:

【唐韻古音】莫補切,音媽。【楚辭·九章】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汨徂南土。

莽,是草的意思,與“媽”同音,莫補切。媽不讀作ma,讀作“姥”。 即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姥(mǔ)。

從《楚辭·九章》中也可以看出,草木莽莽,汨徂南土,莽與土是押韻的。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奇怪的押韻,改為七絕如何?

三、故將移住南山邊

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

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前兩首,作者懷才不遇,黯然自傷;放聲長歌,心灰淚雨;第三首詩中,則表示不如學習李廣,歸隱南山算了,

雖然沒有李廣那樣有才能,沒有李廣那麼有功勞,但是內心中對於自己的不遇是不甘心的。

四、改為七絕如何

這三首詩,假如去掉第三句的話,形式上都成了七言的絕句。第三句是關鍵表意的句子,去掉後詩意有跳躍之感。

不過,我個人感覺也更有詩味,您覺得呢?

第一首去掉:遊子空嗟垂二毛。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第二首去掉:比屋豪華固難數,

即事非今亦非古,長歌激越梢林莽。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傷淚如雨。

第三首去掉:故將移住南山邊。

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這三首都屬於古體絕句,唐人有不少七言的古體絕句。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奇怪的押韻,改為七絕如何?

結束語

這組詩和其秋興八首一樣,不可割裂欣賞,渾為一體是聯章詩詞的特點。

有人說這組詩是至德二載,杜甫在安史之亂中所作。也有人分析其“自嘆失意”而無“憂亂之詞”,應該是天寶十一載獻賦不遇後有感而作。

杜甫被人稱為集大成者,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即事非今亦非古”,即繼承前人,有啟發後輩,數體兼工,每一種詩體都有名作傳世,這是李白所不具備的。

@老街味道

反語以見奇,或循蹊而別悟,《載酒園詩話》評價詩人三偷

TAG: 非今押韻亦非垂二毛第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