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無論走多遠,家鄉總是我們最溫暖的牽掛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給在外打拼的家鄉遊子一個寄放心靈歸宿的地方

鄉土文學

宛東名剎-來佛寺

作者 |李志國(藍藍天空)

來佛寺是宛東名寺,該寺位於社旗縣饒良鎮西南部的安莊村委張莊自然村東北地。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座既不靠名山又不傍大川,偏居一隅的鄉村小寺,因先後出現兩座金剛不壞之體而聞名於世。

來佛寺我並不陌生,我在原丁莊鄉政府(因機構改革,2005年底丁莊鄉撤銷,整體併入饒良鎮)工作期間,到村裡辦事經常從寺院後面的公路走過。

聽說丁莊街西南角這座小廟內供奉有一座金剛不壞之體,很是驚奇,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中的“木乃伊”。一日工作之餘,閒來無事,我和華哥、平哥等幾個好友相約一起到來佛寺一探究竟。

我們來到廟前,看到寺門口正上方有來佛禪寺幾個大字,門兩側有副對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大門下面有幾個老人在談天說地,他們是附近的村民,和他們隨意攀談幾句,瞭解一點寺廟的情況。

原來該寺本是一座小廟,本地人俗稱王臺兒廟。據說隋朝時曾是張莊王姓人家的祠堂,因有天夜裡忽然來了三個老人在廟裡借宿,天明時變成了三個石佛,隨後在此地修建來佛寺。

如今來佛寺當家和尚海賢師傅已經百十歲了,自幼孝行聞名鄉里,曾在桐柏山桃花洞等地修行多年。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老和尚慈悲為懷,一心向佛,廣結善緣,寺旁有幾畝廟產自種自吃,免交公糧。正說話間一位老人說:“你看那不是當家和尚——海賢師傅從地裡幹活回來了。”只見一位慈眉善目精神矍鑠的老者,揹著鋤頭挑一隻裝著雜物的籮筐走進寺裡。

聽說我們從鄉政府過來,問我們有什麼事情,得知我們只是隨便看看,他就唸聲“阿彌陀佛”,帶著我們四處走走。

院內綠樹掩映,人們進進出出。有幾個香客在佛殿前上香磕頭,嘴角微微起合,口內唸唸有詞,聽不清他們給佛說什麼。不知是在替家人祈禱,還是在為自己祈福,也或者是向佛懺悔、許願。

當時的廟宇僅有十幾間瓦房,分前後兩個院子。前院是幾個僧人的起居飲食之處,後院有四間佛殿供奉泥塑聖像,最東北角兒有一單間,上書金剛館三個大字,裡面供奉著釋海慶法師的不壞肉體真身。

當時這座金剛不壞之體封存於玻璃罩內,我們幾個走到近前觀看,乃是一具儲存完好,盤膝打坐的乾瘦和尚屍體,因受空氣氧化整體上呈黑灰色,仔細看嘴唇上面的鬍鬚額頭下的眉毛還栩栩如生。

據海賢師傅介紹,釋海慶法師是他的師弟,泌陽縣人,俗名李富貴。因家貧沒有上過學,11歲就出家為僧,42歲入來佛寺常駐,但一直不會做佛事。

他身材瘦小,少言寡語,心地善良。平時就在寺內打掃個院子,到外面拾些柴草,拿回寺院做飯取暖,撿些豬牛羊等牲口的糞便,積攢起來需要時撒到廟裡的田間做肥料。有時外出幹活,修補坑窪之路,回來趕不上飯時兒,或者留有施主用餐,做的飯少,他就把飯讓與別人,自己不吃飯;幹活回來早了,就在廚房幫忙燒火做飯。有時因事受到別人辱罵或師兄師弟指責,總是淡然一笑,便不言語。

1991年臘月,海慶法師活到82歲,談笑自若,坐缸圓寂,自在歸西。1997年海賢師傅想為海慶開缸入塔安葬,發現肉身不壞,供奉在館。就是這樣一個“老實頭兒”,因心中有佛,竟然修成正果,成了金剛不壞之體。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圓寂之後肉身不壞,佛教將肉身不壞的軀體稱為“全身舍利”,肉身不壞的僧尼被尊稱為“肉身菩薩”。據記載,惠能法師是我國出現的第一尊肉身菩薩,已有1300餘年歷史,現供奉於廣東韶關的南化寺。釋海慶法師和惠能法師等10具金剛不壞之體,被稱為中國十大肉身菩薩。來佛寺真的來佛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來佛寺影響逐漸增大。

後來也曾去過來佛寺,上面談到的那個當家和尚已經往生。他法名釋海賢,是海慶法師的師兄,唐河縣人,俗名文清選,20歲出家,文革結束後入來佛寺主持正法,恢復道場。

他吃素唸佛一輩子,活一百多歲,還能破木柴、鋤地、拔草、穿針、幹各種活,活到112歲生活尚能自理,2013年元月坐缸圓寂前一天下午,海賢法師還和弟子們一起在寺院門前翻整菜地,一直幹到天黑。

2019年4月開缸,發現肉身不壞,10月大德居士集資為其全身貼金,存放在來佛寺新院內大雄寶殿東側的院內。另外海慶法師的金剛不壞之體2006年由廣東大德居士出資為其全身貼金,以供瞻仰禮拜。

海賢法師也和海慶法師一樣修成金剛不壞之身。同一寺廟,師兄弟兩人先後成為肉身菩薩,一時傳為奇聞,轟動天下。來佛寺聲名更加遠播,並在大德居士的資助下適時擴建。

來佛寺擴建後,不曾前去,今年麥收後因事路過來佛寺,又特意拐彎參觀,拍照留念。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現今的來佛寺比之從前已不可同日而語,還沒有到寺跟前,早就看到一個雕樑畫棟橫跨公路的大牌坊,告訴訪客來佛寺已經近在咫尺了。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順著路標指示,沿著新修的寬闊水泥路,就可以看見崇閣巍峨金碧輝煌的殿宇和高高聳立氣勢磅礴的山門。新修的漢白玉山門朝南,門內有寬暢的廣場,門外有寬闊的馬路,道路兩側種植了塔松翠柏等樹木,樹木之間也可以停車。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山門有三道入口,四根立柱上刻兩副對聯:內聯是“佛佑祖國傳統文化,普度法界有緣眾生”外聯是“一句彌陀萬法融,橫出三界度有情”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進入山門就聽到誦經的歌聲,輕輕梵音,悠揚繚繞,身心俱淨。山門裡面新塑了漢白玉阿彌陀佛造像,造像前香爐裡青煙嫋嫋;造像西邊設定了西方接引圖巨幅石雕,上書“南無阿彌陀佛”幾個紅色大字,上面有佛、羅漢、力士、僧尼等雕像;造像東邊是社旗縣佛教協會辦公用房,再向東是新修的塔院,塔院北邊有一片田地與老院相連。

從阿彌陀佛造像再往北走就是來佛寺廟宇,分東西兩院,東邊是修葺一新的老院,西邊是新院。新院建成不過五六年時間,殿閣重簷,玉欄繞砌,金輝獸面,彩煥璃頭,莊嚴肅穆。前邊是供奉彌來佛和四大天王的天王殿,中間是供奉釋迦摩尼、菩薩等的大雄寶殿,兩殿之間亦有配殿和連廊相接,圍成開闊的廣場。大雄寶殿後面,還有數間設計成船型的殿堂上書“極樂舟”和“唸佛堂”,極樂舟船頭下面是水,那水被院牆圍在裡邊,又成了放生池。

據寺內僧人介紹,近幾年來香客眾多,一年四季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旺盛。海內外香客居士慕名前來禮佛,有的人還長期住寺內靜修佛法。

中國著名作家,南陽作家群代表,落霞三步曲的作者二月河先生生前聞知此寺繁盛,也曾親臨此寺參禪悟道,參觀遊覽之後欣然命筆做《來佛寺瑣說》。

文字原創,圖片原創,部分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

藍藍天空,男,社旗饒良人。熱愛生活、為人率真。業餘喜散步,閒暇撰小文。

李志國:宛東名剎-來佛寺

TAG: 佛寺法師不壞肉身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