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在那個人均年齡不足五十歲的時代,王婆口中的“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未免有些太過於玄乎,如果真按九十三歲來論潘金蓮當時年齡的話,那如此推測只有兩種可能:潘金蓮是個返老還童之人,亦或是《水滸傳》情節不符基本常識。

可如果真當我們如此片面來分析的話,那未免有些“門外漢”了,根據原著當中對潘金蓮的描述,當時年輕貌美的潘金蓮處於女性生命中的芳華時期,頂多也不過二十多歲的年華,保養的再好,也不過三十微微出頭,說她九十三歲,微妙太過於虛空。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那麼王婆所述“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究竟指的是潘金蓮年歲幾何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分析,就算我們不能直接得出潘金蓮的具體年紀,但也能夠猜出個大概範圍。

畢竟立足於西門慶的角度上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潘金蓮的年歲正已經逾越耄耋之年,他第一反應絕對會大驚失色,可他沒有,反倒是愈來愈面露喜色。

這樣一來,你還會覺得這“九十三歲”真的能被我們直觀去理解嗎?當然不能!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在西門慶和潘金蓮的這段不倫之戀裡,王婆絕對算得上是二人之間主動牽線搭橋的媒人,如果不是王婆的存在和她前前後後的巧令言色,這倆人發展的不會如此之快,說不定就沒有機會發生關係呢!

可現實就很赤裸裸,原本賣炊餅的武大郎就已經十分卑微可憐,終日生活在街巷當中,受盡了市井小人的欺負。沒想到到頭來,自己費盡心思藏在家裡的妻子,還是犯了“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惡行,這對淳樸踏實的武大郎而言,未免太不公平。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一)《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

整件事情的源頭便是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雙目相對,兩人只是在須臾間交換了一下眼神,便在空氣中私定了終身。

那日潘金蓮推開窗戶,一不小心手中撐著窗戶的竹木杆掉了下去,當時正逢繁華的早間市場,潘金蓮手中滑落的這根竹竿大機率會“中個頭彩”。果不其然,無所事事的西門大官人正在街頭巡視,突然被迎上而來的竹木杆打了個激靈。

說時遲那時快,西門慶正準備抬頭就罵,這是魚肉鄉里、橫行霸道的西門慶的一貫做法。可也就是這順勢的一抬頭,徹底改變了西門慶的感情軌跡,如此天生的美人坯子,竟然藏在這深深的巷市閣樓之上。

抬頭望去,用手撐著窗戶向下俯望的潘金蓮,竟是如此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西門慶愣神了,要不是潘金蓮的一句賠禮道歉,可能西門慶就會一直這樣看下去。聽到潘金蓮的道歉,當時西門慶可能都酥到骨子裡了,西門慶從愣神中醒了過來,急忙答覆道:

“不妨事,娘子請尊便。”

好一句“不妨礙”,這倆人相互對視的眼神中,一個眼睛裡泛著秋波,另外一個眼睛裡充滿著迷戀和渴望。如果不是後來武二郎新手拆散了他們二人,我還真覺得潘金蓮和西門慶待在一起,真比和武大郎待在一起幸福很多。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正當二人眼神相互凝視在這尷尬的空氣當中之時,一旁賣茶的王婆很識趣地插起了話:

“誰叫大官人非要從這屋簷下邊走,打得正好!”

這種場合怎麼能少得了王婆呢?畢竟這西門大官人可是陽穀縣少有的富家子弟,她一個街頭市井賣茶的老太,莫不說這麼些年她主持了多少姻緣、從中識得了多少閱歷,就說她怎會輕易放過這個“撈油水”的機會。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藉著王婆搭話,潘金蓮急忙關上窗戶將頭探了進去,畢竟當時好不尷尬。再加之,長年累月被武大郎悶在家中的潘金蓮幾時能看見異性,這可巧,如今看到了不說,而且還是個俊俏有禮的富家子弟模樣。

剛才二人隔著空氣的一番交流,潘金蓮自然能夠從西門慶的眼神中看出他對自己的一份渴望,而她也早已春心蕩漾。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二)瞬時開啟“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模式

這邊潘金蓮把頭從窗外探了回去,不等西門慶把視線從潘金蓮身上轉移開來之時,王婆便瞬時間接了個話茬,再次成功將西門慶的興趣吸了過來:

“大官人不吃個梅湯?”

好傢伙,西門慶也是達官顯貴的家庭出身,好歹也是個富有詩書的官人。王婆口中的“梅”諧音即為“媒”,王婆在這兒賣了幾十年的梅湯,更是做了一輩子的媒婆,西門慶自然能夠從王婆口中聽出些言外之意。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於是乎!在王勃的主動順承之下,西門慶急忙應聲答道:

“湯中多加些酸。”

聽西門慶的意思,看來剛剛他已經對潘金蓮動了真情,疑似是一眼萬年的感覺。隨後當西門慶坐在棚子下邊,便和王婆開始起了“咬文嚼字般的內涵”。二人開啟天窗說亮話,是在王婆的一句話之後:

“我剛剛說著梅湯,你卻要做媒,(這兩者)差了多少?”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聽到王婆這番話,西門慶頓時成功被再次吸引,他之所以來到王婆這裡,不就是想利用王婆成功建立起自己和武大小娘子的私情嘛,如今已經知曉王婆的心意,西門慶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知道王婆想要從中獲得酬勞,而自己又不是沒錢的主,便很爽快地答道:

“乾孃,你既是撮合山,也與我做頭媒,說頭好親事,我自重重謝你。”

西門慶這邊一提錢,王婆心中早就笑開了花,但是為了成功的掩飾自己,王婆並沒有在西門慶面前笑得合不攏嘴。倒是很快接下了話茬,展開了與西門慶關於潘金蓮的討論,在二人這番討論當中,便涉及到了有關潘金蓮年齡的話題。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三)“新年恰好九十三歲”拆開來看

原著當中王婆這樣介紹潘金蓮的年紀:

“那娘子戊寅生,屬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歲。”

在這句話之前,王婆可是向西門慶鋪墊過一些氛圍基礎的,這又從何說起呢?王婆的話言簡意賅,可能王婆不太清楚西門慶當時的年紀,於是她便試探性地說了一番話,“可能潘金蓮大你幾歲”,西門親見美人就愛,能得到就好,哪裡顧得年歲大小,直道“無礙,無礙”。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聽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西門慶的反應說明了一切,他先是笑著起身,隨後便笑著說王婆是個瘋婆子,由此就能赤裸裸地證明,潘金蓮年歲不大,甚至不算大。

至於西門慶笑著起身罵王婆是瘋婆子,可能也暗示了讀者一個資訊,

“潘金蓮的年歲哪有我西門慶大,你王婆這番話是在逗我嗎?”

當然,潘金蓮究竟年歲幾何,其實在文中也有一處明確介紹,那便是潘金蓮和武松的一句對話。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那天潘金蓮問武二郎

“叔叔青春多少?”

這意思便是問武松今年多大了,武松直接回答道:

“虛度二十五歲。”

聽到這話,潘金蓮害羞地說道:

“長奴家三歲。”

由此便可知,當年潘金蓮應該是二十二歲。

武松口中的“虛度二十五歲”,不少人會直接理解成是“虛歲二十五”,但其實也不盡然,畢竟絕大多數人的觀點還是傾向於這是古人自嘲的一種說法,大概意思便是,虛度了二十五年的光陰。

水滸傳: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為何西門慶會發笑?

那麼既然潘金蓮是二十二歲的話,那麼王婆口中的“九十三歲”是不是顯得走馬牛不相及且又十分突兀呢!

文字之妙,便在於此,你不妨將王婆嘴裡的“九十三歲”拆開來看,即“九、十和三”,這樣三個數字相加起來不就是“二十二”嗎?

原來西門慶早就知曉了王婆之意,怪不得聽到潘金蓮的年歲會直接笑了出來呢!

TAG: 潘金蓮王婆西門慶九十三歲年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