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智人物】金雙根院士: 創新滴水入海,動力永不幹涸

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19年第10期

導讀:

【海智人物】金雙根院士: 創新滴水入海,動力永不幹涸

金雙根接受本刊記者採訪

早在金雙根當選為國際大地測量及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會士不久,我們就聯絡了他。8月末的上海,仍然驕陽肆意,我們就在這時候走進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徐家彙園區。

金雙根是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南京資訊工程大學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教授和院長、博士生導師,除此之外,他還是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會士、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會士,擔任著國際IUGG委員會主席、國際行星科學協會(IAPS)主席和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AOGS)行星科學分會主席,兼任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在內的7本國際SCI期刊的副主編、編委等身份。

金雙根性格直爽、不拘小節,說話節奏快、略帶鄉音,我得很認真才能跟得上他的思維節奏。短暫寒暄後,我們的訪談話題從他前不久當選為國際大地測量及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會士開啟。

做別人沒做過的,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7月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7屆國際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的科學大會授獎儀式上,金雙根被授予全球地球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榮譽:國際大地測量及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IUGG主席為金雙根教授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牌。IUGG會士於2013年由IUGG執行局設立,表彰在全球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和國際合作中做出特殊貢獻的科學家。該榮譽每四年選舉一次,2019年正逢IUGG成立一百年週年之際,意義非凡,他也是今年全球透過選舉獲此殊榮的7名科學家之一。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金雙根獲得國際權威學術相關機構的重要席位了。2011年,為了表彰在大地測量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金雙根獲得擁有百年曆史的IAG會士(Fellow)。IAG的宗旨是,透過國際合作,促進大地測量學的發展,協調需要國際合作的工作和討論解決國際上重大意義的大地測量學科學問題,這也是金雙根一直以來踐行的原則。並於2017年獲得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8年獲得歐洲科學院院士、2019年獲得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院士。

這些榮譽都是依靠他一點點的科研付出和積累獲得的,金雙根10餘年的海外之行,足跡踏遍澳大利亞、韓國、比利時、美國和土耳其等世界各地,訪問、交流和講學,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旅人,把足跡留在世界各個角落,在國際的大舞臺上逐漸嶄露頭角,歸國後不忘初心,紮實科研教學,所獲榮譽都是實至名歸。

多年來,金雙根專注於衛星導航、衛星遙感、大地測量和空間行星探測與應用,做出了多項系統性原創成果,如揭示了GNSS反射測量散射機理,突破了GNSS遙感技術難題,推動了相關研究和應用,成果頗豐。“在科學的跑道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科研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要創新,做別人沒有做過的,而站在國際大舞臺上,可以更好地做一些國際引領性的工作。”金雙根始終要把目光放在科學技術前沿領域,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而去實踐,這種原則和意識也是他在求學期間形成的。

在沒有明確方向的時候,行動是最好的指明燈

金雙根是偶然與測繪專業結緣。1995年,考入當時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他,被調劑成為大地測量專業的一名學生。儘管不是出於自願,他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開啟了大學生涯。那時候的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科研實力和成果居於國際前列,測繪技術和科研成果已與國際接壤並形成雙向交流,這種環境浸潤和激勵了莘莘學子,也是在這種氛圍中,金雙根踏上了他的夢想之旅,奠定了今後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

那時候的測量學習並不輕鬆,除了要啃晦澀的理論知識,還要揹著沉重的測量儀器去野外實習勘測。不過,這種辛苦程度對從小幹農活的金雙根來說都是小事,很長一段時間裡,怎樣充分把握大學時光,讓自己學有所成是他思考最多的。

最開始缺乏對大學和專業知識的瞭解,沒有一個確切的努力方向,他就先嚐試著讓自己先行動起來,加入社團、學習英語。同時,他也抓住一切機會,瞭解和汲取專業方向最新的知識和技術,也是因為這些的積累,他很順利考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攻讀研究生。

讀研期間,他也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特別是對於繼續讀博深造與否,有過糾結。也正在這個時候,全球定位系統(GPS)這項新的測量技術開始進入他的視野,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連續觀測的特點,GPS技術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是當之無愧的測量技術的一次大革命。

敏銳地抓住這個研究熱點,金雙根調動了自己潛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2001年,研究生二年級的金雙根就開創性地提出了用GPS測量大氣和電離層延遲,改正合成孔雷達干涉測量(lnSAR),而雷達干涉測量技術這時候也才剛剛起步。同年在國際上提出了GNSS遙感方向,開展GNSS反射測量(GNSS-R)研究和應用。2003年,金雙根以優秀的成績和豐富的科研成果成為上海天文臺第一個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碩士和博士學業的學生。並且在這期間,他發表了多篇包括國際(《Journal of Geodynamics》)和《中國科學》在內的高水平論文,提出的很多見解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之後十餘年一直專注於GNSS遙感理論與方法研究及應用,並於2014年在國際上首次出版了GNSS遙感英文專著。

【海智人物】金雙根院士: 創新滴水入海,動力永不幹涸

金雙根編著出版的GNSS遙感英文專著之一,現已作為多國高校教材

輾轉國內外,做科學技術的傳道士

金雙根說,很幸運處在了一個GPS等衛星導航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地測量學經歷著一場劃時代的變革。克服了傳統的經典大地測量學的時空侷限,進入了以空間大地測量和遙感為主的現代大地測量的新階段,他成為了這場變革的參與者。

2010年7月,已經是美國Texas大學空間研究中心(CSR)研究員的金雙根,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和待遇,作為“引進國外傑出人才”回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工作,併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談及為什麼會回國,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家,我希望自己取得的成果,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帶動測繪學科的發展,讓國內的測量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登上國際大舞臺,需要有更多的學者走出去,接觸更多的優秀科學家和先進科研成果,同時也需要讓國外學者走進來,瞭解中國在空間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進展。2012年中科院上海天文臺成功舉辦了首屆“國際空間大地測量與地球系統會議”,參會人員約200人,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石耀霖、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主席、國際地球參考架負責人、國際SLR服務組織負責人、國際大地測量期刊主編和其他國內外活躍的頂尖大地測量學者等。會議展現和交流當前國際上最新的大地測量技術-GNSS、SLR、VLBI、InSAR、LiDAR、雷達測高和衛星重力以及它們的理論、方法和應用成果,並舉辦了“國際空間大地測量將來目標與挑戰”高峰論壇。

這樣一次盛會,是金雙根擔任大會主席並一手操辦起來的。會議過程中,金雙根的組織能力和科研成果給專家學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會議還組織了夏令營。為了讓更多有志於空間大地測量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在金雙根的建議下,本科生全部免註冊費,並提供部分餐費;具有保送資格的本科生,則提供全額獎學金資助參加夏令營。透過這次會議,金雙根為我國空間大地測量學家和青年科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同時向國際同行展示了我國在空間大地測量領域取得的進展,加強了相互之間的溝通,聯絡與合作。

【海智人物】金雙根院士: 創新滴水入海,動力永不幹涸

金雙根(左)參加伊朗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會議

“從2011年開始,這樣的國際會議我們幾乎每年召開一次,包括在國內和國外,如俄羅斯、德國等,為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如今國內學者報告質量大大提高,和國外差別不大了。”提起這個,作為推動者的他頗為自豪。

為師重道,奔波里不忘本心

2010年,金雙根放棄海外優越環境和豐厚待遇的工作,毅然回到曾培育自己多年的研究所。有人對他說,國內環境不太容易做科研,會水土不服,但他沒有氣餒。他覺得,國內大環境不好,但可以建設好自己的小團隊。

育人是金雙根回國的最大心願,他希望培養出一批胸懷大志而又腳踏實地的優秀青年測繪人才。在他的團隊裡,碩士一、二年級的研究生就開始以第一作者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高質量論文,而這對於測繪學科的高年級博士生或教授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與金雙根的指導和付出是分不開的。儘管他每天雜事、管理、會議和專案等業務繁忙,但他堅持每週組織學生用英語彙報、交流和討論。對每一篇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都要修改十幾遍以上,修改到深夜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馮貴平是金雙根歸國後帶出來的第一個博士生,現在在上海海洋大學任教,提起導師金雙根對培養學生的重視,他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他說道,金雙根歸國後就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組建了“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組,最開始組裡面只有3個人,但是金老師要求他們每週都在固定時間用英語開組會,討論工作進展,解決科研問題。儘管他這麼忙,但一次都沒有缺席過,記得有一次他剛從國外回來,下了飛機就直奔辦公室。

金雙根對工作認真,對學生負責。他在國際組織和期刊任職頗多,加上如今在國內也是科研和行政兼顧,我問他,如此多的職務和事務,如何做好平衡?他回答說,“老師、教授是本職,必須要做好以學生為本;行政是服務,也需要做好;國際任職、學術交流是一種義務,更應有國際擔當。”為此,金雙根一天的工作時間基本上是從早上8點到晚上12點,一週七天,每天如此。白天用來處理瑣事,晚上時間都留給科研和學生。“有時候我家人都說,你對學生比對孩子花的時間還多,我確實是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一樣。”

金雙根說,“科研是一步一步做出來的,生命有限,時間也有限,只要我們儘量多做一些,就問心無愧。回想起來,自己所做的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我們相信,即便只是一滴水,匯入海洋,它便獲得了永不幹涸的動力。”

文/本刊記者丹妮

《中國測繪》期待您的來稿

《中國測繪》

測繪地理資訊發展變遷的

記錄者、思考者、傳播者

自然資源部主管

中國測繪學會主辦

面向測繪地理資訊行業的全國性綜合刊物

投稿信箱(只接受電子投稿):

letters@sino-survey。com

TAG: 雙根大地測量國際測繪IU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