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荀子的《勸學》我們在語文的課本上常常見,也是我們很多上過學的必備課文之一。課本上的《勸學》只是節選的一部分,後面的就沒有在書上寫了。《勸學》被放在《荀子》一書中的是首篇,可見《勸學》這篇文的地位了。

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荀子作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荀子》這書中有著具體體現,以《勸學》為例,這篇文中有著荀子對學習的看法和教育的思想,而他的文學性就體現在《勸學》的文言文表達上: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就可以看到荀子擅長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並用這個現象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他的很多文字也被很多人用來當自己的座右銘。

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勸學》首句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的學習是不能夠停止的,勸學的意思是鼓勵人們學習,古代的君子是非常熱愛讀書的,所以老百姓給了他們一個俗稱“讀書人”,在現在,人們對學生或者喜歡看書的人也叫“讀書人”。

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大家經常看到他們的手中老是拿著書的,老在學習,所以荀子開頭就給大家說 學習是不能夠停的,知識的更替和結構變化現在是很快的,以前知識就是財富,現在都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從很多的資訊中,提取辨別有營養,有內涵,從中有獲得的知識就是該思考的問題了,讀一些經典和優秀名著是較為簡單的方法,社會提倡的終身學習理念也符合荀子這個理念,不得不佩服荀子這個古人的智慧了。

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靛青染料,冰塊由水降溫而成,把木頭按墨線裁下來做成輪子,古代的平板車就是木頭製成的,這些都是古代人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東西和工藝製作流程,一般人看到這個現象就不會發出有關學習的感慨,荀子不是一般人,荀子就出這些平平常常的東西聯絡到學習讀書的道理。

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感慨道:你這個木頭啊,按著墨線的痕跡才能弄成直線的,刀子在磨刀石上越磨越鋒利,就和我們人一樣,學習的時候也得時不時的反省,這樣自己的錯誤就會避免和減小,自己的聰明智慧會更好地發揮。從平常之事延伸讀書的道理,這可以說是荀子的過人之處了。

戰國時期荀子寫的,語文課文《勸學》,從平常之事看到的與一般人是不同的

學習不能間斷,而且要時時反省,做到這個之後呢?做到之後還是不夠的,眼界太窄,不夠高瞻遠矚,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這還有個成語“不知天高地厚”可以很好地概括了,學習不能學的自大,目中無人,要往深的研究,才能一覽縱山小。

TAG: 荀子勸學學習君子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