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蘇東坡《贈嶺上梅》

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初衣解詩: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先按下不表。所謂名詩一定是詩的本身就有打動人的魅力。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一首雋永別致的小詩。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這首詩點出了季節,哦雪梅花已經開盡,此時正是百花齊放的春暮。而這首詩的名字叫《贈嶺上梅》,而此時大庾嶺已經無有梅花,拿什麼贈人?那麼剩下的只有一種解釋,這是專門寫梅花的,是寫給梅花的。

為什麼說這首詩有麗句呢?因為那一句“過盡行人君不來。”是可以牽起許多人內心的柔腸的。有一種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等待之感。

我記得有一個人,因為這一句話而痛哭失聲,僅僅是因為相思與等待煎熬了歲月與心懷,過盡千帆,不見君歸,人生泥濘惆悵在某處,酸楚成淚。但凡有情人如何不是心心念念。等老了紅顏與青春。

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不但是錯過了花開,還錯過了花謝,還錯過了青梅煮酒,英雄豪邁,知己熱血,情濃意蜜。原來需要看和風細雨,去賞那漫山遍野的黃梅。

這最後一句真是挽尊之筆。讓人有帶淚的微笑。原來所有的錯過,是為了看到更壯麗,更飽滿的收穫。看了漫山遍野,黃梅細雨。與有情人來講,也算是一個圓滿的收梢。

這首詩需要再三地品讀,你會品出不同的滋味。

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第一說的是大禹嶺的梅花,錯過了它的花開,錯過了它的花謝,錯過了它青青的果實,飽滿的盛年,卻沒有錯過那細雨黃梅的最後,讓人細品讓人細看。

第二,他說的是人生。錯過了風雪凜冽的少年,錯過了英雄豪氣的壯年,沒有錯過,圓熟的中老年。

第三,他說的是情感,錯過梅花開時的少年的炙熱,錯過知己或情人相對的最好的共鳴,卻收穫了晚熟。

第四,在豪放裡的深深壓抑的惆悵。青梅煮酒是人生的豪華。是自己對知己,是英雄對英雄。連這個都要錯過,那細雨黃梅,那寂寞生涯,真的飽滿嗎?

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解讀完這首雋永的小詩,我們來看一看背後更加滄桑的故事。

蘇軾死於65歲,而這首《贈嶺上梅》寫於65歲。這應該是在大庾嶺黃梅成熟的五月,他已經重病纏身。但是他此次北上的目的,是朝廷在四月大赦,蘇軾從邊遠的海南島,一路北行,去往朝廷接受新的高升任命。路途經過大庾嶺。這是著名的梅關古驛路,此時仍舊擔負國家南北交通要道。

蘇軾梅嶺小憩,坐在一個村店裡。有一個老人出來問,這個人是誰?從行的人員告訴老人,這是蘇尚書。老人說是蘇子瞻嗎?從行的人說是。老人說,我聽說,蘇子瞻百般的受到陷害,此次回到京城,那是因為,老天保佑好人。蘇東坡聽到之後,感動於心,在旅館的牆壁上寫下一首《贈嶺上老人》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問翁大庾嶺上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這首詩是蘇軾表達了感激,說自己已經老了,種下來的青松都已經合抱成圍,你老人家見多識廣,我可能算是幸運的,這不多的,從貶謫的地方回京的人。”

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在這首詩後有另外一首《贈嶺上梅》,那是寫給自己的。

自己的狀態已經和這滿山的黃梅差不多了。我來的時候錯過了梅花,錯過了青梅煮酒的慷慨,梅花與我共老,一山細雨,處處黃梅,是成熟,也是老之將至。

或者蘇軾已經有感覺,自己老了。7月28號,蘇軾病逝在途中。對於宋朝的朝廷和皇帝來講,這一樹黃梅經風歷雨,最終沒有平安的回到他們面前。“過盡行人君不來。”成為了永久的悲愴。

他的去世是宋朝朝廷的重大損失,也是文壇巨星的隕落。

於是我們再品讀這首梅花詩時,是否有別樣的蒼涼?

梅開梅落,青梅黃梅,蘇軾的一首詩裡,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TAG: 錯過黃梅梅花這首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