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1881年,魯迅出身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家庭,過著優渥的生活,妥妥的富二代一枚。但在他13歲那年,家裡橫生變故,京城做官的祖父周介因科舉舞弊案入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致死亡,這使得作為長子的少年魯迅不得不和母親一起扛起養家的重擔,有趣快樂的童年從此一去不復返。

家庭的變故使魯迅過早地體會到人間世情的冷暖,尤其是家鄉周圍人態度的變化,對魯迅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家道中落以後,周圍人的話語是涼涼的,眼光冷冷的,還帶著鄙夷的神情,他在《吶喊》自序中如是說“有誰從小康人家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魯迅離開家,又歸來,歸來又離去,獨特的經歷使他對故鄉的人和事懷著愛恨交織的感情,這在他的小說《故鄉》中,體現的尤為直白明顯。《故鄉》是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小說依照“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重點描寫了“我”兒時的玩伴閏土和鄰居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前後發生的變化,將在社會環境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冷漠表現的非常到位。

作為一個出走異鄉,回到家的遊子,“我”對故鄉充滿著難以割捨的鄉土情懷,而小時候的好朋友閏土一聲階級感滿滿的“老爺”,決定著雖然我十分想念故鄉的溫情,可是故鄉於我已經充滿著隔膜和疏離。

同時也說明了雖然小時候“我”與閏土是關係很好的朋友,但追求現代文明的知識分子和安於現狀的傳統農民,終究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漸漸背離,再也做不成知心朋友。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01。回故鄉:知識分子濃郁的鄉土情懷

“故鄉”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久經不衰的話題,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故鄉,那是我們出生的地方,是心靈港灣的寄生地,是葉落歸根的巢穴,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很多人為了發展離開故鄉到異地尋求別樣的人生,雖然自己一心只想逃離,但又不願別人詆譭家鄉半分,這說得大概就是所謂鄉土情結。

文中的“我”作為離開本鄉,走異路、逃異地、到都市尋求別樣的人們的知識分子,冒著嚴寒,回到相隔兩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本應該懷著激動而興奮的心情,可恰恰相反,“我”此次回鄉正是為了給故鄉道別,這一別就是永遠。

而當“我”在船艙中看到漸漸近了的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看著沒有一絲活氣的幾個蕭索的荒村,全然不是“我”記憶中故鄉的模樣時,就使得心情愈發悲涼。

不管是辛亥革命前後,還是當下社會,都不斷有人離開故土。外出離開家鄉的人為了尋夢、為了生活、為了理想奔波飄蕩,有些人闖出了一片江湖,在都市裡風生水起,有些人依舊混在城市的最底層,吃著最便宜的麵包住著最破爛的房子,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期待故鄉帶給他們的溫情。

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就是故鄉,而時隔二十多年之久,“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再次回到故鄉,那種濃郁的鄉土情結便散發開來。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當我真真切切見到故鄉時,卻又是這樣的感受:“!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彷彿也就如此”。

作為知識分子的“我”看到故鄉時竟沒有言辭去形容,可見這是一種寫不出化不開的感情,此時無聲勝有聲。

故土帶給出走還鄉者的是陌生疏離,是隔膜冷漠,是鄉村鄰里鄰居勢利的打量和冷嘲熱諷的刻薄,大多數人都會遭遇這樣的情感傷痛,可是衣錦還鄉者依舊熱愛故鄉,只是因為那是故鄉。而閏土的變化更是讓故鄉於“我”痛上加痛。

02。在故鄉:勞苦大眾艱難的生存困境

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雖然被推翻了,可是軍閥官僚的壓迫又接踵而來,加上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國人處在非常艱難的地位,風雨飄搖的社會既沒政治權利,又食不果腹,尤其在農村,中國農民的生活就更加痛苦。

比起身體上所受的折磨,精神上的苦痛才更令人悲憤。

革命並沒有“革”掉祖祖輩輩身上遺留下來的尊卑有序的等級觀念,封建帝制被廢除了,可是人內心實實在在的封建遺留觀念並沒有被剔除,並且勞苦大眾被深深地腐蝕毒害著。

這一點在閏土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小時候的“我”家景好,真的是一個少爺,而閏土也是一個可愛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時,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這時候的“我”和閏土是沒有隔膜的,哪有什麼少爺下人之分,就是很好很好的朋友,談天說地,離別時還會悲傷地哭泣。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時隔多年,我再次見到閏土時,卻全然不一樣了。文中寫道:“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紫色圓臉成了灰黃的爬滿皺紋的臉,小氈帽變成了破氈帽,渾身瑟縮,圓實的小手變成了松樹皮,閏土所受生活的折磨在這些細節描寫裡可以窺見一斑。

最重要的是,小時候的他願意主動和“我”說話,不到半日便熟識的“我們”在時隔二十多年後相見卻形如陌生人一般,他主動將“我們”之間的距離分隔開來,“我”又不能為這關係的變化作出些什麼,只有感嘆世事變遷的虛脫無力。

“我”見到閏土時很興奮,還是親密地叫他閏土哥,然而閏土用恭敬的態度,分明的叫道”老爺”時,“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其實“我”是清楚的,我們之間已經隔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多年生活在鄉下的母親很清楚:“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但“我”內心更清楚,“我”和閏土之間的差距,更在於他內心長久地所受的封建思想,精神上的“病”苦才是更折磨人的東西。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作為一個返鄉者,當母親對我提起閏土時,我本來悲涼的心情蘇生過來,看到了我美麗的故鄉了,因為小時候的玩伴閏土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他和兒時故鄉的影子是重疊的,就像一個美麗的夢。

可當他一聲尊卑有序的“老爺”叫出來時,我和故鄉的隔膜也就出現了,就像夢碎了,故鄉留給我的只有無限淒涼,同時作為一個返鄉的知識分子,我對閏土懷著一種惋惜的心情,本來應該體會到的溫情,到最後只感受到了鄉民身上的麻木,我只好懷著失望的心情再次離開故鄉。

03。離故鄉:農民所受的精神“病苦”

閏土的變化和只會冷嘲熱諷,愛佔小便宜的楊二嫂讓“我”對故鄉徹底灰了心,“我”懷著悲涼的心情來到故鄉,又懷著悲涼和失望從故鄉離去,因為這故鄉已經不能帶給我一絲慰藉。

文中寫道:“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小時候的“我”作為一個少爺,除了四面高牆的房屋就是四面高牆的房屋,而西瓜地裡戴著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所知道的是全然另一個美好的世界。

長大後“我”為了尋求別樣的人生去了外面的世界,除了故鄉還有另一個長年謀生也讓“我“長見識的地方,說明“我”其實已經從高牆出來了,閏土雖然還在西瓜地裡長年生活,可他現在的見識依舊是小時候的那些所見所聞,他已經全然不是小時候的閏土,而是被生活打磨的不成樣子,真正進了高牆。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其實閏土所處的階級就決定了他的變化和“我們”關係的陌生。“我”是離開故鄉尋求知識文化的新興知識分子階層,而閏土則是留在故鄉千千萬萬底層社會人民階層的代表,是苦難的化身。

戰爭年代,本就民不聊生,更何況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閏土有多個孩子,過的是吃了上頓接不上下頓的生活,加上沉重的賦稅和官兵欺壓,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所以更無暇顧及精神層面的追求,與成為知識分子追求遠大理想的“我”註定是兩個不同道路的人。

同樣地,也正是因為閏土所處的階層,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兩層壓迫下,才導致了接受不到新興思想的閏土精神上受封建禮教思想嚴重,麻木遲鈍,成為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和尊崇者。

從他一聲畢恭畢敬的“老爺”的就可以看出,即使封建帝制結束了,但閏土的思想已經在封建教條尊卑有序的等級制度裡深深紮了根,他的變化也徹底讓我遺失了對故鄉的美好憧憬,閏土已經不是兒時“我”所認識的閏土了,我們之間註定要隔一層“厚障壁”。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再者,“我”現在的故鄉環境蕭條,鄉民麻木無知,生活本身就是和時代脫軌的,在我走時閏土從剩下的東西里拿了一副香爐和燭臺,可見生活艱苦到讓人絕望的閏土是將生活的希望寄託給了神靈,想依靠神靈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思想閉塞的他和接受了新思想的“我”之間的隔膜恰巧就是他和新事物之間的隔膜,他和很多鄉鄰一樣本身無法接受新事物,精神家園早已經在苦不堪言的生活重壓下和封建禮教的腐蝕下陷落了。

閏土的第五個孩子水生和“我”的侄兒宏兒一見如故,當我們坐上離開家鄉的船隻時,宏兒正在想念水生,他們正像小時候的閏土和“我”,然而閏土一見到“我”就讓水生“給老爺磕頭”,讓這種封建思想延續卻又不自知。宏兒剛剛和水生熟識,就要跟著我去外面,誰也不知道他們將來發展得怎樣。雖然我不希望他們像我一樣辛苦輾轉,也不希望他們像閏土一樣艱苦麻木,而是生活在自由文明的時代,但水生是不是下一個閏土,誰又說得準呢?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結語

雖有“此心安處是吾鄉”,但到底他鄉不如家鄉好。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正是對精神家園的追尋,昔日鮮活美麗的故鄉和如今蕭索凋敝的村莊形成了強大的反差,可是她是故鄉,是帶給“我”溫情的地方,因此“我”心情悲涼迷惘,面對故鄉的落後和故鄉的人們的麻木,懷著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懷,想要拯救他們迷失的精神家園。

故鄉鄉民們所受的精神“病苦”遠遠多於身體上的傷痛,在小說《故鄉》中,和閏土的隔膜正是“我”與故鄉的隔膜。

最讓人扼腕嘆息的並不是閏土走上和他父親一樣的路,身材面貌所發生的變化和生活的苦不堪言,而是一聲“老爺”背後的心靈麻木,更悲涼的是,他叫水生給老爺磕頭,這種等級分明的不自覺傳遞。

故鄉:少時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多少人難逃閏土的命運

而文中“我”與閏土的關係變化一方面是辛亥革命前後,受當時外在社會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因為層次的高低,富二代與窮小子長大後是做不成朋友的。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魯迅先生家道中落,但從小康之家墜入困頓的家庭還是要比普通農民家庭生活好一點,所以文中從小受過教育的“我”離鄉尋夢,追求現代文明,而閏土則只能選擇安於現狀堅守故土祖祖輩輩紮根大地,我們的不同人生路決定著我們就像兩條相交線,也許小時候短暫重合過,但結局註定是越走越遠的。

階級、門第之差本身是無力改變的,新興知識分子階級和社會底層人民之間的思想境界和見識不同決定了“我”和閏土之間必然會隔一層厚屏障。

而處於現實社會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活成了閏土?舊曆已撕完,翻篇新一年, 兩鬢如霜染,夢想回從前。少年閏土是我、中年閏土還是我。生活環境的不同,給人留下的心裡感受也不同,時代的變遷,烙印的深淺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內心,都是人性在時代蛻變中自然而言形成的悲哀。

當一切人性的本真迴歸自然,患得患失的痛苦,才知道歲月的研磨,耐不住人性渺小的改變,明白著糊塗著,這就是現實社會中的閏土,也是現實社會中的我們。

我想,不管是離鄉奮鬥者,還是選擇紮根大土地,故鄉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最特別的存在。我們也曾有過一個關係要好的朋友,也許我們是文中的“我”,也許是閏土,但最後的結局都一樣,從相互熟識成為了尷尬的陌生人,但那些小時候美好的記憶,終成回憶裡的永恆。

TAG: 故鄉閏土小時候隔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