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這世間有一物,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薄如紙,乾隆皇帝有詩讚曰:

“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硃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

”,她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瑰寶,自古以來她都受到文人騷客的追捧,此物便是——“瓷”。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常言道:

“瓷白裡泛青,溫潤如玉”

,“瓷”在我國的歷史舞臺中是重要角色,是中華文化的代表,瓷器的發展從商朝白陶開始再到東漢的青瓷,最後到宋代瓷器產業的黃金時期,到宋代時,已有

汝、官、哥、鈞、定五大瓷

,類他們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為什麼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卻只有中國能製出瓷器,緣由如下:

一。 因為對異國的憧憬,作為身份的象徵不願發展瓷業。

1. 滿足對異國情調的好奇心:

古代西方雖然沒有發明出瓷器,但也有高超的制玻璃技術,可是制玻璃遠不如制瓷經濟,因此從實用性來講,我國的瓷器也略勝一籌,然而在進口了這麼多我國的瓷器後,西方人也沒有對研發瓷器技術產生好奇,幾百年都一直依靠從我國進口。

這不是西方人對制瓷技術的無視,更多是一種對異國風情的需求,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總是會懷有一種對外國異物的想象和憧憬,都渴望自己能擁有這種心心念唸的東西,

並且有句老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如果西方人自己把制瓷技術研究出來了,可能我國瓷器對世界的影響也會遠不如今天。

瓷器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門從十五世紀達伽馬從印度將我國的瓷器帶回葡萄牙開始開啟,從此西方人對這神奇的東方寶物的需求日益增長,達伽馬後,

葡萄牙國王每年都會派遣船隊來到中國為其定製專屬的瓷器。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此後幾百年,瓷器貿易迅速成為東西方最主要的貿易商品,西方也成為我國瓷器貿易的一大市場,中國的瓷器改變了西方人的餐桌禮儀、生活情趣,對西方藝術風格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2. 身份的象徵——不可大肆流通:

西方人一直不發展瓷器業,也可能是西方的社會生活中早已出現了玻璃作為生活用品,拋開上層階級從整個社會民生來講對瓷器的需求並不是很緊迫,

因而導致了西方人久久不發展制瓷業。

也有另一種說法,西方貴族認為瓷器是其他國家制造的奢侈品,只有至高無上的王親貴族才配擁有,如果發展制瓷業勢必會導致國內大多人都能擁有瓷器,

若真是爛大街般的存在,也是貶低了王公貴族的身份。

並且相傳瓷器也是作為君主控制社會上層的工具,國家透過進口瓷器實行再分配以此來控制上層階級,這大概類似於我國戰國時期用鼎的數量來作為身份大小的象徵,

如果西方人自己燒製出瓷器,君主也就喪失了一種管控貴族的方式,因而西方几百年都未曾發展造瓷業。

二。因為不會選擇原料,且技術匱乏。

1.制瓷之本——瓷石、高嶺土:

萬物皆有其本源,瓷器的原材料在我國就有南北之分,我國瓷器製作的原料有二,其一是我國南方獨產的瓷石,這是一種獨特的石頭是花崗岩長期風化而成,用這種瓷石燒製出的瓷器表面泛青得名曰“青瓷”,

例如我國浙江龍泉,就是盛產青瓷的地方;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其二是高嶺土,在我國北方流通的瓷器均是用這種土作為原材料,用高嶺土燒出的瓷器渾身通體呈白色,猶如溫玉一般,我國制瓷之鄉景德鎮產的白瓷尤為盛名。

瓷石確實只有我國南方獨產,但高嶺土確是廣佈全球,這樣看來,西方人自己好像也能自己燒出瓷器,但想利用高嶺土製瓷器卻沒有想得那麼簡單,

高嶺土雖然多但用高嶺土卻比用瓷石制瓷器還要多需一樣東西,此物叫“長石”,這是一種矽酸鹽類礦物。

因為要想用高嶺土燒出瓷器所需的溫度非常高,必須溫度高於1500度才可能燒出成品,而在高嶺土中加入適量的長石就能降低燒瓷的溫度,提高瓷器的生產效率,古時候外族人要想獲得這獨有的配方可比現在難多了,

古代西方人也許正是因為沒有這個配方所以久久不能製出瓷器。

2.制瓷——我國獨有的窯爐技術:

瓷器的燒製溫度因各地產出的原材料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都普遍集中在1200℃~1300℃,要想達到如此高的溫度,我國古人因此就發明了一種名為窯爐的技術,利用這種窯爐匠人們就能將燒瓷的溫度控制在比較適合燒製的範圍內。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瓷器的燒製不但要有超高的溫度,也需要穩定的還原氣氛,簡單地說就是必須保證窯內一定氧氣氣流的進入,

我國聰慧的古代先賢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悟通這個道理而發明了窯爐。

在我國浙江省上虞,江西省吳城均出土的商朝龍窯遺址中,龍窯的窯膛修長且有一定坡度,以此來保證火焰可以由升焰變為平焰,這樣的抽離設計一方面可以保證窯內由持續不斷的氧氣進入一方面還可以精確地控制空氣的流量。

古代西方之所以不能生產瓷器,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當時的科學技術還不能使爐內的溫度達到制瓷的高溫,儘管西方人的燒玻璃技術比較發達,還讓其引以為傲,

但燒製玻璃區區的六七百度遠不是能夠與我國燒瓷溫度能相提並論的。

所以西方人在見到我國的瓷器後才會表現得呆若木雞般,因為自己的技術遠遠不能及,所以我國的瓷器在西方社會中受到大量追捧。

而我國先進的窯爐技術也導致我國的冶鐵技術同樣長期領先西方世界讓其望塵莫及,因為生鐵的冶煉溫度也在一千攝氏度以上,

這種超過一千度的燒製溫度窯爐技術是古代西方久久不能掌握的。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3. 西方人不懂為瓷器穿衣——“瓷器上釉”

在瓷器進窯燒製之前若不為其批衣,這樣燒製的瓷器還不能成為最後的成品,而要想將其燒製成為一件完美的瓷器,還需要最後一道工序為其穿衣——“上釉”,這是決定一件瓷器藝術價值和實際價值的最重要的一環。

“釉”,在

康熙字典《集韻》解釋為:“餘救切,音狖。物有光也。通作油。”,

用白話文來說“釉”是一種玻璃質薄層,其可以有顏色也可以無色,是將長石、石英等多種礦物質和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摻和磨製成漿。

將其附在瓷器表面使其富有光澤且不懼風蝕,延長瓷器的壽命,

我國著名的“唐三彩”就是釉的一種。為瓷器上釉的手法有很多,大體可分為:浸釉、刷釉、噴釉、蕩釉。

上釉過程其間的工藝複雜,其一釉有膨脹係數並且與胚的膨脹係數相適應,廣富盛名的“冰裂紋”就是制瓷人熟練拿捏二者的成果,行內人管他叫

“開片”

,上釉前還要保證胚體的清潔,還要將釉裡的雜質去掉,上釉時的厚薄還必須控制在指甲蓋厚度以內。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如此嚴謹繁瑣的工藝步驟也是古代西方人久久不能參透的,所以西方人造不出明如鏡,白如玉的“瓷”也情有可原。

三。陶器在古西方的地位拉低了瓷器的影響。

1.陶、瓷不分家:

當今學術解讀陶器、瓷器的價值,多提倡陶瓷不分家的理念,一般來說陶瓷器的發展順序是:灰陶——釉陶——瓷器,而至於西方國家為何沒有發展自己國內的瓷器業,也有聲音說是因為早期的西方國家貴族大多用金銀器,

窮人用陶器,導致後來出現的釉陶的發展也一直不溫不火。

到後來即使我國的瓷器傳入西方國家,但由於陶器在西方國家地位低下,而愚昧的西方舊貴族卻又把瓷器與陶器混為一談,如此一來瓷器與陶器一等壓根兒就不能進入上層社會,而窮人也不可能使用,

瓷器自然在西方社會就不能得到流通,就這樣導致了瓷器在西方埋沒幾百年。

而到了近代愚昧的人們才發現瓷器與陶器的不同,並且瓷器的盛行竟然也是因為釉陶在西班牙貴族的流行,大約在十四世紀在摩爾文化伊斯蘭教的影響下錫釉陶在西班牙貴族中開始流行,今兒才帶動了瓷器在西班牙社會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流通。

原料?技術?古代東西方都會製陶,為何卻只有中國“碰瓷”成功?

此後開始擴大了對瓷器的需求從我國大量琺琅瓷器,

並且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普遍模仿我國青瓷器的製作

。還將其用於日常的餐飲用具和裝飾品,有非常大的可能是中國外銷的瓷器登陸西方大陸。

後面歐洲的一些國家也有過陸續模仿我國的瓷器並投入生產,比較著名的事件如:十六世紀末期美第奇家族開始投入資產幫助工匠研發並逐步仿製青花瓷。

結語:

“極品信從窯變得,成功一件價無倫。”

“瓷”是中華民族的無價瑰寶

,瓷器不但是技藝的傳承還是文化的傳遞,瓷器在英文中能與中國同為一詞,更加說明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國人的驕傲是民族的代表。

參考文獻:

《康熙字典》

《中國陶瓷史》

TAG: 瓷器我國西方西方人制瓷